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课堂教学 >信仰信仰教育中“三个结合”

信仰信仰教育中“三个结合”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5722 浏览:201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信仰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效开展信仰教育,要实现三个结合,即判断与选择相结合,教育与促进学生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三个结合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4-0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
信仰是思想认识的高级层面,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和重要体现,是关于人生意义和生活态度的最高理想和信念。信仰表达着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根本的价值准则和态度。
信仰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思想活动,但它本身并非是人们冥思苦想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世界的内化,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精神价值的反应。“大学生的信仰是真实的生活世界在价值主体中的超越性生成” 。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把大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信仰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科学信仰往往以理性为基础,盲目信仰往往缺乏理性基础。因此,科学信仰是可信和确信的统一。所谓“可信”,就是信仰对象或内容是真理,是值得信仰的;所谓“确信”,就是坚定不移地相信。因此,科学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科学信仰教育,决定了在教育方法上,要把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信仰的“道理”,要用真理的科学性和理论的逻辑性打动学生,用理性的力量使学生信服。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信仰,用感性的力量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信仰的温暖,从可信转向确信。

一、判断与选择相结合

信仰教育要从大学生生活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现实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多样化价值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并对不合理的、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批判,揭示出现实世界中价值观存在、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进而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与选择信仰。
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时期,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相继涌入,国内出现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交织,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相互激荡,社会思潮鱼龙混杂的局面。新的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对大学生的信仰必然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的实际状况。
各种文化及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推进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是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又容易导致人们信仰出现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当前,多元文化中的良莠不齐现象,社会思潮中的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的状况并存。一些带有破坏性、危害性的价值观,例如“普世价值观”等也乘势而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些人采取各种技术手段,运用别出心裁的方法传播低俗、媚俗的文化;社会上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加之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就业上碰到的困难不能正确对待,就造成了大学生信仰认识上的偏差。部分大学生对前途产生困惑、迷茫,有的开始信奉宗教、相信迷信,有的崇尚金钱,表现为“物本信仰”、“器本信仰”等信仰偏差。说过: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 有斗争, 才能发展。因此,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社会思潮中的主流和支流,分清信仰的先进与落后,辨别信仰的正确与错误,避免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出现盲目性和神秘主义色彩,杜绝他们选择错误的信仰。
信仰教育要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选择信仰标准。信仰人人都有,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要帮助学生明确信仰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信仰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信仰选择的标准,帮助学生学会信仰选择,提高他们选择信仰的自觉性。在信仰问题上,让学生真正做到选择正确的信仰,放弃乃至批判错误的信仰,而不是在信仰问题上盲目迷信、人云亦云和极端排斥。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建军教授给我们指出了信仰选择的四个标准:一是看是否理智;二是看是否现实;三是看是否崇高;四是看是否健 全、。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应该满足这四个标准,只有具备这四个标准的信仰才是值得追求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满足这四个标准的信仰,是我们大学生必须选择和确立的信仰。
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性。“信仰不能强迫,靠强迫是建立不起来信仰的”[3]。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武器,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找到的有力武器,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并转化成为了物质力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人们全面、客观、理性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工具,有了它,人们才能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分辨出其中的合理成分和有害东西,从而对社会思潮进行扬弃,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疑惑,要敢于给予正面回答。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出现,有的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主导信仰,甚至认同共产主义渺茫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对此,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对”或“不对”就完事,而是要进行有理有据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的解释和论证,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让学生信服。同时,在信仰教育中,教师要把为学生解疑释惑与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信仰选择能力结合起来,对现实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现出的真、善、美进行讴歌,而对现实中存在的“权力至上”、“金钱万能”、反科学、伪科学、物本、器本的信仰进行有力的鞭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教育与促进发展相结合

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是朝气蓬勃、崇尚科学、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富有想象、情感丰富、勇于进取的,但生活阅历浅薄、社会经验缺欠的群体。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分析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有偏激的看法,容易在现实社会中碰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和就业等问题不能妥善解决而走向极端。
这是大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信仰教育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疑惑、困难,满足他们的实际利益需要。因为,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地位,需要是人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信仰形成的重要前提。没有需要,人就没有接受信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价值认同,说到底是一种利益认同。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和社会思潮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下,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的利益关系”[4]。因此,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与满足合理利益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把信仰教育同解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要着眼于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他们正确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的错误需要,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信仰马克思主义。反之,脱离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用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方式进行信仰教育,都会因为忽视和远离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而加大了学

研究生论文www.udooo.com

生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之间的心理距离。
信仰教育要注重形式,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要抛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学习客体的做法。杨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规范性功能为主向发展性功能为主发展……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功能是发展性功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是规范性功能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主导着规范性功能。”[5]大学生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每个大学生都有学习新知、渴望肯定、得到关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在信仰形成中的作用,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平等地与教师进行讨论、辩论,而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因为,正确的理论知识,并不必然保证生成正确的信仰。学生接受了信仰知识,不一定成为有信仰的人。信仰教育不仅是一个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知识的过程,而且更是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大学生把外在认识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是大学生的生命潜能得以彰显和升华的过程,是学生在与教师思想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信仰的过程。
要对大学生的信仰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信仰教育既是教育工作,又是引导人和鼓舞人的工作,工作中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和帮助人。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体信仰与社会信仰。有些大学生认为,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没有必要进行强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信仰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人是生活在意义的认知之中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思考和关心自己生活的意义,都会对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进行意义设定,并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以这种设定意义为自己的行为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这就是个体的信仰。个人信仰决定着个人的使命和职责。社会信仰是指特定的民族、政党或社会公众对一定社会阶段及最终发展理想的认识。社会信仰是特定民族或社会民众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发展前景的向往与追求。一般来说,个人信仰是自己自由选择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看法追求不同,在任何社会里,每个人的信仰都很难也没有必要强求都完全相同。但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人,个人信仰往往依赖社会信仰而生成,社会民众只有把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统一起来,个人信仰才有意义。不被社会公众接受的个人信仰,只能是短命的,或是虚检测的信仰。比如,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有很强的“社会公众性”的信仰,它表达了无数代中国人对社会理想信仰的追求,凝聚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经历了无数代人的浴血奋斗才凝练出来的真理。它已经不只是员的信仰,而且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正在身体力行的社会理想信仰。大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独特性和竞争性日益凸显,大学生有个人的信仰,正当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的实现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贪求个人利益、夸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把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对立起来,这是必须放弃的错误的做法
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由于大学生是正在发展变化的一代,他们在确立信仰的过程中,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偏激、观点行为方面的错误等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正因为学生存在不足,才需要教师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工作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大学生,相信他们是有希望的一代,不要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指责和抱怨,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和潜力,促使他们把缺点和不足转化为前进的决心和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出现信仰的多元化,是思想活跃的表现,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对症下药,为成长中的学生做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主动放弃自己的错误,健康地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人类,信仰也不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因此,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只有直面生活世界中真实的学生情况,教师以欣赏的、关爱的心情,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构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达成信仰上的共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深化信仰的良方。信仰教育如果脱离现实,仅仅依靠纯理论的灌输, 那么学生可能只记住了大量的教条,是不会把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思想进而形成信仰的。大学生的信仰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有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但基础是他们的人生实践。信仰是他们个体对生命的体验和社会阅历沉淀的表现。他们实践越多,对信仰的考察越多,确立的信仰就越坚定。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崇高的信仰,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对科学理论的认知和情感的培育,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还要重视实践教学。信仰教育的实践有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形式。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例如课堂上围绕主题的讨论、辩论,课外的演讲、参观体验等等。学校要为学生创设充满和谐、奋进、、友爱和诚信的班级、院系和校园氛围,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

源于:毕业小结www.udooo.com

主义理论顺利地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使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功利化和物本思想的不同,从而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重要形式, 也是大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增强对领导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大学生信仰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巩固和升华。信仰的变化是正常的,信仰需要在现实的变化中接受考验,现实的考验使信仰变得更加完善,也使信仰者更加坚定。信仰的形成过程其实是思想与现实、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地接受信仰教育、对信仰进行自觉深入思考的过程。信仰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但它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也不是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孤立地存在的。相反,信仰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始终处于互动之中。例如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人们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地在实践中运用、检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处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教师要利用现实中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抓住有益的、主导性的信仰教育的良好时机,歌颂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深化认识,纠正信仰上的偏差,充实或重构学生的信仰体系。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教师要把教育和引导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信仰从原始的盲目状态上升到理性的自觉状态,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刘娜.生活世界: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的新视阈[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刘建军.信仰与人生[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王贤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路径探析[J]. 理论研究,2011(2).
[5]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
〔责任编辑:傅文第〕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