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县级电视台节目如何做到全方位“三贴近”查抄袭率

县级电视台节目如何做到全方位“三贴近”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7322 浏览:223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三贴近”是对电视台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到“三贴近”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节目主体、报道内容、表现方式和节目编排上浅谈了如何使县级电视台做到全方位的三贴近,希望能给同行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三贴近 ;多样性
1003-6652(2012)01-0084-02
2002年,总书记当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视察的第一个单位是《人民日报》社,充分显示出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在视察时,总书记对新闻战线的干部职工提出要求,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这就是“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所要求的:就是怎样在传媒——受众——社会三者的关系中建立有机的联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新闻的传播能够引起受众的反响和共鸣。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当然也是我们电视节目宣传的主要对象,而我们电视节目传播的主要接受者也是广大群众,因此,要想使我们的节目喜闻乐见,为广大群众所喜欢接受,我们就应该在如何作好“三贴近”上下功夫。县级电视台因为是最基层的电视传播机构,受众是最广大的老百姓,其创办的电视节目更应该在创办宗旨上、报道内容上、表现方式上和节目编排上等方面努力创新“三贴近”。

一、让群众成为节目的主体

电视作为最重要的宣传媒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的特殊商品,它的消费者就是广大受众,而不同受众群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观念,如果找不准对象,我们的广播电视产品就会无人问津。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台来说,农民受众占绝大多数,农业人口多就是我们的地域特色,我们最大的市场在农村,最大的受众群是农民,如果节目成天出现领导开会、讲话和出行,把各级领导作为上帝,成为节目的明星,而很少见到农民的身影、很少听到群众的呼声,长此以往,农民群众只会离你而去,我们所创办的节目就会成为无效传播,我们的工作也成了无效的劳动。要时刻牢记:我们的节目只能以农民群众做为主体。

二、让报道反映群众心声

找到了宣传对象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宣传对象接受你、喜欢你、认可你,则是第二步,如果我们的作品对“消费者”来说是无用的,或并非其感兴趣的,同样会没有销路。因此,深入实际,广泛调研,了解宣传对象所想、所需、所求,找准卖点才会有的放矢。县级电视台要宣传农民渴望的最新农业政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实用的致富信息,给农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支持和帮助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这才是能受欢迎的举措,围绕农民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作文章,才能使电视台的节目不但具有告知启迪引导作用还有实用价值,才能使我们牢固占领农村这块阵地,才能使农民这个广大的受众群体乐于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

三、让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群众喜欢听到看到的是内容实用、信息丰富、美观新颖、形式活泼的节目,如何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我们应该从片头的制作、内容的选择、画面的展现、语言的运用、手法的多样等环节入手,不断探索,把指导性、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力求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比如:“科技在农村”栏目在制作中要尽量采用字幕加配音的形式,使观众听看结合,既能听懂又容易记住;还可以经常把技术人员请到演播室或田间地头,实际讲解科技知识,面对面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同期声的运用是节目多样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人物现场声、环境音响、现场音响等多种声音和动作效果都属于同期声的范畴,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可以通过同步真实的声音来再现当时环境、背景,让事件的当事人或主人公站出来说话,减少评说和议论,增强了真实度、可信度,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缩短屏幕与观众的距离。如现场报道、纪实性报道、跟踪报道,都是让记者身临现场,积极参与,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快速传递现场的情景、气氛,给观众以身临其境,见其形、闻其声的立体感受,容易获得观众的一致接受。

四、让节目编排更合理

在以农民为受众的前提下,要把各类节目按一定的规律有机穿插在一起,把百姓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与必须了解的时政新闻融合在一起,新闻之间、板块之间过渡衔接要自然不留痕迹,在节目编排时有机地运用导语、串联词把板块串联起来,使观众感觉自然流畅,要形成快慢有致、深浅相济、简繁错落、张驰有度的编排风格,让观众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信息。
总之,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与党休戚相关,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体现党的主张,发挥好“喉舌”功能,我们责无旁贷;努力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们义不容辞;“三贴近”的提出,体现了按新闻工作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因而,做到“三贴近”,必须克服简单化、一般化、表面化,把党的意志同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联系起来。显然,这对编辑记者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等都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缺少创新精神、满足于按部就班的人是不可能在“三贴近”上有所作为的。电视新闻节目的“三贴近”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去探索、去实践,去提高,才能把“三贴近”真正落到实处并喜结硕果。
(责任编辑:李盼盼)
收稿日期:2011-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