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试议对一个留守儿童犯错后教育

试议对一个留守儿童犯错后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30852 浏览:1431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通过铅笔刨丢失而后在一个留守儿童那里再次出现的案例,就加强留守儿童犯错后的教育这一理由展开探讨并进行反思,认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师应做到:重在留心了解“内情”,让德育更“悄然化”,对一个留守儿童犯错后的教育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让德育更“个性化”,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案例;留守儿童
1992-7711(2014)02-022-1
【案例】
昨天上课前,突然无意中发现,儿子放在我办公室不翼而飞的铅笔刨被班上一个孩子拿在手上。
虽然能肯定那铅笔刨是儿子的,我还是没有马上追问他。等到下课,我对那个孩子说找他订正作业,把他叫到办公室。接手这个班时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抛下他离家出走,遭到打击后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来,他平时就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家的状况也不是很好,这些从孩子平时的穿着、用品以及个人卫生状况都有所反映。我先问问他生活情况,聊了几句他不紧张了,我直接问他想做知错就改的孩子,还是做知错不改的孩子,他一下有点懵,条件反射地直接回答要做知错就改的孩子。我接着说:“那好,你告诉我你的铅笔刨是不是别人的?”他想了一下,摇头说是爸爸写的,还画蛇添足地补充说爸爸又去上班了,自己也不知道爸爸的电话。我想到这样问他不容易承认,此时他一定很紧张,怕受到惩罚。我笑着对他说:“老师知道你特别需要一个铅笔刨,我一定送你一个,表扬你愿意做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但不是现在,现在是你送小铅笔刨回家,它的主人一定为了它很伤心!老师会选一个特别的日子送你一个惊喜。”虽然他眼神中还有点紧张,但已经能看出忍不住的笑意了。
放学后,儿子拿着失而复得的铅笔刨开心地告诉我:“是谁谁捡到了又还给他了。”我问儿子:“你说谢谢了吗?”儿子说:“当然!”“下星期的班会,我们就以‘交换礼物’为主题吧,把你的一件东西拿出来进行交换,大家学会分享。”我对儿子说:“你就用你的这个铅笔刨吧!还要把它的‘旅游’故事讲给班上同学听,告诉大家失去它的时候你有多着急。”儿子点头。
那节班会课很成功,主题是“学会分享”——在绝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得到自己想要的。孩子们都踊跃地拿出自己的东西互相交换,张张笑脸上都洋溢着分享的快乐,那个孩子也悄悄地收到了我的“惊喜”,我们之间只有眼神交流,我懂,他也懂。从那以后直到现在,那个孩子不仅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而且学习也进步了,就连以前每天都会被同学抱怨的打架都很少发生了。
【案例反思】

一、重在留心了解“内情”

对这样缺少家庭关爱,生活中缺少父母正确引导的孩子,有时候他们是很容易犯错的,面对诱惑,他们往往很轻易就制约不住自己,但也是他们更渴望关爱,犯错的背后也有更复杂的外因。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当孩子犯错后,简单粗暴的处理能阻止他们的错误,但稍有不慎也会伤害这类孩子脆弱敏感的心灵。面对出现的理由,我们需要冷静的深思“内情”,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我们要去了解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仅要了解这些孩子的实际状况,还要关注他们内心世界,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选择恰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德育。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道德观还在逐渐形成当中,还缺少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正确恰当的教育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用什么样的教育策略也就更需要师者用心、用智。

二、让德育更“悄然化”

低年级孩子的德育,不能是口号式,因为德育是要触及心灵的教育,更不能轻易发动“群众的力量”,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德育的表面化,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当周围所有人把一个结论给他以后,他就会最终接受这个结论,自己给自己一个坏的认知。很多孩子其实是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程度和道德情感的,关键年龄越小,他们的道德意志的坚持力和道德行为的执行能力越弱,只有让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种心理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把德育落到实处。就像这个案例中的孩子,虽然因为对铅笔刨的极度渴望让他伸手拿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也还想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这从我问他想不想做个知错就改的孩子而他想都没想就给出肯定答案,可以看出他是有一定的道德认知的。那么怎样坚定他的道德意志和行为才是教育的重点,大张旗鼓且空洞的说教是无法解决这个理由的。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做教育工作时都能做到“关心备至”、“思考熟虑”和“小心翼翼”、“和风细雨”,用无痕的教育来代替的说教,重视引导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道德自我构建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三、让德育更“个性化”

皮亚杰开创的道德认知发展学说提出道德的结构——发展观,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内部结构的不断改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学生不是一个被动消极的德育对象,而是不断寻求发展的。实际上,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我们的德育实践一般采取的都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态,往往是班主任对全班同学,对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很少去关注个体。从这个案例中我看到,越是个别化的教育,对学生理性和情感的介入越是深刻,德育影响力就越大。案例中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尊重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客观需要,自然也就提高了德育的效率。要想在德育过程中让孩子道德的知、情、意、行不断发展,就不能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只有针对个案的“个性化”教育,才能激发出个体自身的道德需要,德育也才能更成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