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试析建筑艺术开封繁塔建筑艺术形态

试析建筑艺术开封繁塔建筑艺术形态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28802 浏览:1317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北宋时期的佛塔的艺术形态是我国塔类建筑群的分水岭,开封繁塔的独特造型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对于了解和研究佛塔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价值。本文以繁塔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艺术形态出发,以文化为背景,对繁塔的历史演变、形态演变、内部结构、建筑外观等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对比现存的佛塔建筑的基础上,对繁塔进行原貌的推理分析,提出了对繁塔复原在于保护和历史价值,最后对繁塔的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总结。
关键词:中国塔 繁塔 建筑形态 艺术形态
作为河南乃至全国宋代佛塔的代表——繁塔不仅仅是河南宋塔建筑时代最早的、建筑造型最奇特的名塔之

一、也是开封市内地面上显存最古老的建筑胜迹,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察价值和研究价值。

1.开封繁塔的历史演变

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墙外东南方向,老开封人都称之为Pó塔。这种叫法来源于有人认为塔是建在姓繁的人聚居地繁台之上的,而繁塔的繁字作为姓氏来念就是bo,开封人习惯将繁姓读作Pó,这就有了Pó塔的叫法,直到墨守成规。事实上繁塔的真实名称叫做兴慈塔,又因为建在天清寺内,所以也称其天清寺塔。
繁塔本是皇家寺院天清寺的附属建筑,以身姿伟岸高大出名。由于开封地理位置的原因在经过战乱、洪水灾害、雷击和铲王气等变故之后,繁塔真身早已风烛残年,只剩下了三层。1986年经过全面修整后焕然一新的重新面世,塔高31.3米,青砖砌成,每块砖都雕有精美的佛像,共108种,7000余尊。塔内存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是珍贵的佛经碑刻精品。它凭借多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许和认可,在1988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繁塔的初建时间

由于历史的缺载,繁塔的年龄曾经困扰人们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曾一度感叹“台旁塔,不知年”。一直到1984年繁塔地宫的发现和塔铭的出土,才将繁塔的始建准确定位于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给悬疑数百年的繁塔始建之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关于繁塔究竟何时竣工,至今还没有可靠的证据站出来揭示历史真相,甚至人们连确定一个相对确切的时间坐标都相当困难。繁塔圆就时间的考证并没有结束,而在此之前这个谜题还得一直陪伴着我们。

1.2 繁塔的原始建筑形态

在开封,历史记载铁塔的文字要比繁塔不仅多而且价值大,人们常常拿两座塔比身高,铁塔高为55.88米,而开封的老人常常讲这样一句话:“铁塔高铁塔高,铁塔不达繁塔腰”。铁塔之高世人皆知,也为之惊叹,翻阅一下历代吟诵铁塔的诗篇不难领教到铁塔之高,但史书当中却并无明确记载繁塔的确切身高。有关繁塔的修建,在塔铭被发现之前唯一能提供给我们材料的就是太平兴国三年三月刻的平海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陈洪捐施碑。其中最为关键的文字只有两句:“九层宝塔,近立崇基”他明确告诉我们,繁塔的设计蓝图是九层,但关于它的高度,非常遗憾文中并没有记载。
繁塔下部三层,是一座六角形的楼阁式佛塔,最底部一层每面宽13.1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平顶上的七级小塔是后期重修时加上去的。下部三层大塔的高度约25米,若依史书中记载繁塔为六角九层建筑,那么根据

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udooo.com

现存三层的高度来推断,繁塔很可能是一座近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这个高度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对于佛塔建筑来说都是令人敬畏的一个高度。

2.繁塔建筑的艺术形态

2.1 繁塔在中国塔建筑群中的地位

中国塔的发展是随佛教的传入而来,随着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窣堵坡”(用于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又名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相结合,形成中国的楼阁式塔。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并沿用至今。
凡是建造中国式的塔,都离不开木结构建筑,中国木结构建筑在塔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后来由于木结构易腐烂,易燃烧,又按照楼阁式塔的形式,演化出了密檐式塔,到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砖塔的影子。隋唐时期塔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塔在早期建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塔的平面多是方形,内部多是空筒式结构,形式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唐塔多不设基座,塔身上也不做大片的雕刻与彩绘。唐以后塔的形状逐渐从方形过渡到了六角形至八角形,塔的内部也由空筒式逐步过渡到回廊式、壁内折上式。到两宋期间经济发达,宗教繁盛,建筑了很多塔。宋塔多为楼阁式塔,或为外密檐内楼阁式塔;此外还有约两成的塔为造像式塔、宝箧印式塔、无缝塔、多宝塔等其他形制的塔;宋塔每层都建筑有外挑的游廊、有腰檐、平座、栏杆、挑角飞檐等建筑部件。宋塔平面多为八角形或六角形偶见有四边形者,这与唐塔千篇一律端庄稳重的四边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之后中国砖塔艺术的发展高峰的到来,作为塔建筑一个时期内典型的转变,六角形的繁塔是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代表。

2.2建筑的内外部结构

繁塔的内部结构为砖木结构,塔下设有存放舍利子的地宫,顾名思义这座塔是典型的供奉舍利的佛塔。初建造时共有九层之高,到了元代颓废了两层,到了明建文帝时朝廷认为开封的王气太盛,又以铲王气为名削的仅剩下三层,或许这光秃秃的三层着实难看,于是又在其上建了一个实心的小塔。这是中国建筑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观,塔身为宋代的六角塔,而这种六角恰恰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种从四角向八角的过渡阶段,塔尖是明朝建筑,不同的风格和朝代就这么给结合一起。
塔三层内壁的佛像砖已有风化,楼板已腐朽,但内部感觉不到颤动,内部用小砖十层叠塞至顶部,第一层每个边的宽度自13.4--14.5米不等,整个底面积为520.19平方米。其登塔的方式与众不同,南洞深8.37米,洞内系供佛之处,北洞略浅,可从东、西两面蹬塔,蹬道藏于内外塔壁间,可直达第三层。二三层蹬道平均宽不及70公分,沿走十分危险,据文献记载原来安有护栏,修整时并没有恢复,塔内外壁每层檐下均有仿木结构建筑的砖雕斗拱,繁塔内外壁镶满了佛像雕砖。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北塔心室居然以一米见方、高6米的长方形通道相连通。这在寺塔中更为罕见。上下连通能使佛塔中排烟更加顺畅,创造出缭绕香火鼎盛的壮美景象,也有人说上下连通也能在地壳变动产生应力时使应力顺利释放,保护高大的塔身不受破坏。
繁塔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碑记石刻,若算上作为地宫顶盖、勒刻塔铭的两块,总过超过了200块,最为珍贵的还有作为书法珍品的4幅石刻佛经。这四幅佛经分别镶嵌在繁塔第一、二层南塔洞的东西两壁,每幅均为六块青石板拼成长过4米,宽近1米,周边饰以莲花浮雕。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伎乐砖刻,镶嵌在塔二层南塔心室正南,西南两侧内壁,共20尊,伎乐人面部形象饱满,表情端庄,手势动作逼真细腻,是难的的艺术珍品,这20尊伎乐砖雕分别反映了20种乐器,同时记载了北宋时期的乐器发展水平,对于音乐发展研究存在着非常大的考察价值。

2.3建筑装饰造型的艺术形态

艺术是佛教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方式之一,佛教宣传调动艺术上的形象思维,通过佛、菩萨等的艺术形象,以期引起人们的惊奇、畏惧、崇敬和信仰,这需要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把佛像、菩萨的形象加以极度的神秘化、理想化。
繁塔作为典型的佛塔建筑,在装饰方面区别其他佛塔

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udooo.com

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外观表现手法和佛像砖雕艺术为国内罕见,多年来一直被考古学者和历史学家所关注。繁塔最为著名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的塔外壁全为佛像覆盖,一砖一佛。据统计现存的三层繁塔共有佛像砖约7000块,每块约为33厘米见方,多为模制,包括菩萨、罗汉、乐伎等共108种形象造型,姿态各异。按类分,有佛、菩萨、罗汉、乐伎等等。繁塔的外墙佛像砖雕犹如鱼鳞,各个佛像栩栩如生,面部饱满圆润,端坐在莲坐或瑞兽上,表情或慈祥或庄严,身穿袈裟,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形象精彩。
从繁塔内外壁佛像的造型分析,有一部分是明代修葺时所增补, 宋代佛砖的底部扁平,明代仿制的佛砖底部呈半圆形. 绝大部分明砖还有“周府吴”三字的阴文模记。宋代的佛像在性格心理的刻划上, 赋予了佛像丰富的思想感情,让人觉得亲切而生动。佛像衣纹流畅, 面部和手脚丰满圆润。菩萨宝冠上的化佛虽小如瓜子,但也眉发毕现, 充分显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技艺的卓绝娴熟。相比之下, 明代的佛像则缺乏宋代佛像的那种精妙生动、神采焕发的情致。显得有些板滞和生硬。[3]
3.结语
繁塔以它奇特的造型、悠久的历史和诸多不解的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它,虽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部分佛像砖历经岁月的洗礼损毁严重,后期修复时一些佛像只能重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繁塔的外墙的整体艺术感。繁塔的独特的艺术内涵为今后研究历史、文学、宗教、考古、音乐、雕塑和建筑等课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开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封市志》.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2年第一版
 张驭寰.《中国佛塔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 彭景荣.《开封古建筑的装饰艺术》.《殷都学刊》. 1996年02期
[4] 谢路军.《中国佛教文化》.长春出版社. 2011年
作者简介:邱涛,裴新莹,院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