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赏识教育 >农村学校“留守孩子”教育探微要求

农村学校“留守孩子”教育探微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19072 浏览:841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班主任一定要倾注无限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留守孩子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留守孩子”教育农村学校教育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故土,外出打工,成为“打工一族”,而他们的子女大多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亲朋好友照料,接受“隔代教育”。这一现象在我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这些孩子被冠以“留守孩子”称谓。据调查,我校留守孩子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达32.8%。其中,父母离异的占9%,父母外出打工的占23.8%。这类孩子因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照顾,没有正常的约束和管教,一时无所适从,心境突变,不仅遏制智力、性格、情绪的良性发展,而且影响学习、思想的健康成长。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迅速上升和留守孩子的日益增多,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新时期的班主任如何实施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呢?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一、心灵哺育,树立信心

由于留守孩子或是在单亲家庭生活,或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大多数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导致留守孩子心中充满悲伤和孤独,既得不到双亲的爱护,又难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他们自然会产生抑郁、自卑、冷漠、孤独的心理,渴望得到爱。班主任应了解留守孩子的特点,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心,使他们得到温暖和寄托,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的确,爱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同时,爱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对留守孩子来说,尤其需要爱的温暖和爱的激励。因此,班主任对留守孩子首先要倾注无限的爱心,用情感复苏他们的心灵。班主任应像慈母疼爱“多病”的儿女,像医生精心医护病人一样,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当留守孩子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班主任在教育中要注入积极的情感因素,批评、期望、鼓励、慰勉都应用真挚的情感。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尽可能地多剖析,少指责,多慰勉,少埋怨。在批评中寄予殷切的希望,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慰勉中引导他们鼓起勇气,树立起信心;在剖析中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帮助他们矫正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使留守孩子从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唤起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班主任应特别细心、留心留守孩子。因为留守孩子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怕与别人交往,尤其怕与他人谈论父母和家庭情况。所以,班主任在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口下留情”,不能用过激的语言刺激他们、伤害他们,如“你表现差,学习差,就是因为你无人管教……”
最后,教育工作本身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大,对留守孩子的教育需要班主任做到耐心、细致,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不能因为学生反复犯错误或是教育的难度大、成效小而放弃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

二、情感引导,扬生活风帆

留守孩子因父母的外出或离异,引起了一系列心理的变化,美好的希望破灭了,又因为减少或失去了来自父母的督促、帮助、辅导,对学习常常放任自流,对自己没有要求和标准,作业马虎。因此,班主任要帮助留守孩子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父母外出或离异是生活的需要。况且,父母外出或离异已经客观存在,如果长期不能自拔而苦恼、自卑,就只能加重自身负担。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外出或离异并没有改变子女与父母的血缘、亲情关系,只是原有的家庭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家庭生活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父母外出或离异带来的不幸是暂时的、相对的,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帮助学生从父母外出或离异的阴影中尽快解脱出来,鼓励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进。
例如:我校原三(一)班学生张印川,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又外出打工,跟随奶奶长大。由于缺乏管教,课堂上无精打采,放学后经常进游戏厅,还常欺负同学,老师一谈到他就摇头,认为“没救了”,因此,三年级了还没能加入少先队组织。我接任该班班主任后,下决心“帮帮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身上也有闪光点:他热爱劳动,常帮助同学做班级清洁工作,体育好,他上课一旦发言,声音就非常宏亮……经过分析,我认为他本质不坏,之所以贪玩、捣蛋,是因为他心中一直渴望被人关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于是,在一次队日活动课上,我肯定了他的优点,之后又找他谈心,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促使他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并逐步加以改正。渐渐地,他变了,同学们也不再讨厌他了。在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一致同意他加入少先队组织。

三、行为矫正,感化心灵

父母外出或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容易使留守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多;学习习惯差的多;违反纪律的多。由于特殊心理的影响和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容易撒谎、打架、偷窃等,课余时间沉溺于游戏室、网吧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这类学生如果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受社会不良少年的影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要做到以理晓之、以情动之、以情育之,这比任何说教都重要。浇树浇根,育人育心。人都是有感情的,动之以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动了学生的心灵,工作就好做多了。
小学生行为克制力差,究其原因,除了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外,还由于他们是非观念不强,对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缺乏认识。对这类留守孩子进行教育时,切忌一味训斥,要以理服人。班主任要摸清学生的特点,随时注意观察他们的点滴变化,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加以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善于发掘他们的细微进步和积极因素,对他们多一些帮助、微笑和勉励。班主任只有重视和积极发现留守孩子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努力加以扶植、鼓励,才能使学生在紧张、和谐、欢愉的气氛中茁壮成长。

四、协调教育,营造和谐教育环境

外出人员和留守孩子的日益增多,带来的是一系列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为此,班主任可通过学校,让学校与社会、民政部门取得联系,争取留守孩子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不受歧视的人格保障和尊严,得到全社会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和帮助。目前,我们涪陵区开展的“留守孩子节日礼物”、“贫困孩子爱心午餐”、“鸡蛋牛奶供给计划”民生工程就充分体现了社会和政府对留守孩子的帮助和关爱。学校可以开办校园网站,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学生“结对子”,在学习、生活上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帮助;还可以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定期对留守孩子的心理、情感、学习、日常行为作出评价,并通报家长,加强正面引导。班主任还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在班上建立教师—家长的电话通讯网,争取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保证学生有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例如,我班一个名叫姜周的同学,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一天上午他没来上课,也没有请检测,下午来了,我就问他,他什么也没有说。我就主观地认为:他故意不来学校上课,罚他与值日生一起打扫卫生。结果他极不情愿地参加了劳动,但是,第二天他又不来上学了。我感到问题严重了,于是,一放学,我就匆匆地去他家家访。一到他家,他的爷爷就说开了,他说:“姜周这个孩子,性格有点内向,不爱说话,那天上午他没有去上学,是因为他感冒了,是我叫他不要去的。”再细问姜周同学,他说:“老师不问清情况就罚我打扫卫生,我觉得很冤枉。”了解情况后,我觉得我是做错了。于是我向姜周的爷爷道歉,也向姜周同学道歉,同时,与他爷爷拉起了家常,他第二天终于又上学了。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对促进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要做好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不容易,班主任一定要倾注无限的爱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留守孩子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智勇,钟型泰.现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