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探究道教道教语言和训诂学

探究道教道教语言和训诂学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18291 浏览:825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献艰深晦涩,目前的道教文献语言研究非常薄弱。训诂学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学。201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但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注释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道教文献;《周氏冥通记》;语言;训诂学
16721101(2013)01006704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然而,时至今日,道教的研究却是最薄弱的。道教宣称“神授天书”,喜欢故作神秘,逐渐形成了一种诡异神秘的文字风格,这种文字风格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道教文献语言进行探求的。
训诂学是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注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训诂学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学,它是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必须运用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技术科学,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道教典籍卷帙浩繁,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藏文献距今已有几百甚至上千年,要读懂这些材料,必须要有足够的训诂学知识。训诂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科学地解读继承这笔文化遗产。
南朝梁周子良、陶弘景撰《周氏冥通记》四卷,内容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前所写的日记,记载了周子良梦中与神仙真人交谈的情形,故称“冥通”。周子良死后,经过陶弘景整理并加了注,成为今天传世的《周氏冥通记》。《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然而迟迟没有现代整理本。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著名学者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但其中仍有一些因对训诂学了解不够,而出现的误注、误译者。此刺取十例略加考辨,以求教于方家云尔。文中引例均据齐鲁书社本,标注卷数及页码,其中属于陶弘景所作的疏记悉用括号标出。
例1.卷三第132页:丞曰:“今真人来,何不拜?”子良即起再拜,顿首稽颡,乞神仙之诀。(第135页译文:乐丞说:“今天真人们前来,为何不去礼拜呢?”子良连忙起身再拜,点头哈腰,乞求授予神仙的要诀。)
按:将“顿首稽颡”解作“点头哈腰”,大误!
“顿首”指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说文·页部》:“顿,下首也。”张舜徽约注:“顿之言抵也,谓以头触地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顿’字下引《说文》,作‘下首至地也’。”《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 道经文献中多见,如《上清道宝经》卷一《师资品第二》:“肘伏师门,顿首德宇。”《上清道宝经》卷一《经品第一》:“顿首经师之牖,乞启重玄之阙,等开实相。”前蜀杜光庭《太上宣慈助化章》卷二《困急日中上请命章》:“某天曹,伏须告报,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以闻。”《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表格》:“凡上表陈事皆用此式,笺亦仿此,但易顿首曰叩头,不称臣。如南斗北斗已下用笺。”
“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汉书·李广传》:“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梁书·韦叡传》:“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道藏文献中多有用例,《冥通记》卷二:“共申至诚,稽颡辞请。”《无上秘要》卷四十九《三皇斋品》:“因稽颡三十下,又再拜起诵曰:‘精心立斋戒,烧香拜皇文,沐浴玄云水,燔烟通上元。’”《太上洞渊神呪经》卷十四《杀鬼步颂品》:“今专解谢,倾胆首陈。先世所负,咸乞荡捐。一如尊勑,从师经言。稽颡再拜,上请天恩。”《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字一》:“言讫,叩头稽颡悲涕,仰视道君。”《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卷九:“汝等男女,各发精诚,今日向十方天尊前,稽颡投诚,皆乞忏悔,归命三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五《清灵真人裴君传》:“君乃身投长渊,浮白水,冒洪波,越沙岸,崄巇沈溺,遂登空山,见而拜焉,顿头稽颡,乞请真诀。”
例2.卷三第133页:陶某名录多阙穿处,不的由,纵见由我,我亦不得自任。(第136页译文:陶隐居的名籍表中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没有办法,虽然此事由我,可我也不能乱来。)
按:的,本谓明亮,鲜明;明白。《广韵·锡韵》:“的,明也。”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韩诗外传》卷一:“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的,而后能见。”唐刘希夷《代闺人春日》诗:“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淮南子·说林》:“的的者获,提提者射”高诱注:“的的,明也。为众所见,故获。”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此的的然若白黑。”的的,清楚、明白的样子。《冥通记》此例中,“的”作动词,义为“清楚、知道”。
由,缘由;缘故。《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史记·孝文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晋干宝《搜神记》卷三:“既觉,惊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udooo.com

呼,邻里共视,皆莫测其由。”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下》:“党项叛扰,推其由,乃边将贪暴,利其羊马,多欺取之。”
综上,“不的由”并非“没有办法”,而应译为“不清楚其缘由。”例3.卷一第23页:湘州人作同心竹,皆伺抽笋,因刻边为孔,笋乃带创成四。(第24页译文:湘州地区的人们在作同心竹时,都要乞求露出笋来,而在其两端打孔,这样一来,此笋便带着伤而长为四根。)
按:将“伺”解释为“乞求”,谬矣。笔者检诸文献,似未见用例。
伺,等待。古文献用例多见,《文选·刘琨〈劝进表〉》:“狡冠窥窬,伺国瑕隙。”刘良注:“伺,候也。”唐何超《晋书音义上·志第一》:“伺,候也。”晋陶潜《闲情赋》:“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文选·陆机〈辨亡论〉》:“屏气局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新唐书·宋璟传》:“太平公主不利,尝驻辇光范门,伺执政以讽。璟曰:‘太子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安得异议!’”
例4.卷一第27页:去十月将末,忽有周氏事,既在斋禁,无由即得启闻。(第28页译文:去年十月末,突然揭晓周氏事情,用于当时正在斋禁中,是故而没有及时呈报。)
按:将“无由”译为“是故而没有”,未得的训。
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古书中常见,《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汉书·刑法志》:“使其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战无由也。”三国魏曹植《歌》:“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兮往无由。佩兰蕙兮为谁修,宴婉绝兮我心愁。”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抱朴子内篇·勤求》:“若彭祖老子,止人中数百岁,不失人理之欢,然后徐徐登遐,亦盛事也。然决须好师,师不足奉,亦无由成也。”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南朝陈江总《怨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动君心。”唐李德裕《二猿》:“无由碧潭饮,争接緑萝枝。”唐李朝威《柳毅传》:“终以人事扼束,无由报谢。”
例5.卷一第47页:闻二君及府中诸监僚选卿为保籍丞,此位乃始立,以助领诸簿录。其任数小而高清为美,兼得宗庇真仙,二三为宜。(第47页译文:听说二君及府中众僚推选你为保籍丞,这个职位是才立的,用以协助名簿的管理。该职虽任职的人数较少,但却是品级较高的职务,而且又是立于众多真人、仙人的庇荫下,什么事都好办。)
按:以“任职的人数”对译“任数”,可商!“任数”同义连文,即职务,职位。
任,职,官职、职务。《晋书·刘颂传》:“随才授任,文武并叙。”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序》:“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数,顺序;次序。《逸周书·大聚》:“复亡解辱,削赦轻重,皆有数。”朱右曾校释:“数,等差也。”《荀子·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宋王安石《洪范传》:“自天一至于天五,五行之生数也。”由“顺序、次序”引申而有“等级”义,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自去吏属之籍,以至今日,虽尝获侍燕语,然不能自同众人之数也。”
例6.卷二第81页:“子良字元龢,此乃世之善名,亦不胜于世,直是施于冥中耳。”(第82页译文:子良字元龢,这是世上很好的名字,但也不适用于现世,还是用于冥界吧!)
按:将“直”译为“还是”,毫无根据,检诸文献,难见此用法。
直,副词,特;但;只不过。此义古籍中屡见,《荀子·礼论》“直无由进之耳”杨倞注:“直,但也。”《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焦循正义引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直,犹特也,但也。”《春秋谷梁传》卷十一:“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战国策·齐策》:“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庄子·人间世》:“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汉刘向《列女传·节义楚成郑瞀》:“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汉书·司马迁传》:“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以君子终日干干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晋书·苻坚载记》:“方当使君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近代汉语仍有使用,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例7.卷二第103页:又一人来,甚华少,白衣。(第104页译文:此时又有一人进来,非常华丽且年轻,著白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udooo.com

衣。)
按:“甚华少”译作“非常华丽且年轻”,大误。“华少”意思是年少、年轻。
华,年华,时光。北周庾信《竹杖赋》:“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唐贾岛《感秋》诗:“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诗:“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唐刘方平《秋夜泛舟》诗:“岁华空复晚,相思不堪愁。”引申亦有“年轻,年少”义,《魏书·王叡传》:“渐风训于华年,服道教于弱冠。”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金元好问《论诗》诗之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又,敦煌道经S.107号《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世人不问男女,皆好少壮,淫著华色,意得相入,不避死活,共相追逐,不能相离一时之间。”“华色”象征年轻的男女[3]。
例8.卷四第204页:其本欲取此日戴屋,而师不來,又小雨,遂不果,至丁亥日,方得戴耳。(第206页译文:他原本想在这天上梁,师却没来,而且还下着小雨,所以事情未成,到了丁亥日,即可上梁。)
按:“方”译作“即可”,显未中的。方,方始;方才。表示后面的动作行为历时之长,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一》:“方,始也。”清刘淇《助字辨略》:“方,始也,才也。”古代典籍中常见,《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起行。”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州,久而方灭。”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良时为此别,日月方向除。”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屏居南山下,临此岁方秋。”唐韩愈《次硖石》:“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例9.卷一第61页:子良仍起,襞纸疏之。 (第62页译文:子良于是起床,铺开纸记了起来。)
按:“襞”并非“铺开”义,此释可商。
襞,本为折叠衣物,《汉书·扬雄传上》:“芳酷烈而莫闻兮,不如襞而幽之离房。”颜师古注:“襞,迭衣也。”南朝梁王僧孺《为人宠姬有怨》:“锦衾襞不开,端坐夜及朝。”后引申泛指折叠,汉王粲《刀铭》:“灌襞以数,质象以呈。”晋左思《娇女》:“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六:“合中之物,凡有三种,按卦而谈,或轻或重。又有人名裹襞纸中,射之得鼎卦。”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诗既若此,笔又如之。徒以烟墨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卷二十三:“帙舒轴卷,藏拔纸襞。”《南史·陈纪下·后主》:“﹝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例10.卷四209-210页:里屋人自称木道士者,是北星鬼官所使,勿信之。以邪情亟惑人,坏人真气。(第211页译文:里边屋子里的人自称叫木道士,他是北斗星的鬼官,不要相信他。他用邪恶的心来蛊惑人,人的真气容易被破坏。)
按:“亟”字漏译。亟,总是;屡次;一再。《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成公十六年》:“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杜预注:“亟,数也。”《孟子·万章下》:“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孟子·万章下》:“缪公之于子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思也,亟问,亟馈鼎肉。”《汉书·刑法志》:“师旅亟动,百姓罢敝。”颜师古注:“亟,屡也。”南朝梁肖绎《藩难未静述怀》:“亟睹周王骏,多逢鲍氏骢。”唐韩愈《科斗书后记》:“愈亟不获让,嗣为铭文。”《冥通记》卷四:“其人亟乘一刀[一刀,小船。]”
参考文献:
麦谷邦夫,吉川忠夫.《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M]. 刘雄峰,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
方一新.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58.
[3]叶贵良. 敦煌道经写本与词汇研究[M].四川成都:巴蜀书社,2007:341.[责任编辑:吴晓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