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试议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试议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5725 浏览:155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励志教育素材,使之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教育的活材料;利用讲故事比赛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在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高尚的信念。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将教材当做励志教育的好素材,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挖掘励志教育的素材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内容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典范。该单元有5篇课文,分别为《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司马光)。文中人物有的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的是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的是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有的是给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的成才经历、成功事迹无疑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活材料。
青少年的思想可塑性很强,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教育,通过这些杰出人物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独立、自觉学习。要自主学习,首先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内容为例。
1.教师可利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邓稼先》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的经典情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教师可以人物高尚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单元的内容都是名人事迹,而要做名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教师可激励学生以这些杰出人物为榜样,教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三、实现课内外互动拓展

1.讲故事比赛。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3~5分钟的讲故事内容,可以讲与课文相关的名人故事,也可以讲其他名人的故事。故事的来源可以是网络上找的,也可以是书上摘录的,但须内容丰富,思想健康。评委由学生自己推选。还可以要学生先和自己的家人讲一讲,练一练,这样许多家长也会热情参与进来,帮孩子写书、借书,指导他们演讲等。
2.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可以以课文为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式文章,但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百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线索,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是分六个小部分从不同侧面来介绍邓稼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一个人物,每个小标题之间相互联系,将看似一个个小的文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四、教学创新与反思

互动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一个人学习、研究、探索的前提,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就像孩子成长一样,不可能总由父母哺养,总有自食其力的一天。而互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就是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课内外互动拓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众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一部分平时不喜欢发言、有自卑心理畏于“露脸”的学生,也被推上了展示其才能的舞台,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众多杰出人物的励志故事,让一部分学生受到触动,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信念;课内外互动拓展也让许多家长参与进来,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总之,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还推动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自排、自练、互评、互比、互动,实现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同步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观念、方法,由单纯的书本知识性学习转向立体的综合性学习,由单纯的课内学习转向课内外互动拓展学习,由空洞的思想政治说教转向可感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性的完美统一。
责任编辑 王 芸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