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创意关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创意关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6237 浏览:188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人力资源,人才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影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文章提出将创意人才培养列入政府计划;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引进这类创意人才和培养本土创意人才等对策。
【关 键 词】文化 创意产业 人才队伍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是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人力资源,人才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柱。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正在着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它已经成为拉动广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点

文化创意人才,按照其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上的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创意的生产人才、创意生产的引导人才和创意产品的经营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一)富于创造力。文化创意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头脑灵活、异想天开,很少循规蹈矩,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勇于打破常规,拥有更多的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自信自主,敢于承担风险;喜欢独立思考,有时显得争强好胜。
(二)流动性强。文化创意产业门类庞杂,各门类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交融与共生关系,这为各门类之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升期,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存在也为创意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机会。
(三)价值观独特。文化创意人才追求一种工作、学习、生活三位一体的“3L”生存方式。相比创造利润,他们更看重在创作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更倾向于自我管理,而排斥传统科层制;更强调独立自我的表达和对差异的包容,而非集体一致性;更强调多面于,而非专业。
(四)注重软激励。文化创意人才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全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对于他们来说,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更大于金钱与物质激励。
(五)工作与生活休闲化。文化创意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金领”而是“无领”,穿T恤上班意味着他们更看重休闲,而非工作本身。他们总是“在该工作的时间玩耍,却在该休息的时间工作”。带有文化气息的户外休闲活动是文化创意人才极为看重的生活内容,露天音乐会、街舞、大排档等“街头或社区文化”形式更受他们的青睐。

二、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是这样的载体和平台。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到目前已陆续建立了20多个创意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网游动漫基地、广州创意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设计港、黄花岗科技园、信义国际会馆、南沙资讯科技园等。目前还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处于规划和建设当中。广州2005年成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称号,是我国动漫和软件产业的重要基地。越秀、荔湾等老城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调”和“退二进三”战略,都纷纷制定了本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功能分区”的战略高度,建立文化创意功能园区,例如天河区主导“软件新媒体”产业发展,海珠区主导“影视会展”产业发展,越秀区主导“动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荔湾区主导“设计工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打造区域创意之都,形成规模化集约发展,辐射带动珠三角、甚至全国文化创业的发展,对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州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达70多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12.4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为7.7万人,虽然远高于南京、杭州、成都等中心城市,但科技人才的总量只为上海的一半。广州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广州引进的国外专家或境外专业人士,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甚至深圳等城市的水平。

三、广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人才高度聚集的行业,所有的创意,知识产权的开发都需要靠人才才能实现。当前,影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不仅缺乏创作、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如科学家、设计师、建筑师、广告人等,而且缺乏经营和管理人才,如出版人、经纪人、高级商务管理人员等。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是15%。目前广州无论相关配套政策还是制度环境都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广州引进的国外专家或境外专业人士,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甚至深圳等城市的水平。
(一)创意设计人才不足,“大师级”人才短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创意产业需要大量高技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能应用型人才,譬如,数码艺术类需要漫画师、数字合成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产品设计类需要工艺美术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师等,还有其他专业制作人才、高端技术应用人才以及大量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等。广州虽然引进了不少创意人才,但还缺少“大师级”人才。由于创意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目前广州创意产业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达不到产业本身发展的要求,真正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腕级领军人物还不多见。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管理人员。与该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前景相比,创意人才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后备力量也严重不足。
(二)高校、企业、市场对创新人才培养缺乏兼顾。目前,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高校人才培养普遍重理论,实践训练较少,缺少对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化培养,课程体系结构性不足,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而广州企业、市场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从事商贸流通的多,精力主要投放生产领域的少;生产加工的多,有自主品牌的少;从事传统行业多,开辟新兴行业少。正因为如此,导致企业、市场参与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高校、企业、市场三者缺乏兼顾,对创意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三)政府人才引进政策、人才长效机制尚需完善。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优惠政策是吸引优秀创意人才聚集的手段,良好的文化环境、人文气息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目前,广州虽然有一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但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可持续性创造条件。

四、广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完善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培育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广州要提升文化软实力,突出文化的引领功能,打造区域文化创意典范。
(一)将创意人才培养列入政府计划。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专项政策,扶持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以网络、软件、动漫、游戏、信息安全、数据库等紧缺人才领域为突破口,确立10个重点专业,完善课程与教材,建立适合国情、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测评体系,培养中高级创意人才。广州更可以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创新创意人才培养计划。
(二)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意产业人才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和四种类型,三个层次包括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创意人才,四种类型分别是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实用型创意人才。为满足创意产业发展对创意人才的大量需求,应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架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广州可以联合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以及MCA等立体式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另外,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与跨国文化产业巨头合作办学、进行多种文化的融合,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文化创意人才。
(三)充分引进给类创意人才和培养本土创意人才。首先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利用广州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一批海外从事文化创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既要引进具有较高原创水平的人才,也要引进既懂创意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性人才。
(四)建立多渠道人才培育机制,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加强岗位的职业培训,并在广州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创意、设计、媒体及传播等专业和学院,培育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熟悉广州本地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人才。此外,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的生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郑百灵.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6
(5).
聂瑞平.关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河北选刊,2007(4).
[3]袁维海.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