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物理教学 >谈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电大

谈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5478 浏览:167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引导学生“急于表达”,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呆板的,死气的回答形式,而是灵活的,热烈的对话形式,甚至是一个带有不可预测的心灵对话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性;探索;急于表达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05-01
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美)加里.D.鲍里奇
时下,随着课改的深入,不少语文课上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回答,如回答不合教师“口味”,则不断提示,直到教师“满意”为止,然后再继续下一个问题……
表面上看,这种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气氛也不错,且美其名曰“双边活动较多”、“师生互动”!其实,这种教学方式的本质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实质上是“被学习”。教师虽然在提问,虽然在检测装不知道答案,但仍以自己预先“精心设计”的答案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回答,只要和自己的“标准答案”不一致,虽然并不立即否定,但却不断“提示”,逐渐向自己的“标准答案”靠拢,如果学生确实回答不出来,就只好自己说,这样,学生就获得了一个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课堂,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是其有效性相当差。究其原因,是这种课堂指向了知识,而不是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方面提出的重要建议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在上面这种学生始终处于被“连番轰炸”的状态中,“两股战战”,哪里还谈得上“培养能力”?况且这种“被学习”也只是少数“优生”的“专利”,而很多学生则被无情抛弃,哪里还谈得上“面向全体”?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实际是打着课程改革的大旗,却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完全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挫伤了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大潮中的一股逆流!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真正有效呢?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鲍里奇在其专著《有效教学方法》中提出: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要学生主动参与,必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而且是独立走进课文(教师事先不要给他们规定什么目标),让他们凭借自己平时的基础知识、情感经验,自由的在课文里和作者对话,去触摸作者感情的脉搏……这样,学生就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对课文的初步感悟和理解。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凭自己的那点能力理解的课文,肯定不深不透,达不到教师既定教学目标!是的,学生的理解确实不能像教师凭借几十年的阅历,再加各种参考书的“辅导”而得来的理解那样深刻,但是,毕竟是自己的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因此又会前进一步。正如学走路的小孩:大人搀着走一百米,不如小孩自己挪动一小步意义重大!
笔者在一次课改教学交流活动中,在别的学校教《风筝》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自由朗读后谈谈对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共有十几个同学先后发言,仅举数例:

一、我认为本文是一曲兄弟情的赞歌。

二、我认为文中的“我”太霸道了,有些近乎残忍:不让小弟玩风筝。

三、文中的大哥虽然毁掉了小弟的即将做成的风筝,但他还是爱小弟的,从文中他的内疚,后悔的心情可以看出。
四、本文虽然写的是大哥“虐杀”小弟的“精神”,但是好像当时的社会都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本文有暗指社会的意思。
五、文中的许多句子写得很有深意,比如文末的“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我认为既写了当时的天气,又烘托了“我”悲哀的心情。
六、我看了本文,想起了郝腾飞(注:著名摇滚歌星)的《兄弟》,我认为这首歌中的情感与文中的兄弟情同类。
孩子们的这些说法,证明他们确已走进了课文,他们和作者在情感上已发生共鸣!此时,老师应该清楚:哪些东西学生已领悟,哪些东西尚需引导!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简单而“狭窄”的回答,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展示自我的天地!这时,还用得着老师在步步进逼的提问、学生胆战心惊的回答吗?有时,学生们急于表达,大有“不答不快”之意。笔者过去在教授苏教版《心中的鹰》时,有一个学生在大家读书时(课堂进行至一半)举手,告诉我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老鹰死时眼睛为什么‘争得圆圆的’。”在学生读完书后,我给了他回答的机会:它是带着对飞翔的深深遗憾离去的!它深深爱着它的蓝天!睁着的眼睛在诉说:“别了!我亲爱的蓝天!”而另一位女同学则要求为大家朗读文章“战士们带走了那只鹰”以后的部分,果然她读的声情并茂,时而声调高昂,满带着一种豪气,时而低沉缓慢,蕴含着无限悲伤。当时,不少同学被她的朗读感染的泪汪汪的!
要想让学生“急于表达”、“主动表达”,除了让他们真正独立走进课文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其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将争论引入小组的发言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学生讨论时,最好能深入到小组中去,参与其讨论,了解他们的合作情况,以便灵活调整下一步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学生在课堂上“急于表达”、“主动表达”,获取的知识不是老师直接给的“死知识”,而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得来的“活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急于表达”,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呆板的,死气的回答形式,而是灵活的,热烈的对话形式,甚至是一个带有不可预测的心灵对话过程,教学过程因此展示出它原本就具有的对话性质,语文课的模糊性、多义性也得到了体现,课堂因此就具有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的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