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媒体管理 >社会管理背景下消融“失意群体”若干

社会管理背景下消融“失意群体”若干

收藏本文 2024-02-05 点赞:26469 浏览:1198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失意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底层极端群体的出现,也完全暴露当前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滞后,诟病丛生。本文从失意群体概念入手,剖析了失意群体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融失意群体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失意群体 社会管理 建议与对策
2011年2月19日,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强调,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因此,在社会管理背景下,关注“失意群体”,消融失意群体必将成为当前政府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失意群体”的基本内涵

1.1“失意群体”的界定及特征

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失意”是指一个人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处于不得志的状态。失意群体并非天生不如意,不得志,而是迫于生活种种不幸和苦难之后,性格变得自闭、情绪变得失落、心态变得挫败、精神变得压抑,对生活呈现出“三无”特征即对生活无希望,无法纪、无信仰的特征。无希望是指失意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法纪意识是指失意者无法律意识,漠视法律;无精神信仰是指失意者认为做任何事都不会有好结果,根本不相信付出就能收获,助人就能回报,努力就能成功,完全失去了对人、对事的信任,可谓基本生活理念完全缺失。总之,笔者认为“失意群体”指的是一群对社会不满,在内心积怨长期得不到排解的情况下,有预谋地采取极端方式报复社会,以宣泄心中不满情绪的人群。他们是社会底层群体极端化的结果,沦为社会“边缘人”和“底层者”。

2.“失意群体”产生的原因

2.1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础大,底子薄,社会保障覆盖面亟待扩大,保障基金有待提高,一些地区无收入或者低收入人群还难以得到政府的资助和救济,生活较为艰难,处于贫困边缘。加之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马太效应自然会造成两极分化严重,比对心理严重。

2.2心理调节机制不完善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人们总会遇有一些烦心事或者纠结事。这些大多属于个人隐私,他们大多都是缄口不言,不愿向人倾诉。尽管一些心理咨询及调试机构逐渐建立,但是大多情况下,这些机构都是对“病入膏肓”者进行康复治疗,少有做到主动调查,全面排查,事前测试较少,事后调节难以实施,导致一些心理疾病滋生,从而影响其性格,脾气,情绪,甚至心态。

2.3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从事件可知,肇事者大多是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生活不富裕,社会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地位不高。他们大多数正在寻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其他组织等表达利益诉求。但是由于其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通,往往难以发声,无处表达,任由心中那份捍卫自身利益的强烈愿望埋藏心底,催化心理“变质”。

3.消融 “失意群体”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3.1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2007年,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建立一个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因此,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法治、和谐的社会大环境是首要任务。一是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格局。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坚持公平正义,分好“蛋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同时,严格规范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二是着力加强法治建设。一方面,发扬,科学决策。说过:“没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大力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但凡涉及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出台,各级政府允许公众旁听,并扩大公众参与比例,全程参与听证。另一方面,依法行政,科学执法。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做到文明、合理、科学、依规执法,坚决杜绝“钓鱼执法”,野蛮执法,违规执法等现象,三是构建幸福文化怎么写作体系。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构建幸福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第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争打造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公共怎么写作网络。第二,大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深入城乡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怎么写作活动。比如:在社区举行民俗展示、美术摄影、书法棋艺、联欢会等活动;建立流动文化车、文化演出队等,定期为基层农村输送文艺演出。另一方面,鼓励社区、村自发组建民间文艺团体,如:曲艺团、歌舞队、民歌队等,定期深入社区和农村免费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2建立社会心理调试机制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在压力倍增与自身能力不足矛盾下,心理会出现“挫败感”与自卑感,倘若长期得不到心理安抚,迁怒社会,报复他人等扭曲心理即将产生。因此,建立社会心理调试机制势在必行。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定期开展社会心态大调查。由纪委、检察、法院、统计、医院、社会组织等抽调人员成立社会心态调查与心理调试小组,在人群集聚的大广场以问卷调查、访谈、聊天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倾听群众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为心理上存在问题的群众开导思想,解疑答惑,化解积怨,平息怒气。二是以社区(农村)为载体,建立居民心理咨询室。定期邀请一些心理专家到社区(农村)“接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居民的心理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和摸底,及时掌握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的心理状况,建立社区(农村)居民心理档案。若发现一些心理状况不稳定,甚至出现失衡心理的居民,比如:暴力倾向严重,经常扬言爆炸、行凶、报复等,对于这些不良心理倾向较为明显的人群,心理专家和社区工作人员要高度关注,第一时间上门了解实情,询问原因,给予关心和帮助,将不满情绪平息在萌芽。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