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城市社会学 >社会领域教育在幼儿生活中渗透

社会领域教育在幼儿生活中渗透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8738 浏览:342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领域学习包括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产生的社会情感,以及所应养成的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学习。如果说,幼儿教育本身就有一种生活教育的特点,那么,在社会学科中,这个特点就更加鲜明了。社会教育的任务远不是几次教育活动所能完成的,更不是教师的几番开导所能体会的。只有在社会生活这个真实而生动的大课堂里,加之幼儿园和家庭的各式启蒙开导教育,社会学习的任务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所以,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来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还要不断更新社会性知识的教学,充实社会教育内容。

一、把社会学习融合在各科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

要把社会方面的学习融合在各科学习活动中,不仅仅只有社会这一学科能向幼儿传授社会方面的知识,而是在各科教育活动中都应该不同程度地、适时地向幼儿渗透社会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如:大班教材中《小蜜蜂请客》这一教育活动,它不仅要求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利用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即:教育幼儿要保护益虫。其他学科也一样,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个活动环节,要注重向幼儿渗透社会性知识。
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应该是在与人交往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中与同伴们的交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每天要和老师、小伙伴们度过8~9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内容,设计好主题,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幼儿对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学会游戏和共同合作,学会给予和接受,学会同情、支持和友爱,学会和睦相处等。

二、要让幼儿在与真实社会环境的接触中认识社会,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真实的社会环境是幼儿认识社会的最好课堂,在向幼儿传授社会知识的活动中,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并要让幼儿有亲自操作或接触物体的机会。如:认识生活用品,教师准备的各种生活用品如实物教具,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幼儿观察,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生活用品到底有什么用途,分别属于哪一类用品。
另外,要通过教育环境感染幼儿,这里的环境,指的不仅仅是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的环境,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且这一点尤为重要。良好的社会领域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精神环境包括教师良好的榜样示范,师生之间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同伴之间自由交往的空间与时间等,让幼儿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才会在幼儿的心中留下对社会的深刻印象和获得体验,才会从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和掌握社会生活知识。

三、社会教育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逐渐扩大幼儿的认识范围

选择的教育内容不仅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时机,为他们提供获得真情实感的机会和实际锻炼的机会。用他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增进幼儿关于社会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同时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即要针对幼儿身边的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随时都能接受社会性的教育和学习;这也对每位幼儿教师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每位幼教工作者都要具备这种随机教育的能力。

四、推动和强化幼儿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协调统一发展

在幼儿认识社会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加深幼儿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并要使幼儿的认识见之于行动,推动幼儿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协调统一发展。教师可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来强化幼儿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协调的统一发展。
如要求幼儿有了玩具一起玩,但争抢玩具的矛盾仍不断,经过训练后,多数小朋友知道了:谁抢了别人的玩具,大家都不高兴。
当然这种移情训练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时,教师还要辅助运用其他教育手段,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推动、强化幼儿自身的社会性的协调统一发展。

五、幼儿的社会培养需要家长的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社会学习、社会性的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因为社会学习具有长期性、潜移默化的特点。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在课堂上,不单是由教师的教学所引起的,只有教师和家长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会延缓良好社会行为的行为。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互助的社会,每位幼儿教师都应重视社会教育,注重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养成友好的态度和行为,推动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锦雯〕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