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解读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解读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8113 浏览:328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政治的文化因素,及其对当代的影响与启迪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不足之一,许多探讨者都以不同角度对这一不足进行了探讨,但其规范性、系统性还不够深入。本论文以中国传统政治为探讨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策略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文化的论述,以文化的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矛盾冲突加以总结,并浅析其有着的根源,通过文化批判和继承,进一步客观认识中国传统政治的产生、进展与特点,在探讨其有着的历史必定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深刻揭示其历史局限性。文章主要内容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大一统”政治格局形成的地理环境为主题,分别对有利于统一的地理条件即丘陵与平原的分布及其作用、华北平原的独特政治功能,不利于统一的地理条件即多种性地貌造成的交通不便与区域差别以及政治统治对自然差别的强化进行浅析,论述了“大一统”君主专制政治的历史必定性即地理环境对“大一统”政治需要的适应以及民族战争对“大一统”的强化与推动作用。第二部分,以中国传统政治的血缘宗法文化为主题,分别以血缘宗法文化的形成即国家政治与血缘文化的整体性、血缘宗法文化与专制政治的契合,血缘文化的基本特点即血缘宗法文化的独特性、血缘宗法文化与政治联系的混同性、血缘宗法文化影响的延续性进行浅析,特别对血缘宗法文化的混同性中“政治组织与家族组织的合一、君统与宗统的合一和国家的政治观念与家庭的宗法观念的合一”进行了“三合一”的概括阐述,论述了血缘宗法文化对传统政治的影响即早期国家结构中的宗法文化的影响、血缘宗法文化影响力的弱化走势、君主专制的新变化。第三部分,以中国传统政治的社会本位文化为主题,分别以社会本位文化的形成及价值目标即社会本位文化系统的形成、社会本位文化系统的价值目标,社会本位文化的基本特点即义务本位的单向性、角色本位的名教性进行浅析,论述了社会本位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即形成了义务本位的文化系统、构建起“礼”的义务规范系统、显现了角色本位的文化特性。第四部分,以中国传统政治的符号文化为主题,分别对符号文化的基本形态即政治符号——综合浅析、思想符号——以政治神话为例、建筑符号——以宫殿为例进行浅析,论述了符号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即政治符号的功能、政治神话的功能、祭祀礼仪的功能、宫室建筑的功能,阐述了四者叠加生成一种新的观念,形成无形的软性服以力,共同完成相同或相似的政治功能,共同昭示皇权的权威。第五部分,以中国传统政治的文化为主题,分别以化的形成即文化制约政治组织生成机制的形成、文化的基本特点即文化与儒学相契合、文化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进行浅析,论述了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即文化对政治组织运转的制约、文化对君权的制约、文化对专制政治的功效。第六部分,以中国传统政治的“圣王政治”文化为主题,浅析论述了“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外在合理性即“王”的权力和“圣”的义务、“圣”的道德和“王”的权力、“王”的事功和“圣”的道德,揭示了“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内在矛盾性即“圣王合一”的现实虚幻性、“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本质虚伪性、“内圣外王”的反文化性。文化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选择的价值标准和基本原则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诚然,文化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革新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们不守旧复古,更不主张用传统政治文化来指导现代化建设。本论文以文化的视角深刻阐述中国传统政治历史局限性及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政治进展道路的启迪作用,以而进一步阐明当代中国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进展道路,构建符合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与客观选择。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论文血缘宗法论文内圣外王论文社会本位论文文化解读论文

    革新点摘要5-6

    摘要6-8

    ABSTRACT8-14

    引言14-26

    1.1 选题背景与探讨作用14-17

    1.1.1 选题背景14-16

    1.1.2 探讨作用16-17

    1.2 探讨近况17-19

    1.3 探讨目标与革新点19-21

    1.3.1 探讨目标19-20

    1.3.2 革新点20-21

    1.4 探讨策略21-26

    1.4.1 文本浅析法21-22

    1.4.2 文化浅析法22-24

    1.4.3 符号浅析法24-26

    第1章 地理环境与中国“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26-40

    1.1 古代中国有利于统一的地理条件26-31

    1.1.1 丘陵与平原的分布及其作用26-29

    1.1.2 华北平原的独特政治功能29-31

    1.2 中国不利于统一的地理条件31-36

    1.2.1 多种性地貌造成的交通不便与区域差别31-34

    1.2.2 政治统治对自然差别的强化34-36

    1.3 “大一统”君主专制政治的历史必定性36-40

    1.3.1 地理环境对“大一统”政治需要的适应36-38

    1.3.2 民族战争对“大一统”的强化与推动作用38-40

    第2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血缘宗法文化浅析40-58

    2.1 血缘宗法文化的形成40-44

    2.1.1 国家政治与血缘宗法文化的整体性40-42

    2.1.2 血缘宗法文化与专制政治的契合42-44

    2.2 中国传统政治血缘宗法文化的基本特点44-50

    2.2.1 血缘宗法文化的独特性44-46

    2.2.2 血缘宗法文化与政治联系的混同性46-48

    2.2.3 血缘宗法文化影响的延续性48-50

    2.3 血缘宗法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50-58

    2.3.1 早期国家结构中的宗法文化的影响50-54

    2.3.2 血缘宗法文化影响力的弱化走势54-56

    2.3.3 君主专制的新变化56-58

    第3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社会本位文化浅析58-76

    3.1 社会本位文化的形成及价值目标58-63

    3.1.1 社会本位文化系统的形成58-61

    3.1.2 社会本位文化系统的价值目标61-63

    3.2 社会本位文化的基本特点63-67

    3.2.1 义务本位的单向性63-64

    3.2.2 角色本位的名教性64-67

    3.3 社会本位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67-76

    3.3.1 形成了义务本位的文化系统67-70

    3.3.2 构建起“礼”的义务规范系统70-73

    3.3.3 显现了角色本位的文化特性73-76

    第4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符号文化浅析76-100

    4.1 符号文化的基本形态76-85

    4.1.1 政治符号——综合浅析76-78

    4.1.2 思想符号——以政治神话为例78-81

    4.1.3 礼仪符号——以祭祀为例81-83

    4.1.4 建筑符号——以宫殿为例83-85

    4.2 符号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85-100

    4.2.1 中国传统政治中政治符号的功能85-87

    4.2.2 中国传统政治中政治神话的功能87-91

    4.2.3 中国传统政治中祭祀礼仪的功能91-94

    4.2.4 中国传统政治中宫室建筑的功能94-100

    第5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文化浅析100-116

    5.1 文化的形成100-105

    5.1.1 文化制约政治组织的生成机制形成100-103

    5.1.2 文化制约政治组织的操作机制形成103-105

    5.2 文化的基本特点105-109

    5.2.1 文化与儒学相契合106-107

    5.2.2 文化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107-109

    5.3 文化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109-116

    5.3.1 文化对政治组织运转的制约109-111

    5.3.2 文化对君权的制约111-112

    5.3.3 文化对专制政治的功效112-116

    第6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圣王政治”文化浅析116-134

    6.1 “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外在合理性116-122

    6.1.1 “王”的权力和“圣”的义务116-118

    6.1.2 “圣”的道德和“王”的权力118-120

    6.1.3 “王”的事功和“圣”的道德120-122

    6.2 “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内在矛盾性122-134

    6.2.1 “圣王合一”的现实虚幻性123-126

    6.2.2 “内圣外王”政治文化的本质虚伪性126-129

    6.2.3 “内圣外王”的反文化性129-134

    结论 对中国传统政治马克思主义文化解读的现实启迪134-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