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酒文化 >关于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

关于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33391 浏览:1555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渗统文化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个课堂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以用深情而又哀伤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在结尾处出示《论语》中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使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积累了新课标下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2. 从阅读课文的“经典”词句中,感悟人文内涵。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中的意蕴是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教学课文《长城》时,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成千上万的人登上长城,想象他们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也得到了高一层次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感教育。
3. 从阅读课文的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体味人性关怀。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小小年纪的阮恒肯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朋友,文中深刻地体现了这种“肯为朋友奉献生命”的可贵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情感反复阅读课文,并挖掘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洋溢在文章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要教育学生在当今的社会里,交朋友要以诚相待,当对方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挺身相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的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文价值,受到人文教育。语文课本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师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更好地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在学习策略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讲读课文前,首先要渗透读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读书法,牢记传统文化。《弟子规》中读书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生学有所得。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看到课题后,学生提出来理由,谁在和时间赛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结果跑赢时间了吗?我称赞他们理由提得好抓得准,那么如何找到准确的答案呢?老师送给《弟子规》中的学习策略: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确义。这样学生边读书边解疑,很快就找到了三个理由的答案。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在学生学习重点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说说你有什么体会?老师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醒他们多读多思,只有这样去读书,才能真正领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体会时间的宝贵,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写字时用弟子规告诫学生: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久而久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推进综合学习中的文化活动

进行多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会贯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在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传统文化演绎活动,表演课本剧《燕子使楚》使学生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认识到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人物,体会到晏子机智善变的才能和外交家的风度,更深入体会了课文的内容。班级开展“亲子诵读”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师生间,家长孩子间的学习传统文化活动氛围,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