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成因与处理策略

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成因与处理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28761 浏览:1318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英汉互译既是跨语言的也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等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形成。在英汉互译中,译者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结合具体情况恰当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归化、异化策略,尽可能使译文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归化;异化
英汉互译不仅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For truly succes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 since words only h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 因此英汉互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文学艺术传统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了英、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间的比较,因而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换言之,译者必须意识到翻译这一信息交流既是跨语言(inter-language)的又是跨文化(inter-culture)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也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因此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及处理策略。

一、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

(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民族对自然生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活环境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同一种现象或事物。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例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春天刮东风,气候温暖宜人,因此在汉语里“东风”具有“温暖、希望”的美好含义;而冬天刮西风,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在汉语里“西风”有“寒冷、凄凉”的寓意。与此相反的是,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四面环海,春天刮的是寒冷干燥的东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冬天;夏天刮的是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春天。因此“西风”(west wind)在英语中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东风”(east wind)则象征着凄凉和倒退。了解了这种中英文化差异,英国人就不难理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西风”表达的惆怅、忧思的意境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里“东风”的美好、希望的意象;中国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对春的讴歌,以及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十四行诗里写道: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因为在英国西风带来的是春的消息,夏天是温馨宜人的季节,都代表“希望、美好、温和、可爱”,远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夏天,“火热、火辣、不适”。

(二)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生产生活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自然反映在语言当中并形成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国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因而有大量的比喻与习语与农业有关。如,牛耕是中国人传统的土地耕种方式,于是汉语中就有很多如“多如牛毛”、“汗牛充栋”、“九牛一毛”、“体壮如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牛人”、“牛市”等与牛有关的习语与比喻。而英国的航海业历史上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 / dumb as an oyster (相当于汉语中的“守口如瓶”), spend money lik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挥金如土”),rest on one''s oars(相当于汉语中的“暂时歇一歇”),cast / lay / he an anchor to windward (相当于汉语中的“未雨绸缪”)等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奋力图存”),all at sea(相当于汉语中的“不知所措”)等等。
同样,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远远多于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家族关系,往往几代同堂,同时注重长幼尊卑、内外亲疏;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子女年满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就导致英语中的一个称谓往往对应汉语中的多个称谓,如 “brother”相当于汉语的“哥哥、弟弟”, “aunt” 相当于汉语的“婶婶、姑姑、姨妈”,最典型的是“cousin”, 一个称谓对应汉语中的八个称谓,包括“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又如,中国人以稻米为主食,因而汉语中不仅有很多关于稻米的词汇,而且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而英语中rice既可表示“稻子”,也可以表示加工后的“米”,还可以表示煮熟的“米饭”,而且由于稻米在英语国家不作为主食,主妇们不用米也能做出饭菜。因此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不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导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是产生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使不同民族对相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英、汉语中同一词汇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狗”这个词。在汉语中狗被认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汇和习语大都为贬意,如: “走狗”、“狗腿子”、“狗东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ucky dog(幸运儿),dog-tired (累极了),as sick as a dog (病得厉害),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同样,“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民族精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上天入海、兴云降雨、神通广大的动物,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帝王的象征,如“真龙天子、龙袍、龙颜、龙体”。因此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东方巨龙”。汉语中有“望子成龙”、 “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一系列溢美之词。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一种邪恶的会喷火的生物,外形类似一只长着类似蝙蝠巨大双翼的蜥蜴,喜欢财宝,穴居,所以西方人对“龙”没有好感,常用来比喻邪恶的势力。同样,在打招呼、赞扬等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导致的文化差异。例如,中国人打招呼时常说“你去哪?”、“吃过了吗?”、“你干嘛去?”但是这些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西方人往往会产生误解。因为在他们看来“去哪、干什么”是个人私事,不能随便打听,而“吃过了吗?”往往会被他们误以为是进餐邀请。他们打招呼时常用“Hello,how are you?”、“Hi, how is everything going?”、“Hi,it’s a fine day, isn’t it?”等无关个人隐私的用语。这种差异往往是由于中国人有着较强的群体意识而西方人个人意识较强,中国人崇尚共享而西方人推崇独立。

(四)不同的文学艺术传统导致的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社会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这些传统积淀下来,形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的有历史典故的习语以及词汇。这些典故习语及词汇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是表达不出其深远意义的。如汉语中的“画蛇添足”、“东施效颦”、“卧薪尝胆”、“名落孙山”、“叶公好龙”、“林黛玉”等等。而英语中的典故习语大多源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apple of discord(祸根;不和的种子)、Apple of Sodom(金玉其外,败絮其中)、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万恶之源)、Procrustean bed(普罗克拉斯之床;强求一致)等。没有相应的语言背景知识,译者很难翻译准确。而一些词在英、汉语中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例如,柳树的“柳”在汉语中与“留”谐音,所以“杨柳依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杨柳枝条随风飘扬的样子”,还隐含有“不忍分离、依依不舍”的文化含义。于是中国古诗中有李白的《忆秦娥》中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以及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然而willow在英语中却有悲哀、忧愁的联想意义。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苔丝狄梦娜唱的咏叹调“杨柳之歌”既是对她被爱人误解的悲哀的表达,也是对她最终将“为爱而死”的暗示。

二、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

在英汉互译中处理文化差异时译者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这两种翻译方法是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的。在1997年英国St Jerome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研究词典》中,归化(domestication)被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而异化(foreignization)则被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3]。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运用归化策略翻译的译文清晰流畅,没有原语文本中的陌生感和异域性(foreignness),读起来像原著;而运用异化策略翻译的译文则不流畅通顺,甚至晦涩难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含有异质成分的话语”[4]。
换言之,归化是指译者运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去翻译原语作品,使译文尽量接近目的语读者并为读者易于接受,翻译技巧以意译为主;异化则是指译者在译文中尽可能保持原语的表达习惯及文化风格,使译文尽量接近原文作者,体现出十足的异国文化,翻译技巧以直译为主。实际上,归化和异化就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也就是对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作品的文化特色的不同态度,即是否要保持原作原味的问题。异化翻译虽然“洋味”十足,但是破坏了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导致译文有时显得不通顺甚至晦涩难懂;归化翻译由于追求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接近读者,有意摒弃了原语风格和文化,使读者无法领略异国风情和文化。
从中英互译的历史来看,采用归化策略的译文通顺、流畅、易懂,在传播外国文化时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本国文化逐渐吸收外国文化,异化翻译也逐渐为读者所接受。因此,对于归化或异化策略,在翻译时译者应结合具体情况恰当选择或者综合运用,而不是一味地采用或者单纯摒弃。融合两种方法的长处,尽可能使译文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110.
[3] Shuttleworth, M. & M.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Manchester, UK: St.?Jerome Publishing. 1997: 43 — 44; 59.
[4]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01: 19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