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地理教学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29124 浏览:1334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有高水平发挥,依赖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寻求科学、合理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办法。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例对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模式
现代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已告别呆板的模式,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大量使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办法与措施,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吸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因人施教,真正创建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的和谐大讲堂。
模式一:引导—探究
科学探究是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探究试验,它与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探究试验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程度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探究活动的思维、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引导与探究模式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引导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较为表浅的探究,这是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最终目的。
在人教版的《物理》必修课中关于“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基本掌握的自主探究的实验动手能力,在新课的引入前,对学过的“运动的描述”做了简单的整理。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节中的相关内容做重点回顾后,便将“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小车从静止转为运动”这一种简单且较为典型的运动形式引入,然后提出它的速度变化在不同的时间点的变化中的规律问题。也可以继续让同学们进行相关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使用恰当的试验器材,去探究小车在受拉力的作用下的运动速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能独立地做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1)独立以书面的形式写出实验的思路;(2)独立地对实验设计可行性方案,并写出具体步骤;(3)设计出在实验的操作中所需要记载测量数据的表格;(4)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总结规律。
在这一相对简单的实验里学生应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进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体现出了学生做好了对这个实验的“探究”工作。可是这毕竟是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上的首次实验,即使学生有实验动手的基础,可是没有探究的经验,所以教师不仅要将探究的问题提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这个科学的探究过程。
模式二:开放—互动
高中物理课堂新标准倡导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而“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则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教师必须将“开放—互动”这一模式融入教学中,最大程度地打造出轻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打破传统的“老师只讲,学生只听”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与老师一起互动,让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灵感。而老师则应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物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例如,在讲述位移的概念时,老师把初位置和末位置的概念引入后,说出在初中的《科学》中所学的知识,然后让同学展开谈论,使学生产生初步的认识 “冲突”。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描述自己所理解的位置移动的概念,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提问等互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从中体验到一个有着位置距离变化和两个位置方向变化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表述自己对位移概念的理解。这个教学过程里,不仅能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而且对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模式三: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研究透彻,对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准确的判断。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用心设计出具有悬念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每一位学生强烈的学习。
“自主—创新”的模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而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等条件。这也是这一模式能在课堂教学起到理想效果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思考、练习,鼓励学生能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思维灵感通常是较为活跃的,为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保证了教学能有可持续的发展和有特色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在有很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真正能适合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物理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韩立新.改进物理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朱斌宏.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6).
(责编 张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