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团队管理 >中国工业碳强度变化行业影响

中国工业碳强度变化行业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4033 浏览:118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运用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工业碳强度行业影响,从工业行业小类、工业行业大类、工业行业碳排放高中低组别等三个角度对我国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分解。分解结果显示:“十五”期间碳强度上升,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负作用的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上升幅度减少,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负作用的依然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要促使碳强度下降,需要加大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的监控力度。
关键词:碳强度;行业影响;完全分解模型;强度效应;结构效应

一、 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而全球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位居全球前列。有研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占中国总排放量的75%,2008年中国能源碳排放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持续快速增长。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压力大的严峻挑战,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近年来,碳强度波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碳强度的文章相继在各种学术期刊出现。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碳强度因素分解方法的研究,主要有拉式因素分解法(Greening等,1997)、迪氏因素分解法(Ang 等,2009)、完全因素分解模型(Sun,1998);二是从多个角度对碳强度进行研究,如Greening等(2004)、Wang(2005)、徐国泉等(2006)、魏一鸣等(2008)、宋德勇等(2009)等运用因素分解从产业结构、人口、经济等角度分析碳强度变化的影响;王铮等(2008)、李国志等(2010)、仲云云等(2012)运用不同的因素分解方法从区域的角度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邵帅等(2010)、何小钢等(2012)从工业行业的角度对碳排放进行分析。现有研究对揭示我国碳排放的行业特点和制定行业减排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现有研究中较少体现工业行业碳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等。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和两个时期进行因素分解,三个角度——一是按工业行业小类划分的39个细分工业行业,二是按工业行业大类划分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是按碳排放高中低划分的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两个时期是:“十五”和“十一五”。动态定量分析我国各类工业行业发展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行业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当前推进经济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碳强度分解模型

本文运用Sun(1998)提出的完全分解分析方法,将工业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来进行剖析,结构效

中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应是反映不同行业经济发展比重变化引起的工业碳强度变化量,而强度效应是反映不同行业碳强度变化引起的工业碳强度变化量。

三、 工业碳排放与工业增加值的测算

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各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数据,另外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行业工业增加值,只公布工业总产值,因此在进行碳强度分解之前,需对各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和工业增加值进行测算。
1. 工业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根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因此本文利用各个工业行业历年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碳排放量测算。计算方法基于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成9类,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9类能源的标准量转换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2. 行业工业增加值测算。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行业工业增加值,只公布工业总产值,2008年之前既公布行业工业增加值,又公布工业总产值。通过2005年~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发现,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为稳定,因此可以通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去测算2008年~2010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运用2006年~2007年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均值推算2008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运用2007年~2008年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均值推算2009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以此类推,推算出2008年~2010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
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2001年~2010年分行业能源消耗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行业分类按照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2002版)进行划分,工业行业包含39个细分行业,2001年~2002年采掘业中的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在2003年之后合并成其他采矿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能源消费数据在2001年~2002年未纳入统计,从2003年开始统计。为便于各年分行业能源消费数据之间的可比,把2001年~2002年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能源消费数据相加,合成其他采矿业能源消费数据,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能源消费设为0。
2005年~2007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2010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数据通过测算获得。为便于各年数据之间的可比,2001年~2010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运用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指数进行折算,统一折算为2010年不变价。其中其他采矿业分工业品出厂指数缺失,用采掘业其他行业的均值替代,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2年工业品出厂指数缺失,用制造业其他行业的均值修补。2002年~2003年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4年~2006年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7年~2010年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理工www.udooo.com

综合考虑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类别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变化大小,以及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之间在这两方面的之间的相对大小,认为我国要促进工业碳强度下降,需要加大对制造业的监控力度,严控制造业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重点碳排放制造行业过快增长。

六、 碳排放高低行业对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分解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我国“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碳强度变化按照2010年碳强度水平不同,划分成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三个组进行分解。其中高碳排放行业包括:其他采矿业、石油加工、炼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怎么发表www.udooo.com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等碳排放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剩余行业为低碳排放行业。
分解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工业碳强度上升了0.427 5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368 4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86.16%,结构效应为0.059 2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13.84%,两者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但起主导负作用的是强度效应。从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不同组别来看,除低碳排放行业组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高中低碳排放行业组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中等碳排放行业次之,低碳排放行业最小。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工业碳强度上升的幅度从“十五”期间的0.427 5吨碳/万元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0.226 1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180 1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79.67%,结构效应为0.046 0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20.33%,相比“十五”期间,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下降6.5个百分点,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上升6.5个百分点,两者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但起主导负作用的依然是强度效应。从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不同组别来看,除中等碳排放行业组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高中低碳排放行业组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中等碳排放行业次之,低碳排放行业最小。与“十五”期间相比,高碳排放行业组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下降10.62个百分点,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上升10.62个百分点;中等碳排放行业组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度没有太大变化;低碳排放行业组强度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的负作用大幅减少,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的正作用亦大幅减少。
从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来看,除低碳排放行业碳强度总效应“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增加外,高碳排放行业和中等碳排放行业碳强度总效应“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均减少,其中减少程度最大的是高碳排放行业组,说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严控高碳排放力度大,效果明显。其次是中等碳排放行业组。
综合考虑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不同组别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程度,以及高碳排放行业、中等碳排放行业、低碳排放行业不同组别之间在这两方面的之间的相对大小,认为我国要促进工业碳强度下降,需要加大对高碳排放行业的监控力度,继续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分解,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工业碳强度上升的幅度从“十五”期间的0.427 5吨碳/万元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0.226 1吨碳/万元,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均起着负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
“十五”期间,从39个细分行业来看,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其他采矿业、烟草制品业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从工业行业大类来看,除采掘业的强度效应和制造业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制造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从碳排放高低行业不同组别来看,除低碳排放行业组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高中低碳排放行业组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
“十一五”期间,从39个细分行业来看,除化学纤维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从工业行业大类来看,除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制造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从碳排放高低行业不同组别来看,除除中等碳排放行业组的结构效应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高中低碳排放行业组均对工业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所起的负作用最大。
综合考虑不同类别的行业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对工业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程度,要促使工业碳强度下降,在39个细分行业层面,需要加大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的监控力度;从工业行业大类来看,需要加大对制造业的监控力度,严控制造业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重点碳排放制造行业过快增长;从碳排放高低行业不同组别来看,需要加大对高碳排放行业的监控力度,继续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参考文献:
1.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

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2. 魏一鸣,刘兰翠,范英,吴刚,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4. 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
5. 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12,(2).
6.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0,(11).
7. 何小钢,张耀辉.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CKC重组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1).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节能减排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号:12XNH156)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易丹辉,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宏伟,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周明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6-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