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媒介素养

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媒介素养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26289 浏览:1202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传统四大媒体及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时刻处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其对传媒的正确认知和运用,对其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关注和提高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 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途径

一、媒介素养概念厘析

素养一词,最早是用来描述人们阅读书报的能力,现在也用来描述某种技能或知识的积累。作为公民素养之一的媒介素养,最早是为保护传统文化而提出的,英文为“media literacy”,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一般被称为“media education”,即“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对媒介的认知、参与、使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为对象,提高他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使用的能力的素质教育,以便提高他们对传媒的“解读”和“解毒”能力、对传媒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007年12月,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布的《数字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欧洲的路径》指出,媒介素养包含互联网内容、商业传播、影音作品等三

源于:查抄袭率怎么发表论文www.udooo.com

个方面。视听类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占据媒介素养内容的半壁江山,媒介素养也越来越表现为信息、媒介和科技能力。

二、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直履行着自己的功能和责任:告知和守望社会环境,学习与教育,沟通联系,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娱乐。随着大众传媒传播范围的扩大,它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1.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三点一线的传统生活模式逐渐被改变,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查阅资料、交友择业,降低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经济成本,可以一举多得。
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交往平台。互联网和手机等交互式传播媒介,以自由性和开放性,拥有无限的信息量,也使得每个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分享。

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的传媒内容消费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视觉形象获取信息,通俗化、快餐化的信息呈现,容易对理性和逻辑思维造成抑制,导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和退化。另外,互联网过度使用容易诱发“网络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成为“电子”。
其次,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其辨别不清真实世界和信息环境的界限,越来越依赖于媒介现实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容器人”。
最后,大众传媒传播的、暴力、迷信等污染性信息,也极易把大学生拉入污秽的泥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对于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各方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多个层次进行把关和建设,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媒介丰富多样,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大学生可以进行交友、获取信息、玩游戏、网上购物等活动。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也在某些时刻把大学生“媒介化”。大学生们由于缺少现实的实践活动机会和经验,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屏幕”与外界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现在的社会处于“第二媒介时代”,普通个人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可以对任何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交流,加之媒体个人化对信息的把关的降低,各种不良信息在媒体上呈现,缺少认知辨析能力的大学生,难免会被误导和诱惑。

1.大学生

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参与方,只有大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快速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日常所接触的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报刊、手机、校园广播等,这些媒体具有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和使用。不论在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技能。如何清楚认知自己和媒介、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搞清楚媒介在自身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是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
2.学校
许多大学开设有媒介素养相关课程,以期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媒介功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媒介,利用媒介,能自觉抵制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迎接信息时代特有的挑战。
学校应该创建一种良好的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3.家庭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基础的。大学生在家里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体,电视庞大的传播范围和视听特性,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也大。现在电视媒体呈现“泛娱乐化”现象,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尤为必要和紧迫。
家长应该及时作为大学生信息接触的“把关人”,指导他们选择和使用媒体信息。
4.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大容器”,承载着各种信息,也承载着游弋于信息中的各类受众,社会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各种传媒和社区都肩负着“环境再构成作业”的任务,在信息繁冗的时代,更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政府
政府单位由于拥有特殊的权力,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可以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常进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颁布和签署了一系列的法规条文,深入阐述和部署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学习借鉴。
另外政府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直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和组织合力进行,参与的多方力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使得其成为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不二人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但需要针对大学生,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应该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帼芬.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