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试析禁运以《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大米禁运”电大

试析禁运以《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大米禁运”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6153 浏览:159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法战争时期法军胁迫中国“大米禁运”卑劣手段的出笼始末。解读了《申报》对大米禁运的有关报道,对这一政策在中法战争中的实效展开讨论,认为法国的这一讹诈手段收效甚微:第一,法国此举是公然的无礼之举,蔑视公理;第

二、列强之间因影响各自的利益不予支持;第三,中国官民齐心合力挫败法国的阴谋。

【关键词】 中法战争;大米禁运;《申报》
1885年2月24日,继《申江新报》刊载一则《法文译略》后,中法战争又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此乃法使巴德诺脱予各国驻上海钦差及首领事官的行文,《申报》略记:
自华历本月十二日起,法船如遇船支载米出口,即当搜截查拿,惟别种货物,则不在此例。
自此,民生之本——米,被法军冠冕堂皇地列为战争禁运品。这是中法战争临近尾声之际,法国企图逼迫中国就范的暴戾政策。本文试图以《申报》为基础,对大米禁运略作探讨,以期重现法军这一不为人知的海盗政策。

一、“大米禁运”的出笼

中法战争源于中、法双方争夺在越的既得利益,自1883年起,各有胜负。到1884年下半年,战争的主动权逐渐偏向了中国战场。
6月22日,法军不顾《李福条约》,在清军未撤回边界前,强收谅山。清与之激战于观音桥,并取得了胜利。继之,法又把目光转向台湾,试图封锁台湾,然未有实质性进展。据《申报》,1885年2月11日,中方对占据宣关的法军发起猛烈进攻,法军虽奋力抵抗,终连日败退,被中方赢得了主动权。
法毕竟是老牌列强,军事上没了威慑中国的突破口,也会另谋出路。折腾一番后,“大米禁运”出笼了。禁运大米不仅悖于国际惯例,还违背了西方强调的“文明”,法缘何仍出此策?中法战争史专家黄振南先生认为:法方以为“大米禁运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华北各省在冬天结束时粮食告磬,在第三者利益损失最少的前提下,迫使北京宫廷妥协,这是法方重掌中法战争的主动权最佳方案。”

二、从《申报》窥探“大米禁运”

顾不上其他列强的认同,2月21日,法内阁猴急地推出了这项臭名昭著的“大米禁运”。西方各国对此态度十分复杂,或支持,或暧昧地抵制。抵制最强烈地即葛兰维尔,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法国对中国的敌对行为仅限于报复性质,英不承认其有大米禁运的权力。”[3]即使如此,对英人而言,大米禁运于英方来说仍是损失有限的,它不至于由此与法国刀兵相见,于是,它终是大摇大摆地出炉了。

1、公然的无礼之举

《申报》是晚清颇具影响力的舆论力量,对此自是少不了一番笔墨。据《申报》载:“上海一隅,若中国亦以局外视之,则决不相犯,其法船之所以游奕于淞口者,只以查截中国米船而已。”[4]在法人眼中,它或许是对“友好”提示,只要不反抗,即可免遭“皮肉之苦”。然对主权国家来说,这正是一支抹着的利箭:即使法不侵袭上海,上海也不能放行运输米粮的船只,市场流通仍被限制。中、法系平等之国,而上海自古乃中国领地,而今被法视作局外之地,这种行文着实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
依法方条例,大米禁运不涉及其他物种,然据《申报》,由沪开赴北洋的载有别种物资的商轮法国均缉回彻查。此外,法军还肆无忌惮地洗劫、烧毁船只,“仅三月上旬烧毁的装载麻布、棉花、绣花衣等物的商船就达五艘,其中‘杨泰兴’号船载物价值达3万两银。”[5]禁运米本就是法人不法之举,孰料如此肆无忌惮,无礼之极!

2、列强间不可磨灭的芥蒂

1885年中国的漕米早已签予各洋商。合约已定,并有粮米装入商船,孰料半路出笼禁运大米,各洋行甚是无奈,只能把米粮卸下,不敢再次承揽。眼瞧着利益受限,“怡和”等洋行以于例不合向法国提出。事实上,洋行运粮已立有水脚、保险合同,在法国没正面照会之前,断不会退运,只是增加水脚银、保险银。然而,即使按苏、浙粮米一百万斤库存核算,额外的水脚、保险金皆成巨款。对资本家而言,只要有利益引诱,他们会勇于冲撞政策。如今“大米禁运”直接遏制了利益获取,各国资本家虽暂时默认,但要放弃诱人的利润,没有哪国是乐意的。
对付中国,西方历来沆瀣一气,然牵扯私利,狗咬狗的内斗亦不足为奇。一旦利益限制超越一定的度,这个的威力不容小觑。

3、心虚的“大米禁运”

禁运大米原是法国企图扭转战局的“杀手锏”,然,此间恰是中法议和之际,为停战修约,法方必当细细掂量。
禁米之初,赫德以:“禁阻徒然使上海船运夫事业,并且这款会使中国人感觉商务条约是在要挟下订立的,有伤中国体面”为由,希冀法方顾全大局。他建议在关于“米”的条款必须保留的情况下,文字上尽量温和。“我极力主张完全取消这款,因为第一它的存在并不能使法国得到物质利益,而第二它有伤中国的面子,取消它将是体谅而可感的”,“而这一款却会伤损谅解等等,正像早霜会伤损嫩果”。[6]赫德的顾忌表明,但凡激起中方强烈反应,中法议和将是遥遥无期。于法国而言:“没有赔款的和平,简直是法国的重大屈辱”,[7]而议和又是赔款和平实现的唯一途径。反之,“米”的最坏影响,是:“造成(中国)失业水手骚动的危险,而在商务上,法国因邮政不能进入上海等地,所受的损失,恐将比中国更巨”。[8]如此,纵然法方最终没取缔“大米禁运”,然依赫德所见,为使议和草约顺利落幕,大米禁运必将适当减轻它的攻击力。

三、从《申报》看大米禁运政策的影响

“大米禁运”是法方压迫中国的暴戾政策,它能否如法所愿?从《申报》看,这项政策的效果恐是未尽法意。
大米禁运,纵使没能引发中国深重的内伤,皮肉之苦还是难免的。米市上,仅江苏、浙江两省麇聚在上海港口准备外运的米粮,已达数百万斤。禁令一出,各船只能惟命是从,卸下粮米,等待佳音。纵然苏、浙两省曾试图对此做出努力,然,弱国无外交,清廷尚未能与之较劲,何况地方。数万斤粮米困于上海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存贮,尤极棘手。且不论“大米禁运”阻碍了米市的正常交易,眼睁睁地看着大米堆积而霉变也不免为之心寒。至于别种物资,巴德诺虽言明不涉及别种物资,但法军舰蛮横无礼,对中国商船烧、杀、抢、夺亦不足为奇。在海盗式政策的夹缝中生存,中国的商市自然逃不了皮肉之苦。 虽说“大米禁运”来势汹汹,但杀伤力还是有限的。巴德诺想通过禁运大米,使得北方粮米告磬,不战而胜。幸运的是北京早已存有充足的粮米,即使兵祸连接,断了南米北上之路,清政府大可开仓救市。从当地“吃老米”这一习俗可知京都百姓现吃的米已经是三、四年前的米了。老米难吃得紧,大多数人都选择将老米变卖成钱,然后写入小麦食用,加之北方民众喜食小麦,而小麦又产自北方,数量充足而且味道极美。即使是写不起小麦的穷苦百姓也宁愿选择小米、高粱等杂食,不乐意吃老米。如《申报》所言,它破坏的对象多是承运中国米粮的英美各商,如此,法国的“大米禁运”于中国而言,怕是隔靴搔痒了。
无疑,米禁之初,中国着实惊慌了,甚至希望靠他国列强援助来缓解运米之急。不过欧美列强素来沆瀣一气,暗地里为一己私利运送中国粮米是可能的,想要他国承运则是极难的。祈求欧美援助失败后,清政府惟有行内线战略。抓住法国直指海运的缺漏,清廷可行河运之利解海运之围。撇开河运,清政府还采用了别项政策。宁波使用的“运米免捐”政策即是例证。《申报》载:“各商贾赶紧设法贩运赴宁,遇有关卡厘金,望就地州、县保命,发给护照免捐。”[9]于商贾而言,运送米粮一可解官府燃眉之急,获名;另可享免捐之利,名利双收,商贾又岂有不为之理?
四、结语
“大米禁运”原是中法战争尾声,法国企图扭转战局的“救命稻草”。中方虽处兵连祸结之时,但清廷灵活调用各方力量,能有效地处理米困之局,法国侵略者仅落了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没捞着好处,还为国际公理不耻。随着1885年6月《中法会订越南条款》的敲定,大米禁运政策的丧钟也随之响起,等待它的是历史的公断。
【注 释】
法文译略.载.申报,1885-2-24(3).
黄振南著.中法战争管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

5.

2.66.

[3] 同上,70页. [4] 论法人阻米正以速中国铁路之成.载.申报,1885-2-28(1)
[5] 黄振南著.中法战争管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

5.2.72.

[6] 帝国主义于中国海关.第四编.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北京:科学出版社,195

7.96.

[7] 同上,1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05页.
[8] 同上,104页.
[9] 运米免捐.载.申报.1885-3-20(2).
【作者简介】
张 隽(1989-)女,湖南长沙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乔卫华(1987-)女,山西吕梁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