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简论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程革新误区

简论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程革新误区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5736 浏览:185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同时,课程改革的进程也在加快.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1. 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的老师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够透彻,以为将之前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为满堂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问题就出在提问式课堂太过极端也会变得不合理,提问内容不切合实际,随意提问,不科学,课堂教学目的不突出,对问题的难易分析不明显. 这种方法和启发式教学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启发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就要求其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亲自尝试,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分析,再认识,两者截然不同. 提问只是教师根据已有知识对学生作出的问题,而启发式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思考.

2. 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这种误区也是走进了非此即彼、极端的死胡同. 教师在未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的情况下,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而且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同一题型反复多次的出现,学生仅仅擅长于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 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 L”公理判为“错”. 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 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 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布置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绝不是少讲少练.

3. 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教师教学用书》的编排并不能与课堂教学完全匹配,老师应该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具体的安排出发做好备课笔记的工作. 需要明

摘自:论文查重www.udooo.com

确的是:《教师教学用书》只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没有一个针对性,只是课堂上的一个辅助工具;而备课笔记不同,它是在教师经过对教学用书仔细钻研,揣摩以后得出的一个重点难点的总结过程,也是对教师的综合总结能力的一个锻炼. 笔记是对一个整体的知识概要的分析,这样重点难点会在课堂上显出.

4. 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教学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改革教材或者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模武,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这个改革过程务必要考虑每一个和它有关系的因素,否则将于事无补. 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实才是在改革教学方法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一个因素. 一味地改革,而忽略物质本身的特性,这种方法不如不试. 在培养学生的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要不时地把学习方法灌输给大家,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如何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但要教,还要学,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思想再进步,知识面再广的教师,也不会一直跟上时代的需求. 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加强理论的学习. 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还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都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要站在教与学的两个角度来对待教学的整个过程. 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其次,更新观念. 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 第一,要更新教学观念. 比如:① 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② 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名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 第二,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 比如:① 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大纲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 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 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② 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都有认识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 ③ 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
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积极创新,探索新型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新课程改革真正改到实处,促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王富英.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究[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
吴维宇.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施[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