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从女娲形象变迁看当代设计传承和创新

从女娲形象变迁看当代设计传承和创新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31419 浏览:14418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女娲形象变迁的历史原因,从影响女娲形象变化的因素与女娲形象变化的趋势来分析当代设计中,该如何掌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本文指出,设计应当“天地材工,各随其宜”,要考虑到社会、文化、人的多层次因素,以调和当前社会人们文化需求与商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女娲;人面蛇身;人首蛇身;拟人化;社会矛盾调和
“设计”一词,虽然在近代才被明确提出,但自人类文明开始,类似与“设计”的工作就伴随着社会的成熟而不断发展。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人们也要求它同时能兼顾精神的需求。一谈到“道观”,一般人都会想到“月到松庭鹤未眠,玄都羽士诵灵篇”的场景。但是,前几日去位于浙江金华的黄大仙道观游玩,走进大厅,再到后院,突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院子里有一个方形的小水池,两边的两座小拱桥,池子中间是一个低矮的四角顶的亭子。有趣的事就在这亭子那微微翘起的四檐上。以往我们看见的,都是古代的神兽、神仙等,这里每只檐角都坐着一只“小怪兽”,长得就跟电视上出现的恐龙,《奥特曼》中的“哥斯拉”差不多。更有意思的,我问问边上同游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这个搭配“蛮有趣的”,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回来以后,我就在想这个问题:明明是一个不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的“混搭”,旁人也就算了,在我这样一个非常喜欢中华文化的设计师的眼里,却也没有觉得这样的造型有什么罪大恶极,只是有些啼笑皆非罢了。追究原因,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搭配,出现在一个被地方旅游业商业化了的道观里,到让它看起来有了些叛逆的味道。现在很难找到一个清净的道观。为了保护修行的人,游客们都要严格遵循道观开放的时间。到了普通人能进去了,又是唧唧喳喳一堆人,指手画脚,拍照留念。道观,更像一个展览馆。所以,道观中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方便游客,设了很多指示牌——道观没了他的神秘,观内也可以随意拍照,甚至还有名人来此的留念照——大仙没了威严,里面的道长与人的交流也少了,就像个工作人员一样,接待四面八方来的游客。
面对这样的改变,设计师又能做什么呢?设计,不是一层不变。从古到今,作为设计师,我们该传承什么,创新什么?女娲,中国在原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崇拜对象,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神之一。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女娲的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形象从产生到成熟,逐步被确定下来,又在后来的社会影响下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或许对我们的疑问会有所解答。
关于女娲的传说,早就流传与民间。女娲补天,黏土造人,这两则民间传说讲的就是天地初期,华夏民族起源的故事。但最早有文字记载则是出现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关于女娲形象就描述,基本认定最早出现于汉代,王逸注《楚辞﹒天问》:“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女娲神力的描述,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此外,《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由此可见,在汉代,女娲形象已经趋于成熟,以“人首蛇身”为标志。
在上古神话中,蛇,是常出现的一个动物图腾。蛇行踪诡秘,有独特的“脱鞘”的生长方式,环境适应性强,同时又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尤其是后两点,是当时人们所十分向往的。通过人们对生活的长时间体验,人们将“人首”作为思考、创造、统治的载体,而“蛇身”承担了生存、生殖的功能。通过这两部分的结合,创造了“人首蛇身”的大神形象,以协调人们社会愿望与自然现实之间的矛盾。根据早期的文字描述,后人绘制的女娲像基本保持“人首蛇身”的形象,但此时,女娲没有四肢,也没有明显的服饰,性别特征,场景也显得简单。如明代蒋应镐绘制的《山海经绘图本》,清代的《神异典》中的女娲插图。汉,是“女娲”崇拜的鼎盛时期,从大量的画像砖,墓室笔画,织物上看,此时的女娲造型有了明显的变化——人的部分加重了,由“人首蛇身”变成了“人身蛇尾”。并且根据地域不同,演变出了多个版本,有些女娲有类似于蜥蜴的足,有些上身着汉服,有些则仙袖飘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作为更有能力改变自然的种群,在民间崇拜的过程中,份量在逐渐加强。
同时,女娲有了一个新的形式——与伏羲成为“对偶神”。关于女娲的神话也出现了新的版本。在汉代文献中,首次将女娲、伏羲列为对偶神的,出现于《淮南子﹒览冥训》:“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唐代,关于女娲、伏羲兄妹成婚而繁衍人类的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在汉代画像砖中,女娲与伏羲对偶出现的频率很高,通常四对称的,或联袂,或交尾,发饰,服装,姿势也通常是对应的。手持之物往往也呈对照:伏羲捧太阳,则女娲捧月亮;伏羲执规,女娲执矩。随着道家成仙观念的深入,此时,也有出现羽化、灵芝等新元素。众多学者研究这种对偶神形式出现的原因,大致有这三点:一、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女娲作为女性,不适合再独自担当创世大神,而将为伏羲的妻子。二、汉民族不喜欢独立,所以喜欢给神仙配对。这点在道家的神仙系统中也能看出来。

三、也有认为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功能,都是创世的大神,都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女娲形象在中原地区逐渐弱化,被更成熟的西王母、东王公、玉皇大帝等仙界大神渐渐取代。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女娲形象在内地与边远地区形成不同的发展趋势。传说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中的女娲“气若幽兰,华容婀娜”。梁朝画家张僧繇的《伏羲﹒神农》中,所画的伏羲面貌虽奇特,但身形已于世人无异。但此时,汉代繁荣的伏羲、女娲崇拜,在偏远的新疆地区依旧一片盛行。
女娲还曾出现过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形象,部分地区民间有着“娲埋绣鞋战地”的传说,故事中女娲穿着与人一样,善良可爱。民间还有很多女娲庙,有的“女娲”像一民民间女子一样梳妆打扮,有的则像仙界神仙一般有五帝,有侍卫等等。“女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越来越靠近人间,“蛇”的形象逐渐减弱,而“人”的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
总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女娲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从有文字记载的“人面蛇身”,到壁画中的“人身蛇尾”,再到后来的完全的拟人化。期间经历的很大的变化。我们也看出,这种变化并非由某些人掌控的,而是根据社会、生产、文化的发展而慢慢改变的。她的改变,不会偏离历史的轨迹,也就是社会和谐的需求。同理,设计也是一样。就像黄大仙道观中的“小怪兽”一样,处于这样一个环境,又有多少人会去在意这种不和谐的搭配。在看当下,张冠李戴的设计频频出现,在房间换个木窗格就是中国风情,立个雕像开个旅游节就说是文化传播。中华民族“技以栽道,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却没了踪影。
设计,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视觉里,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口头、行为、情感中。例如,最近中国式的婚礼又时髦起来,这样不仅因为看惯了西式婚礼的人们谋求新鲜感,还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会有一种仪式的归属感。像情感化设计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所以有具有仪式感的包装设计,具有文化气息的礼品设计,具民族特色的家居设计,都是让人产生亲切的设计。日本设计师坂井直树有篇博客上面写过,他之所以能区分哪些椅子是欧美设计师的作品,哪些确实出自日本设计师之手,是由于一种感觉。因为欧美人设计的椅子,一开始就是作为立体物来考虑的,而日本设计则是通过平面组合构成立体的,正如日本的和服,摆放的时候是一个平面,而穿在身上有可以很贴身地表现人体的立体感。正式由于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这才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别的文化最大的不同点。
当代设计其实就像上古时期的神话一样,调和了社会的矛盾。当代人文化缺失,对历史缺乏思考,但心里又希望能够追源寻根,寻求民族特色。这样的矛盾,正是需要设计师们,更多地思考文化、人的行为方式、观念等在设计中的影响,从而唤起大众对历史的回忆与感受。
参考文献
周明初 . 校注山海经[K]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马昌仪 . 古本山海经图说[K]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春生 . 山海经研究[K]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 邵琦 .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J]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5] 坂井直树 . 设计的深读[J]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