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亟待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系统查抄袭率

亟待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系统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4944 浏览:116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 在网络媒体方兴未艾的新时期,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网民充分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利、力促、推进政治的广阔平台。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需要从加强网络法制建设、重构网络规范、推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携手合作、搞好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网络舆论理性引导机制、实行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使网络舆论监督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立 完善 网络舆论 监督体系
2095-5103(2013)04-0028-03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网民充分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利、力促、推进政治建设的广阔平台。

一、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和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与建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活动进行褒贬和评价。它是现代科技同现代恰到好处的结合,是现代文明特别是政治的体现,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知政权和监督权的需要,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对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而言,网络舆论监督优势明显。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着时间滞

源于:论文写法www.udooo.com

后、监督对象广泛性受阻、监督主客体交互性差、监督成本较高等问题。而网络媒体借助互联网传输信息,使全社会的舆论通道更加通畅,语言环境更加宽松自由,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加快捷,信息传递的范围更加广泛,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它可以使人们对公共信息的知晓意识不断提升,参与舆论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具体说来,网络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言论表达的自由性。传统媒体对民情民意一般有个筛选、加工的过程,往往一些原生态的呼声和真实的舆情得不到及时传达。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工序,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网络的匿名性给言论的表达者带来了安全感,人们可以毫无拘束地发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这种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性,使普通群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实现了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
2. 舆论监督的广泛性。互联网上信息的平等对称流动和透明共享的特点,使信息垄断成为历史。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在论坛、新闻反馈板块、个人博客、聊天室和虚拟社区等网络空间,自由通畅地汇合、交流信息。由于网络舆论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延伸了信息传播范围,使得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对于公益事件和公权力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不仅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而且,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也具有广泛性。网络舆论监督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包括国家机关的各级公务员、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物的组织和个人、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不良社会道德和陈规陋习等,都被纳入监督对象。由于网络舆论监督主、客体的广泛性,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对众多事件展开讨论和批评,从而开辟了一条表达民意的宽阔通道。
3. 意见信息的交互性。网络媒体这一虚拟空间,为意见信息的传播、交流、互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它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人只要对某一事件、话题感兴趣,都可以自由地共享网络这个平台,参与到话题讨论之中。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们,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突发事件和国计民生问题的评价和看法。同时,这种交流互动的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真正做到了及时便捷、透明开放、自由互动,从而实现意见信息的平等交流和自由碰撞。
4. 形成舆论的有效性。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网络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不仅廉价易得,平台广阔畅通,而且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先导。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可以及时、直接反映监督对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那些越权违法者无可逃遁。此外,网络舆论监督还具有广泛的公开性、监督的实时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监督主体的私密性、传播方式的灵活性等优势,为广大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广大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监督司法公正、行政廉洁,反映社会热点、民生疾苦、腐败现象,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违法乱纪,洗雪百姓冤屈,并且把这种手段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所有领域,为普通百姓提供舆论监督的前哨阵地,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反映民情社意的重要渠道。

二、理性认识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与弊端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作用,但也常常夹杂着一些谣言和宣泄,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形成“网络暴力的海啸”,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依据。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和弊端有:
1. 网络把关人的缺失带来的信息失真。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由于网络传媒缺少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致使信息繁杂无序,鱼目混珠。有时各类无从证实的信息、意见充斥网络,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受到质疑。网上虚检测信息的泛滥,严重损害网络舆论监督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 网络言论随机产生垃圾信息。网络言论一般没有议题设置,网民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身份虚拟化,从而弱化了网民的道德责任意识。一些垃圾信息甚至是谣言、诽谤,容易在网络空间滋生,对不明真相的网民产生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成为舆论焦点,激起层层波澜。网上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自发性和盲目性。
3. “网络暴力”行为导致违法侵权。网络舆论中一些情绪化的言论,容易引发网民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造成一批批,进而形成“网络暴力”现象。如“人肉搜索”助长了一些人滥用权利、挖人隐私、恶意诽谤、人身攻击的网络暴力行为,使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和侵害,产生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