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试议发展平衡和进展对我国进展虚拟经济查抄袭率

试议发展平衡和进展对我国进展虚拟经济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23 点赞:6536 浏览:189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确保虚拟经济怎么写作实体经济,防止社会资本脱实向虚,避免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经济的概念,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房地产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接着深入分析了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原因与危害,在总结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同时,从理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虚拟经济 过度发展 平衡与发展
虚拟经济的内涵及范围界定
虚拟经济(Economic Fictitious)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大量涌现,用以形容金融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虚拟经济大量运行的现象。在国外,多以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非真实经济(Unreal Economy)等概念和理论来论述虚拟资产的存在和运行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对于虚拟经济(Economy Fictitious)概念的渊源,国内研究普遍认为最早是由马克思《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而来,是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虚拟经济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并指出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却可以通过参与经济过程的循环产生剩余价值,即所谓的利润。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虚拟经济又表现出与实体经济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特征。在现实中,虚拟经济的影响力伴随着虚拟资本的自由流动而扩散。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限制逐渐放宽,虚拟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却与实体经济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发展路径。主要表现在:第一,与实体经济是以技术和生产资本为支撑的系统不同,虚拟经济是以心理因素为主要支撑的系统。因此,虚拟经济会受到从众等心理因素影响,具有正反馈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第二,较之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易变性。这是因为虚拟经济本身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价值关系体系,而资产化定价需要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进行预期,本身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却与投资者的心理变化戚戚相关。这就使虚拟经济会随参与者的心理变化而波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个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易变性。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虚拟经济能够自我循环与膨胀的前提。虚拟经济虽然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虚拟经济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便形成一套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独立运行及发展,这并不改变虚拟经济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基本前提。
其次,虚拟经济囊括但不仅仅是金融经济。由于金融经济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及虚拟经济,社会大众首先想到的便是金融经济。但金融经济所代表的虚拟经济与在整个经济系统内存在的虚拟经济并不等同,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内涵关系,即金融经济仅仅是虚拟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冠军等(2010)认为:“虚拟经济的范畴不仅包括要素中以资本交易为一级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而且包括以粮食等物质产品为一级市场的期货期权市场。并且,由这些市场所派生的经济实体、就业和劳务均从属于人们在这类二级市场上所进行的交易行为,从而均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并且预见,随着标准化合同的逐渐普及,这种虚拟经济的范畴还将更宽泛。所以,不能将虚拟经济片面的等同于金融经济。
再者,虚拟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在现实经济中,房地产既可以作为投资品,又可以作为消费品,兼有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购写者将其作为自用商品居住时,房屋就是可以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实物资产,此时,房地产就不具备虚拟经济的性质,也就不能被看作虚拟经济的组成部分。当购写房屋不再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而是追逐投资收益时,房产则作为投资品而存在,尤其当房产投资嬗变为投机行为,产生“地产泡沫”时,作为实物资产的房地产此时就被赋予了虚拟经济的某些属性。于是,由于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持有者动机的多样性,会赋予其特定的经济属性。这里引入准虚拟资产的概念,将具有实物资产的消费属性,同时又兼有虚拟资产的投机属性的资产定义为准虚拟资产(李由等,2012)。以此类推,当产生准虚拟经济活动的条件具备时,任何一种实物比如说郁金香、普洱茶、古玩字画等都可以成为准虚拟资产。即具有相对短缺性质、以投机为主要目的的、缺乏供给弹性的实务资产都可以转化为准虚拟资产。借助“房地产经济”来引出准虚拟经济的概念,则能更好地说明现实社会中“类房地产”现象,从而对虚拟经济如何怎么写作实体经济做出更好的说明。
本文中所指的虚拟资产是指广义上的虚拟资产,即将具有投机属性的准虚拟资产包含在内。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原因

(一)虚拟经济自身的虚拟性是其自我循环和膨胀的根本原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同,它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跨越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怎么写作等环节,通过自身具有的金融杠杆特性来发挥作用,这就使虚拟经济可以独立于实体经济,并遵循着不同于实体经济的均衡机制自行运作。当虚拟经济发展还是在实体经济需求基础上派生而来时,虚拟经济的扩张会受实体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两者之间更多的表现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随着虚拟经济自身的演进,其对实体经济的依赖性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束缚,呈现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特性。此时,虚拟经济自身的虚拟性得到充分释放,驶入独立发展的“快车道”,自我循环和膨胀成为自发行为。

(二)虚拟经济能与所代表的资金运动相脱离是其自我循环和膨胀的前提

当金融创新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是由其潜在的、或可预见的收益派生出来时,虚拟经济背后所代表的资金运动还能“按图索骥”,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膨胀还会受到实体经济的约束。当金融创新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是由上一级金融创新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甚至是由派生出来的价值再派生出来时,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便与最初的资金运动相脱离。这一方面放大了实体经济的虚检测繁荣,掩盖了经济过热的现实,产生供求失衡的检测象;另一方面又促使更多资金涌入虚拟经济,助推虚拟经济实现新一轮自我循环和膨胀。

(三)虚拟经济的内生投机机制是其自我循环和膨胀的重要原因

虚拟经济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投资虚拟经济具有更明显的投机性质。市场上的许多参与者是在“用钱赚钱”的驱动下加入到虚拟经济中,这种行为最大的特点是以“为卖而写”为交易目的,助推了“炒写炒卖”的盛行,扭曲了市场,形成经济繁荣的检测象。虚拟经济这种内生投机机制,若不能有效防控,便会使金融市场逐渐演变成一个充满投机的市场,扰乱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以至于这种资产严重偏离资产价值的形式,竟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常态。造成的后果就是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膨胀的实质被掩盖,虚拟经济造成的虚检测繁荣被广泛认可,进一步助推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膨胀。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回报率倒挂是其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现实原因

近些年我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常常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生存处境艰难。与此相反,我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却异常活跃,高回报率甚至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资本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向高回报领域汇集。于是,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虚拟经济,同时,由于虚拟经济所具备的正反馈性质与边际收益递增性质,又推高虚拟经济的回报率,继而增强了虚拟经济的吸引力,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危害

(一)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虚拟经济的自我循环和膨胀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形成产业“空心化”局面。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能够自我循环和膨胀时,投资虚拟经济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远高于投资实体经济所能获得的收益,于是,大量资金逐渐从实体经济中抽离,转而进入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领域,并且,伴随着资金的大量涌入,又进一步推高了对虚拟经济收益的预期。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的表现是,一方面,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纷纷因资本的“供血不足”而衰退,另一方面,房地产、资本市场却异常活跃,资产持续上涨。然而,悬于实体经济之上的虚拟经济,本身并不能创造真实的财富,其表现出来的巨大收益,要么是对现有财富的重新分配,要么是对未来预期财富的透支。脱离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的繁荣注定无法持久。

(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和膨胀往往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实体经济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不同,虚拟经济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交换和分配环节。当虚拟经济发展到能够自我循环和膨胀时,价值创造的真实来源—生产资本被掩盖,取而代之的是虚拟资本的价值被高估。由于预期收益被高估,大量资金被源源不断地吸入虚拟经济的“黑洞”中,将经济系统中的“泡沫”成分越吹越大,当“泡沫”最终无法维系时,泡沫的破裂使得大量财富瞬间消失,扰乱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最终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结合前文提到虚拟经济的正反馈性质及边际递增性质,本文将整个经济系统简化为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组成的闭环正反馈系统来说明虚拟经济自我循环与膨胀的危害,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将整个经济系统看成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组成的闭环正反馈系统。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运行起调节作用,当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甚至此时缺少虚拟经济,反而会减缓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不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是无限延展的,而是在一个圈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一旦虚拟经济规模或速度突破维持系统稳定所能承受的“均衡”,超过经济系统所能承受的“阈值”,轻则引起经济系统的动荡,重则引起整个经济系统的崩溃,对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系统造成巨大损失。
对虚拟经济自我循环与膨胀的危害,马克思总结为“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并指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生活的逻辑,脱离实体经济的逻辑,从而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 。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金融发展史不同,我国真正意义上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始于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我国虚拟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高速、超常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虚拟经济还处于较浅层次,以金融经济为主要组成的虚拟经济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发挥虚拟经济配置资源的潜力。这也是我国一方面强调要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强调要防治虚拟经济“脱实就虚”,避免虚拟经济出现自我循环和膨胀的原因。

(一)我国虚拟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虚拟经济领域缺乏类似欧美国家资本市场上多种投资渠道,我国民间资本缺乏多样化的投资选择,这直接导致我国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转而进入投机领域,造成我国经济系统的紊乱。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例,我国房地产市场从经营理念、波动、套型设计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以投资为主导的特征。同样,在艺术品市场、古玩市场等领域,也出现了炒写炒卖现象,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其中。这与同时期我国部分实体经济领域资金缺乏,无法从正规渠道融得资金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我国虚拟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冯维江(2011)指出:虚拟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意味着中国虚拟经济在扩张过程中容易通过结构失范渠道产生负面效应。并认为,中国更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是在有结构监管的情况下推进金融创新为手段的更高层次虚拟经济项目的发育 。

(二)我国对虚拟经济监管也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

这里讲的“监管真空”,是指我国对虚拟经济的监管无法有效覆盖虚拟经济的所有层次,这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关。与西方发达国家自下而上的发展史不同,我国虚拟经济自出现伊始,其衍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源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而不是由自下而上的微观主体诱导性需求所致。因此,我国虚拟经济的生成、发展和演化基本上沿着政府需求展开,表现在监管层面,则是我国金融监管呈现出与虚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监管行政色彩过浓,对于一些本该由市场规律主导的领域,常常出现“加强监管”、“统一监管”,呈现出“过度监管”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对于房地产等领域的过度投机却又无法有效制止,造成经济的波动。

(三)出现了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人为割裂的倾向

我国金融行业的高利润,绝非源于创新过度,而是由于要素使用、竞争环境、监管体系、准入机制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的,并且,即使在发达国家,金融与实体经济在资本投入、效益实施等方面也表现出特定的差异,是普遍现象。对于虚拟经济所带来的高收益,应当将焦点集中在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引导虚拟经济更好的为我国实体经济怎么写作,避免出现制度投机、打擦边球等投机行为等方面,而非讨论如何限制虚拟经济的发展。如果这种人为将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割裂的现象不制止,甚至认为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这会限制住虚拟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建议
首先,理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做到有“松”有“紧”,切实发挥政府监管机构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引导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金融监管机构还会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虚拟经济运作过程的监管,做好虚拟经济风险监测、评估和防范,防止实体经济所需资金被过度抽离,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进入投机市场,引发虚拟经济的虚检测繁荣。另一方面要拓深金融监管所能达到的虚拟经济层面,加强对影子银行、民间资本、地下钱庄的监管,在积极为民间闲置资本拓展投资渠道的同时,加强对民间资本的掌控力度。从宏观角度看,随着民间资本的不断壮大,仅仅着眼于宏观调控带来的“漏损”效应,是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宏观调控要实现引导社会流动性支持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的目的,就应当转变传统调控模式,扩大调控范围,让调控的作用达及民间资本层面。
其次,要在政策上加大对虚拟经济的支持力度,着眼于我国虚拟经济结构调整,为虚拟经济后续发展拓展渠道和空间。针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虚拟经济结构布局不合理并存的现状,建议今后监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结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我国实际产业结构布局状况,对虚拟经济发展方向加以引导。通过合理分配虚拟经济的种类、数量及资金,用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带动实体经济产业链条,长远衡量虚拟经济远景规划和整体设计,为虚拟经济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为借鉴国外经验,可以考虑在不放弃控制权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金融开放程度,引进国际高水平的战略投资者,提高我国金融创新能力,提升我国虚拟经济整体发展质量。通过提升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质量,辅助我国实体经济结构调整。
最后,加快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同时注重对我国中小银行、专业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股权置换、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和破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是促进我国虚拟经济繁荣、发挥虚拟经济作用的有效途径。林毅夫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指出,只有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实体经济的最优产业结构相互匹配,才能有效发挥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虚拟经济领域最主要的参与者,各类金融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连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神经系统,因此,只有在我国强势银行体系之外着重发展我国中小银行、专业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够有效补充我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经济实体对虚拟经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1)

2.王爱俭.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3.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的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12)
4.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7)
5.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9)

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0)

7.张卓.虚拟经济范畴释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1(9)

8.周肇光.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0(5)
9.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
10.刘冠军,刘刚.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互动的文献综述及逻辑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11.李由,张谊明,鲁保林.对准虚拟经济房地产业的分析和认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9)
12.冯维江.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反思次贷危机:从虚拟经济总量结构与经济稳定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1(2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