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简论中国方式学报

简论中国方式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14682 浏览:668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模式指中国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和平崛起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中国模式是对社会主义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世界主流发展模式借鉴的结果,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也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
[关键词]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61 — 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解释中国的成功,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从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视角探讨了中国模式。2004年5月7日,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上发表题为《北京共识》的文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从新的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探讨。之后国内外许多学术刊物陆续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探讨中国模式的文章。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社会都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而且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之欧美国家小,以“华盛顿共识”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造成重灾区和“中国奇迹”的出现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人们更加大了对中国模式的关注,中国模式的研究热再次兴起。中国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有没有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否成熟、中国模式是什么、要不要提 、中国模式是否可复制推广到其他国家、中国模式是否可持续等问题展开,各种观点碰撞、交锋激烈,莫衷一是。

一、何为中国模式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但中国模式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没有也不应该有某种标准样式。正如同志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不足,“中国是一个正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体,具有现代性的制度和价值也正处于初步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以制度和价值支撑的‘现代社会结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特权腐败等诸多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1〕 在这个时候谈“中国模式”,把已经和尚未暴露的问题以“模式”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利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然而,如果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以便于弃旧扬新、突破发展,将改革更进一步推向深入,则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模式就是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结构分析中国能够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2〕
中国模式,又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是指中国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和平崛起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代名词。换句话说,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领导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模式是对社会主义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我们基本上是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苏联模式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否定私有经济,搞计划经济否定市场作用,带有明显的备战性、封闭性,以及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乌托邦性质。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在新科技革命挑战面前,这一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形成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的短缺经济,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最终使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探索一个符合自己国情的新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中国模式也是对世界主流发展模式借鉴的结果,是自主创新和开放学习相结合的产物。战后伴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更为鲜明,发展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世界范围的竞争已从过去的军事竞争转向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明显,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发展的历史教训和特有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立国国情,改革开放并借鉴世界主流发展模式的有益经验,从而走一条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东亚模式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研究,从中汲取和借鉴了有益的发展经验,构建中国式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模式的基本内容

中国模式是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是以经济增长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方式为核心,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在经济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渐进式的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实行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节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拓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市场体系,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生命力等。
在政治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经济变革的推动下不断得到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治国方略;公务员制度逐渐规范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等。
在文化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在社会领域,加快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日益显现出人文关怀的特质,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教育,扩大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此外,中国模式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比如,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等,都是“中国模式”的具体表现。〔3〕
总之,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自主选择。它既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回应和参与全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强调民族特色、同时又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共处竞争、对话合作”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的经验,也为全球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模式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中国社会发展一样正处于发展之中,它是动态和比较的理念,是一个开放的尚不够完善的体系,它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不断创新,更加稳定、和开放。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之观点.见“众学者纵论中国模式:幻影折射的真实”〔EB/OL〕.财新网.cn?2011-09-01.
〔2〕俞可平.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5).
〔3〕王心富.论中国模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3).
〔责任编辑:陈玉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