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多媒体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网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网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31405 浏览:1447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职业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重工业化建设初期阶段的必然要求,培养健康、稳定、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是关乎我国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探索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是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培养
职业教育被称为“民生工程”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怎么写作、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主要任务,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侧重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者所具备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一、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解读

目前,教育界对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已达成共识,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各院校认识不一,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在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理解的基础上认为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教学能力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一个合格的教师要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和道德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不但要有质量,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注重实用性,加大信息量,教学中要反映出行业新技术、新信息新动向。
2.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有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而且要能学以致用,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上全面的指导能力。
3.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教育是开放式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教育,因此,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应具备将理论用于实践,寻求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创新和突破。
4.要具备“双证”即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具备“双素质”即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盼专业技能,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全面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实训活动,具备两证(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专业的教学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高校讲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

二、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和教育部及广大职业院校的努力下,我国职业教育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院校学生队伍的参差不齐及个别职业院校领导仍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低层次的副业,导致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吸引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经费不足,待遇不高,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及各院校的重视。
1.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环境缺乏。由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上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和高考成绩低的高中毕业生为对象,生源素质不高。学校日常教学理论教学又多于实践、实训教学,因此,很多教师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层次低,只要做好日常教学环节就可以了,而对“双师型”教师缺乏认识与重视,导致”双师型”教师数量一直跟不上时代扩招的需求。其次,个别办学者从内心仍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低层次赚钱的途径,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对职业院校质量提升不抱太大希望,因此,无心顾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除此之外,一些院校在评定职称时仍把学历、科研作为评定标准,导致一些教师无心搞实践,大部分时间用于搞纸上科研,而真正把双师型教师作为自己执教奋斗目标的教师较少。
2.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来源单一化。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职业教师队伍必须专兼结合,其中一定数量(一般在50%以上)的教师是职业院校实践、实训课质量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均存在专业师资远远强于师资。大部分院校教师仍以本科、’研究生为主,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教授院士较少。除此之外,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来源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而来自于科研所和企业的优秀教师较少,师资来源单一。
3.经费短缺,造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由于职业教育对实训基地的高要求,一些院校将资金大量用于购写机械等教学设施,因此对教师培训进修实践的费用投资不足。
4.待遇低,教师流失严重。职业院校教师待遇普遍低于本科院校,部分职业院校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实践技能,一方面又不能报销教师的企业实践费用,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校内教师流失严重。

三、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教学工作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这就要求各职业院校改变观念,顺应职业教学的发展要求,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尽快构建一支健康、稳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1.通过“送、下、带、引、聘”,建立一支专兼聘相结合、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送”即送教师到相关学校培训进修,提高知识理论水平;“下”是让部分新进教师及无实践经验的教师下到企业或科研所加强实践技能水平。“带”指在学校内部让有经验的教师以“师带徒”的形式带领新进教师和实践能力差的教师;“引”即引进企业一线人才:“聘”即聘请有实力的行业专家、教授到校讲学。通过这几种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还可以多形式提升教师理论及技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培训。立足于本校现有师资资源,建立校级培训基地,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让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领队,针对校内新进教师及年轻教师展开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高校或科研单位培训基地学习,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支持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培训基地实践学习。
3.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高职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及名师代表着学校某一学科专业的水平,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所聘教师可以是来自高校的退休教授也可以是企业的一线员工,这些人必须是本行业有较高声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对于这些教师,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结合实际建立合理的工作考量机制和工资补助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校内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4.制定双师型教师激励、考核和校内评审制度。通过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如优先分房、优先评定职称、企业实践补助等激励措施引导鼓励专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实行“双师型”教师按季度按年考核,将教学效果企业实践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加太绩效导向,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淘汰不合格教师。同时,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制定评定”双师型“教师的校内评审机制,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使校内现有教师形成良性竞争。
5.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途径,职业院校可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成立校企合作俱乐部等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是将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引入学校,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将企业文化引进教学流程,以企业名字命名相关班级、奖学金,与企业联合开设定向委培的订单班,毕业学生进入企业。“引校入企”是与企业定时定期安排师生与企业员工进行合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企业成立院校分校,互惠合作,互通有无,实行企业学校岗位互换,加强交流。
6.加强校校合作。采取合作法、交流法、互换法,共享法建立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各院校不但要注意到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应看到院校之间强大的合作潜力。各地职业院校可联合建立职教培训中心,定时定期选派教师进行公开讲课、实训比赛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对于各院校的优秀教师可进行资源共享互换交流,一方面可提升知名教师的影响力,还可激励其他教师努力向这些教师看齐,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多角度、多方式、多途径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保障,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王金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6月第13卷第3期;
王陕菊,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及培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卷,第2期;
作者简介:
简爱(1981-),女,讲师,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