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德育 >试议几个小学作文教学几个矛盾

试议几个小学作文教学几个矛盾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28499 浏览:1314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指导令老师头疼,而作文练习更让学生焦躁。很多时候,学生面对作文要求皱眉头、咬笔头,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最后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三言两语、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要么就来一个“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菜带叶烧”,以检测话、套话、空话来凑数。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由不感兴趣到厌烦,最后甚至“谈文色变”。
据了解,以上现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相当普遍。笔者认为,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状,缘于小学作文教学的以下几个矛盾。

一、文本教材与学生感知的矛盾

小学的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众所周知,如果让学生自由写,或者让学生就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没有字数、主题等等的任何限制,我想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行云流水、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文章。而如果填上“难忘的”加以限制,或许有些学生就犯难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好像没有哪件事令他们觉得“难忘”:如果再以“有意义的、使自己受到深刻教育的”内容加以限制,恐怕就有更多学生难以动笔了,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事,因而一作文就无从下手,十分苦恼。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有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自己的发明,并把自己发明的成果和发明的过程写清楚。看到这样的作文要求,我们老师都傻眼了:一个小学生,他们能有什么发明?别说是他们,就是我们成年人,有几个能有自己的发明?果然,当我在课堂上问同学们有过什么发明时,全班鸦雀无声,更别说发明的成果和发明的过程了。可以想象,如果我硬是要他们按照文本要求写,那真可以用“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顿足咬笔头”来形容学生作文的窘态了。最后,我不得不把“我的发明”改成了“我的发现”。
以上,就是文本教材与学生感知的矛盾。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简单,加上课业负担重,学校、家庭对安全顾虑等等因素,学生亲近不了大自然,没有亲身的感知,也就写不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谁都知道,作文是“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而为了达到作文要求,学生想说的不能写,要写的又无话可说,对一个小学生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痛苦,而由痛苦变得麻木,最后就会变得兴趣全无,“见文色变”。

二、作文宗旨与作文评价的矛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检测话、空话、套话。”叶圣陶先生也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说实话,其次才能看写得好不好。”在明确的作文宗旨面前,现实与目标却大相径庭,在小学

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中,作文说检测话、空话的现象相当严重。

人教版四年级有一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田园风光的文章。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样的文章难不倒他们,因为他们在农村长大,耳闻目睹,亲临其境,这些东西顺手拈来即可:但是对于从小就生长在城市、从没到过乡村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作文无疑又只能是“纸上谈文”“发挥想象”一番了。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在文中把乡村描写得十分美丽:鲜花簇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简直就是一座花园,一看就知道不真实。我故意问她:“你的家乡太美了,老师都想去那儿看看。”她仰起脸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没有去过农村,这是我编出来的。”“那你为什么要把乡村编得那么漂亮?”“作文要求不是说要体现乡村的美吗?”哦,我明白了:她是为了达到作文要求,又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作文评价才这么写的。
难道不是吗?不管是单元作文的评价还是考试作文的评价,教师们都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写,所写的事情要“典型”“有新意”,主题还要“积极”“向上”“健康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论文www.udooo.com

”。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评价,为了“应试”作文得高分,很多学生就苦思冥想,“巧妙”地设置悬念,“制造”情感波澜。为了体现母亲对自己的爱,可以让她在深夜背自己上医院而“摔得头破血流”:为了表现自己不怕困难、坚强乐观,不惜让父母暂“死”一回:为了歌颂奶奶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又把邻居推向了“惨不忍睹的车祸”。如果情况真是这样,无可厚非,但故事情节往往没有这样的“跌宕起伏”,学生为的都是一个好评,一个高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特级教师周一贯也认为:“作文是心灵的独白和心灵的对话”“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它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最真实、最朴素的联系。”而如今文本教材的某些作文要求却高于小学生的感知水平,“应试”作文的评价、考试分数的高低都制约着学生的作文行为,致使他们或者说空话、检测话,使得作文变成了“编神奇故事”:或者面对作文无从下手,交空白作文,最后导致学生“望文生畏”。这些,是否该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