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公共行政管理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作用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31819 浏览:1449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日常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渐已成为工作的时代强音。如何把握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揭示其作用与意义,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优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 舆论 廉政

1.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这里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网络舆论监督”就是指通过网络这种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群体意见表达。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媒

源于:论文集www.udooo.com

介,对现实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共同意见,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其本质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党政公共事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公共意见”通道和途径。

2.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2.1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网络使人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 , 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每当我们打开电脑,时不时会有关于某某官员或某某事件的爆料,随之网友及电视、报纸等媒体迅速跟进,最终促使纪检部门调查核实,水落石出。如陕西“表叔”杨达才者、重庆不雅视频男主角之一雷政富者、河南郑州“房妹”事件、陕西神木“房姐”事件等,网络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爆料的网友在网络上是不论身份和年龄的,只要掌握准确事实,谁都可以爆料,因此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2.2监督形式的自发性和自由性

对于舆论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称得上“符合舆论理念的传播形式” [3]。 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干扰,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实现。同时,网络舆论作为“原生态”的公众意见,真实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具有强大的自发性和自由行,网络舆论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没有程序和规范要求,正因如此,网络舆论才能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2.3监督时效的快捷性和低成本性

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更新迅速,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互联网,在几秒钟内以电流的速度发布到全国、全世界,网民可以在线立刻看到你发布的信息,或者借助于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地找到发布的信息。在我国,许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首先都是由普通公民在互联网发布信息率先形成爆点,随后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进以及的重视的。归根结底,促成这些事实还得得益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快捷性和低成本性,这其中每一个人都能在新兴媒体中扮演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使监督具有时效性,将整个社会纳入监督视野,监督成果往往先于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3.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意义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以外的“第四权”。 网络舆论监督是网络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舆论监督是底层群体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表达政治意愿实现政治参与理想实践基层自治理论的平台,也是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网络监督对于政治社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有利于唤醒民众公民意识

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倾向于对一切社会事务全权包揽,民众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利与义务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能对政府的行为给予有效监督。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并不是上层政治精英能够完全代表的,国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民谋福祉,这也是政府的重要使命。网络时代的来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狭窄的政治观念,激发了公众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拓宽了公众表达政治观点的渠道公众利用论坛博客聊天群等网络平台,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社会舆论,使政府及时获取真实信息,调整或改变政策,真正实现社会善治理念。网络监督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权利。例如网友用“微博”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赋予民众的话语权,监督权,参与权。互联网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3.2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民意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又有不同,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就需要政府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时刻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一切社会动态。网络时代的来临,解决了政府在了解基层情况方面的时间和空间难题互联网不受时间限制,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在任意时间掌握任意时段的信息,它也不受空间约束,只要拥有电脑并能连接到网络,就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有利于推动政府的效能建设,促进各级各地政府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民怎么写作,促进各级各地政府更好更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

3.3有利于推动政府廉政建设

要说,网络无疑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诸如温州考察团公款旅游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事件、深圳猥琐门事件以及局长日记门事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腐败官员和腐败事件的顺利解决,都是依靠广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寻找线索揭开真相,这是公众追求公平正义廉洁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人民对于政府形象的密切关注,它无形中对政府和官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我国败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腐败的内在生发规律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建设廉政文化要构筑官员不敢腐败的制约机制,除建立刚性的惩罚机制外。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隐藏在阴暗角落的腐败现象是最怕的,一旦被及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受到全社会的鄙夷、挟击和鞭挞,也可使犯罪者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保护层”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网络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从廉政文化建设角度看,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种能使人们受到惩罚的有效的外在机制。它通过持续性的新闻传播,广大群众的投诉和问题的揭露,加大了舆论的震慑力,减少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增大了他们的犯罪成本,使他们身败名裂。并借助这种传播所释放出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对腐败官员产生政治、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人格形象上的压力和震慑。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心灵痛苦。所谓“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就表明了网络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巨大威力。

4.网络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

正如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所揭示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承认网络舆论监督对于电子政务时代政府工作的巨大贡献之外,我们必须看到网络舆论监督过程需要克服的一系列问题。

4.1信息的准确性难以辨别

网络的开放性赋予了公众公开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网络的匿名性又使得舆论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在创造一个无界话语平台的同时,这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由于绝大多数公众并没有受过信息传播的专业培训,因此也不具备专业的信息考证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容易沦为谣言散播之地,这使网络舆论监督往往显得雾霭重重,障碍重重。

4.2可能导致网络暴力

目前为止,中国网民人数已超过4.2亿。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也给了不少鱼目混珠心怀鬼胎之人可趁之机。网民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很多网民对于如何正确合理表达情绪意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部分不理性的群体,可能在接受到某一信息之后,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情绪,通过网络对当事人无端指责或是无尽谩骂,网络俨然成为网民唇舌战发泄个人私欲的场所,这一方面与实行网络监督维护社会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带有人身攻击的网络语言暴力也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通过人肉搜索将当事人公布,使当事者不仅要忍受网络上的群体围攻,更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骚扰,严重侵犯了当事人正当的人身权利,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4.3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目前,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对于如何进行监督如何信息公开如何正当表达言论主张等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法律给予明确的界定因此就造成了网络世界里的秩序混乱。一方面,由于缺少制度约束,各种偏激或极端行为可能影响整个公共舆论,一些好事者更可能借机煽风点火,混淆视听,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危害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制度保障的缺乏,使如何有效保护检举揭发者或评论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缺乏最基本保障的情况下,难以调动公众真正的监督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监督效果。

5.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建设

5.1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工作指导体系

通过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新闻工作的时代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扫除阻碍网络舆论监督的各种障碍,关心和支持网络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作为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和行使权利的一种手段,并以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5.2建立和完善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保障体系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工作乱象丛生。事件相关联者往往背负压力,揭发人和爆料者被人利用从而印发敲诈勒索等进一步犯罪行为,网络暴力屡见不鲜。为了有效保障和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网友积极又比较安全地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就必须尽早制定一部对新闻媒体的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等权利及相应的义务等内容作出详细和系统规定的专门新闻法。使网络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3建立和完善内部自律监控的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存在受利益制约和驱动的倾向。有的将舆论监督变成生财之道,放弃原则谋取私利;有的将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地方或局部利益的手段。损害了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的为刺激产品销售或扩大某些影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在内部建立自律监控的管理机制。才能推动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6.结语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党外重要监督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网络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的特点,网络监督也存在着现实困境。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使网络监督规范化,大力填补制度空白和盲区,真正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各级党政组织只有自觉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舆论监督观,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党和政府实现廉洁、高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的健康发展。
注 释:
胡伟.王行宇.公众意见概念:对五种观点的阐释.《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东方》1996年第4期.
[3]李国民.《专家谈网络舆论监督:有六大优势,致命缺陷可解决》.《检察日报》.2009.04.08
参考文献:
马静.《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洛潭.《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
[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
作者简介:
苏妮(1972-),女,湖南娄底人,政工师,吉首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
(作者单位:吉首市规划局;湖南 吉首 416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