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院管理 >> 医院行政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原因与护理对策集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原因与护理对策集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22297 浏览:976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3783(2012)08-0264-01
【摘要】 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Icu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240例,感染的有98份感染病历。针对感染的患者进行探讨,并分析感染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40个患者中有98人感染,其感染率达40.8%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患者。结论:ICU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集中场所,感染发生的概率比其他科室高,致病菌多样性,耐药性很强,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针对相对应到感染因素,加强护理措施而减少医院感染。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对策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Reason Countermeasure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收住的患者都是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的人员,患者一般以脑外伤,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休克患者为主。大多数都需要进行多项侵入性的操

摘自:写论文www.udooo.com

作(如气管插管,留置深静脉,留置动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等等)。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是医院的易感人群,院内感染严重威胁了病人的生命,给临床治疗也增加了难度。现针对我院I CU患者院内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住的240个患者。有98例医院感染,其中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3~92岁,感染率达40.8%。其中颅脑外伤的有90例,肺部感染有110例(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他疾病有40例。感染中机械通气60例,深静脉置管的有80例,留置尿管的有78例。动脉置管的有20例。复合感染有60例。均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2 方法
调集所有患者病案进行资料汇总、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病种、入住ICU时病情危重程度、感染的部位、机械通气及时间、侵入性操作、手术史、抗生素使用情况、基础疾病,在ICU住院天数等。
2 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住的240例患者有98例感染,感染率达40.8%。98例感染中:械通气80例(81.6%),深静脉置管的有60例(61.2%),留置尿管的有50例(51.0%),动脉置管的有20例(20.4%),复合感染60例(61.2%)资料显示感染的发生率主要是以机械通气为主的侵入性操作有关。以肺部感染为主,但也不排除抗生素使用不当,患者本身的疾病,住院期间出现的交叉感染,病情的进展等。
3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

ICU病房是易感人群密集处;患者免疫力低下;分析感染的主要原因有侵入性的操作:呼吸机的应用与院内肺部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性比未用的高6-12倍。对于长时间的使用呼吸机导致脱机困难,气道管理的不到位,无菌操作不严格,呼吸机管路未严格按照院感要求消毒,容易导致肺部感染。有研究发现,呼吸机管道及其冷凝水在使用3天后即有细菌生长,这也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对于其它侵入性的操作引起院内感染的原因:没有严格的无菌操作要求,长时间的留置,管道护理的不到位,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不当等有关。

3.2 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3.

2.1  严格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可预防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实践中,为了控制肺部感染应该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应每天更换消毒,面罩、液罐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螺纹管由于直接接触患者气道黏膜的医疗器械,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在使用前必须要达到高水平消毒。对特殊感染患者及严重污染的呼吸机管路应焚烧处理,每周对呼吸机管路系统进行1次细菌监测。实施气管切开患者,在窦道形成后,每周至少更换套管1次,金属内套管应每4~8小时清洗煮沸消毒1次;严格环境消毒,最大限度减少外环境对患者感染的危险程度,护理人员在无菌率达100%。呼吸机使用的病房要加强空气和地面的消毒,定时开启紫外灯或空气净化器。监护设备及其他医疗器械尽可能专床使用,换床使用前必须对其外表面清洗。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每天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定时的翻身叩背,促进痰液的排出,预防坠积性的肺炎。尽早脱机。对于深静脉置管部位每天消毒,用无菌敷料保护,减少感染机会,污染后应立即更换。及时观察穿刺部位,若发现局部红肿应及时处理[1],并取尖端做细菌学检查。对于留置尿管,每天会阴消毒一天2次,不能使尿液反流,若有絮状物应通知医生处理,尽早拔出尿管。随时注意患者的临床变化,如发热、寒颤、呼吸音、神志、情绪、血压、脉搏等变化。
3.

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对患者进行侵入性的操作时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佩带无菌手套,操作前应执行手卫生。在做任何操作下应该操作的部位绝对处于无菌状态,动作应该轻柔,避免污染及交叉感染。
3.

2.3切断传播途径

ICU医护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意愿感染理论知识,对ICU常规感染类型有明确的认识。对ICU内感染救病原因、致病菌株的种类、防治或降低感染的相关措施要严格掌握。手卫生是传播医院感染的最主要的途径,预防医院感染也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密切相关,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直接因素,该因素受外在及内在多因素控制。因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手段和措施.可以减低50%感染率[2]。加强器具的消毒管理(如呼吸机管路应每周更换一次,用后应清洗消毒,高压灭菌。对于多重耐药或特殊体质的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

3.4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加强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早期拔管及采用调节剂。

3.5ICU环境和物品的管理

每天应该通风2次,温度在22到24摄氏度,湿度为40到70度。每天擦拭门、窗、柜、床表面,病房空气消毒用紫外线一天两次,每次为一小时。ICU一切物品使用后均进行消毒,床上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严格限制ICU人员的进出。包括家属探视。限定人员、时间的探视,尽量减少室内过多人员的流动,以免污染病房内的空气或带入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进入ICU应更换专用的衣帽,拖鞋。护理感染患者时如(多重耐药菌)应穿专用的隔离衣,物品应专人专用。应该设立单独的病房。

3.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应该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培训,及时掌握本地区,本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看菌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病人入住ICU,应该常规留取标本(痰液、脓液等)感染涂片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靠的方向[3]。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不佳者,应高度怀疑真菌感染,应及时再次留取分泌物或排泄物送检[4]。

4 结论:

ICU病房感染发病率高,与诸多因素有关,我们应该重视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它的预防与控制是需要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ICU病人病情危重,患者的抵抗力低下,治疗过程中又有很多侵入性的操作,致病菌多样性,给患者增加了感染也给临床治疗增加很大的难度。医务人员应针对性的选择预防措施,采取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的治疗措施,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阎俏静,庄一逾,王文元 Icu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7-179
[2] 刘玲珍,魏虹 医务人员卫生洗手消毒监测[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0(06)
[3] 朱伟芳。关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一些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09.

7.(10 ):85

[4] 章小敏,叶爱菊,童丹洋,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菌药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91-129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