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心理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5702 浏览:194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言文字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曾一度被冷落的语言文字训练,越来越受到语文界同仁、特别是教学一线教师的重视。大家认为:为了减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把语文课上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看待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一、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

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最终为己所用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应以讲为前题,练为目的,讲为练做铺垫,讲练结合,进行适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最终形成综合能力。
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
1.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第一部分时,可重点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让学生理解“站着喝酒”和“穿长衫”“唯一”是什么意思,从而体会到主人公孔乙己的特殊性,这也注定了他以后的悲剧结局。
2.学习文中的写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所以在教学中,可把描写孔乙己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摘录下来,让学生领会。如,“排”“摸”“走”,让学生从“排”“摸”“走”这些词中,体会孔乙己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怎样一天天走向死亡的悲惨遭遇。
3.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学过课文之后,学生对孔乙己的遭遇产生了同情,也很自然地产生了对吃人的剥削制度的痛恨。之后,可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读了《孔乙己》的体会,最终着眼在“写”上。

二、把说写训练与听读训练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说写而忽视听读。教师要使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如,在教学《地毯下的尘土》后半部分时,可首先让学生听录音,初步得到米妮在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时不安的印象。然后抓重点词句,重点讲读“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都藏着快乐的宝贝”一段,使学生通过读去体会米妮当时紧张、担心、不安等复杂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体会到米妮的心理。接着可设问:“米妮为什么会不安?”学生边读边想,很自然地理解了米妮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紧接着抓住时机,可再设问:“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米妮只是认识到了错误?”通过体会米妮的优秀品质,把说的训练与理解课文、思想教育结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合起来。最后让学生写一篇《星光中的米妮》,把米妮当时的内心和神态写具体。通过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三、根据教材特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训练

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深钻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即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讲《巴东三峡》时,讲到文中的比喻、拟人时,可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山水的美,另一方面训练学生仿照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也来描写一般景物。这样,学生在掌握比喻、拟人句的同时,也学会了作者描写景物的策略。之后,再让学生按照《巴东三峡》的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策略写一篇写景作文,这样就会帮助学生把课文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努力达到“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崔峦语)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准确、科学、鲜明、突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