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对于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对于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10888 浏览:453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原动力,只有学生真正对所学科目产生了浓厚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时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他们才会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调动课内外因素,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和学生自己会学语文的关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1009-8631(2013)02-0125-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环境,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新课改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因素,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把教学变为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通过读读、说说、写写、比比、画画、做做、演演、唱唱、动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在自主的实践中趣味盎然地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自尊和自信。

二、调动内外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导入诱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笔者教《口技》时为学生表演了鸟叫,有的同学自告奋勇模仿火车声,模仿马蹄声,又有人说这些都没洛桑表演得好,他大鼓、小鼓、大号、小号能一起发出。这时笔者说洛桑不过三五种声音同时模拟而已,清朝林嗣环写的《口技》更妙,能几十种、几百种声音一起发出,老师话还没讲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书了。
(二)设疑激趣。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不由不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三)活动调趣。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议、诵、辩、唱、演均可。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编成快板,课堂上打起竹板说上几段,既调动了兴趣,又增强了理解记忆;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艺术手法处理变为有声语言,那更会收到感染人、震撼人的艺术效果。如在《检测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时,我首先诵读了这两句“检测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听了这两句诗,同学们却不安静了,有些同学学着我的样子开始背诵起,有些同学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些同学主动的翻开他们的资料书。总之,教室里被这几句诗炸开了花。这节课结束后,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背诵这首诗。唱:许多课文都可以和歌唱结合,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唱《好汉歌》,学《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唱李叔同的《送别》等等。音乐与文学相通,琅琅书声与阵阵歌声都应是语文课上的一道风景,它不但能活跃气氛,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演:《陈涉世家》篇幅较长,笔者将课文分成起义前、起义后。每大组学生负责演其中一块,老师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导演,再由“导演”给每个人分配角色,以组为单位钻研课文,编好剧情,配上台词。“导演”威风凛凛,“演员”兴奋不已,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学生在登台表演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戏剧理论进行评议,学生兴趣盎然。

三、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有充分展示语文独特魅力的素质

走进语文,可以把你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人,与现代第一流的学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人们对语文的魅力已经描绘得惟妙惟肖,语文的独特魅力无与伦比。
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走入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充分领略语文内在的特有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对语文产生持续的不懈追求。语文既然有这么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审美”:(1)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学生感受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2)善用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语言对学生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学生心中的琴弦,往往是美的语言拨动的。在教学中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再现了语文描写的情境。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要么让学生感受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去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领悟到美,从而展示了语文的魅力。

四、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使其自觉喜欢老师所教的东西。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144.
[3] 霍懋征.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 吴孝亮.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语文,20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