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阐述英语高校师生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与其英语表达情况

阐述英语高校师生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与其英语表达情况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7017 浏览:197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接受了西方文化,但却没有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工作。虽然新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前景堪忧。通过对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状况进行研究,对促进教学改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英文教师;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

一、研究背景

我国新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全国各高校的中国文化教学目标为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加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国际间文化交流。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失语现象”,对中国文化表达不准确,有些同学竟然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节日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这表明学生还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说明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和同学片面地追求考试高分,而忽视了学习一门语言最基本的交流作用。本文旨在根据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帮助培养合格的优秀英语人才,促进世界民族生态文化的平衡优化发展。

二、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的现状

通过课题组制作的针对高校老师和同学的测试卷调查,发现在众多的受试者中,高校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相对全面,英语表达能力较强,这表明我们的老师是能够传承好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至少自身素质是过硬的。但在接受测试的同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是不够全面的,反而对西方的传统文化了解甚于我国,对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更是前景堪忧,许多同学只会表达我国的新年(New Year or Spring Festival),对年俗等基本上不会用英语表达,同学们大多熟悉圣诞节(Christmas)、万圣节(Halloween),并对其风俗具有一定的了解,这和我们的英语课本中涉及了较多的西方节日的表达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同学都只熟悉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的英语表达,没有课外的拓展,由于缺少交流的机会以及学习测评时对口语表达没有过多的要求,导致学生只会考试不会运用一门语言介绍自己的传统文化。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高校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脱离了自身的语言环境,去追求全英文教学,但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全英文表达。鉴于中国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许多词汇具有专业性,给同学们的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许多同学精于英语语法,知道怎么去表达,却不会表达。中国文化的词汇是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不佳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我国长期推行应试教育,导致高校只重视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阅读能力,忽略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立国文化知识的语言运用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认识英语,却不会用英语交流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
(2)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认知程序上出现了缺陷。现在大部分高校都设置有英语的语法课、阅读课、听力课,但缺乏口语课,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少有介绍本国的知识的英语范文。这就导致了学习资源的缺乏,造成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可供选择的扩招知识,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机会接触本国文化知识。
(3)社会环境是汉语言环境,极少有机会进行全英文的交流。这是高校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问题,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和机会就导致了口语能力的低下,对我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所知甚少。

2.主观原因

(1)教师队伍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拓展也是与考试相关的,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知识,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片面的追求高分教育,这是教师队伍的观念问题,直接决定着日常教学的开展程序。
(2)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缺乏对我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重视,思想和观念上没有认识到在国际交往中,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受制于考试的压力,学生把重点放在突破考试重难点上,思想和行动上都倾向于对理论的学习,忽略了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改变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的措施

1.教育体制及英语学习水平测评标准的改进

高校的英语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要改变重考试结果、轻教学程序的作风。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多设计一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序,在学生的教材选择及编写时多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多做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改变以往教材片面地介绍外国风土人情、国外科技文化知识的局面,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多的融入本土化元素,吸收外国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发扬本国文化。其次就是改变对英语学习水平的评测体系,不再片面的依据考试分数,在测评的过程中强化英语口语和表达本国文化的内容,一门语言只有在沟通和交流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2.各高校要认真贯彻新的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好本国文化的传承

首先就是要立足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学校的教学纲要,合理设置本校的英语学习课程内容。各高校在设置英语教学计划时,要摆脱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合理创新,结合自己的地区特色及本地风土人情,设计出能反映本地丰厚文化知识的英语课堂,把弘扬中国文化的英语大纲要求落到实处。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及英语表达是基本要求,立足自己的实际,表达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弘扬中国文化知识的更高的要求。

3.教师队伍要加强自己的学习,提高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及英语表达能力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始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弘扬中国文化的任务中职责重大,所以必须立足自己的岗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自己的课堂中合理引入本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找到中国文化知识的魅力所在,领悟其精髓,用闪光的东西去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关注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决定着学生的学习重心。

4.教育部门要拓宽渠道,为高校英语学习及教学找到可用的资源

现在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严重缺失,很难找到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资料,这是中国文化传承及其英语表达的硬伤,要改变这种局面,教育部门必须率先做出典范,例如组织有资历的英语学者编写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投入到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去。一个地方的高校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做好资源的协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调和充分利用工作。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优势,为各高校提供英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高校的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承工作,给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和政策的保障,为中国文化的掌握极其英语表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黄秋畅.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述评[J].遵义师范学院报,2011,(1).
孔俊霞.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9).
[3] 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
[4] 那丽芳.小议中英文化教学中“厚洋薄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