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如何做好人物新闻采摄

如何做好人物新闻采摄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7738 浏览:316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人物报道是以消息或特写为主要形式报道、反映人物的品质、性格、精神面貌和事迹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通过报道人物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近行动,让广大受众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激励人和鼓舞人目的。
关键词 人物新闻;报道;采摄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31-01
人物新闻报道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一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正是由于主体人的特质所规定的,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特质,展示出人物与事件的联系,对深化电视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电视新闻中作好人的文章,及时、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时代的信息,改革的步伐,崭新的风貌,越来越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怎样选材是采摄电视新闻人物的一个重要理由。不是说每个人都能上电视。由于篇幅有限,要在一则两分钟左右的电视新闻中用摄像机把一个新闻人物“写”深、“写”细、“写”出情节来是不容易的,但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精选和提炼,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揭示新闻主题的声画素材选择进来。我们采访的记者如何做好人物新闻的采摄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要舍弃大量得来不易的素材,选取最能表现主人公特点和事迹的细节,运用电视声画同期的表现手法,着意刻画主人公的内在和外表以及细节的叙述,不用过多和过于激动的语言,而是突出电视形象化的特点,注意抓拍一组特写镜头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体会,更好地发挥镜头的语言作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我们要广泛关注来自基层、群众和生活的新闻人物,通过拍摄普通人平凡的生活和工作来体现某种人生价值,这是近年人物新闻报道发展的一个趋向。但是,即使我们要宣传“凡人小事”。这个“凡人”也绝不是泛指每个“人”。例如,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寻找最美村官》栏目中,每期报道的他或她必须要有风采、要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来自不同的地域,又都闪烁出各自的风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闪光点”。只有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才会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拓人物宣传的领域和空间,为人物宣传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廊,真正地发挥出电视宣传的优越性。
采摄人物新闻,记者感到最难表现的是怎样使人物在荧屏上“活”起来。每条新闻一般都只有一分半钟,十来个镜头,解说词通篇也不过三百字。一些记者掉以轻心,以为只要拍摄了人物的正常活动,再配以从鉴定或材料上摘录的几句话,就完成了报道任务,只能说是一幅“光荣榜”里的肖像,不会打动电视观众的心。让人物活起来,增加可读性,就要让事实和细节说话,事迹虽然很普通,但让人觉得这个人就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亲切感会油然而生。首先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一般而言,人物的特点越鲜明,人物的个性也就越突出,人物形象就越生动。因此,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在对人物的描写中努力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抓住其与众不同之处。譬如,报道一个劳动模范,他做了很多事情,特别是那些老劳模,事迹更多,我们总不能把他的事迹都写进去,应该研究这位劳模和别的劳模有什么不同。这样我们虽然只写他一两件事,反而更能表现这个劳模的特点,使这个劳模更生动形象地站立在读者面前。实践证明,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可能真正把报道对象写成性格鲜明的“这一个”。要把人物写活,还要注意捕捉那些生动感人的生活细节去精心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德,而不应是靠记者出面用发议论、贴标签的方式来代替。在人物刻画中,细节既是能细腻地体现人物性格的最小的组成单位,通常表现为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物等。如焦裕禄为了与疾病作斗争,经常用一根硬东西顶着时时作痛的肝部,将另一端顶在右边的椅靠上,久而久之,他坐的藤椅的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如此等等。这些细节无不闪烁着思想的火花,与人物的个性密切相连。
采摄人物新闻,记者一定要客观求实,切忌拔高,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提高人物宣传质量、更好地发挥人物宣传社会效益不容忽视的大理由。先进人物的宣传有的仍未摆脱传统写作套路的窠臼,公文式、流水账式稿件极为常见。许多人物报道开篇就是一个人物简介兼功勋大展览,接下来,使用小片段分出,面面俱到地把人物的“德能勤绩廉”说了一遍,通篇是赞歌,没有一点感情味儿。有的将其改成一篇新闻稿件投至新闻媒体。用的是典型的公文材料语言,这是人物新闻报道的大忌之一。因此,对典型人物的思想的把握、提炼、加工制作要严肃认真,要站在时代高度,体现时代精神,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先进人物典型的示范感召作用。
是使新闻人物“神形兼备”,还需精雕细刻,决不能急于求成。“精雕”就是反复琢磨,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表现人物。一是要用故事刻画人物,用细节打动读者。这就要求“故事鲜活、角度新颖、语言有趣、形象亲近。”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理想榜样模式的报道模式,用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来“套”现实中的人物,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人们的自然审美价值,这样必定会给人物报道带来失真的弊端;二是要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就如同你在给读者讲故事,语言生动一些。既然是说故事,就不能用公文式的语言,平铺直叙最好,但不能记流水账,口语化更欢迎。要想使报道的人物鲜活起来,我们可以讲一个典型故事,也可以同一个主题讲几个相关的小故事,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三是要有典型的事例,要想把先进人物的事迹写得让人感动,激励人,启迪人,我们记者就必须深入采访,查阅收集人物的相关资料,有相当多的作者都是走近先进人物,与要报道的人物长期生活,熟悉人物的典型事件和其生活环境,与人物面对面交流,这样,在记者的脑海中一定会完整地储存起这个人物的形象,人物报道就会有可视性、时效性、导向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之,只有主题开掘得深,主题突出,画面紧凑,解说简洁,整条新闻才能保持鲜明的节奏,使观众从微不短短的时间里了解认识你要报道的人物,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宋晓秋,白宇.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4-1.
[2]刘汉俊.塑造形象:人物报道研究.新华出版社,2011-5-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