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生物教学 >探析探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学报

探析探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5975 浏览:191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推动教学的进步而新提出来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加强在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本文就此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德育渗透环保教育国情教育品质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为一个思想健康向上的现代人,是德育工程的宗旨。但有些教师对德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德育就是各班班主任和学校德体处的事情,自己只要把学科教学搞好就行了。实际上,这种观点极为错误,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首先要把德育搞好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因此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大纲》的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教师应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德育意识,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从教材中找到德育渗透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并以此作为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从而充分发挥初中化学的德育功能。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教师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其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国情教育和品质教育,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双赢。

二、环保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全球的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对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由于初中化学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所以我们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初中化学的学科教学中。
一方面,在学生学习空气、水和其他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实例,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事件,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学习防治污染的知识。鼓励他们努力学好化学知识,积极投身实践,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
另一方面,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的,它们散发到空气中、水中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而且,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

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化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又有助于环保教育的全面开展。

三、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对初中生的国情教育,可以让他们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树立为祖国繁荣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树立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决心和意志;最终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怎么写作的人生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化学工业一度非常落后的历史事实;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在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还存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还比较低的实际国情,从而增强他们节约能源的意识,激发他们为祖国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的决心与信心。

四、品质教育

在此,我所说的“品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它对人的行为活动或心理活动起着动力性或方向性的作用,比如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除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一是要重视实验教学,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和巩固,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又借助作业或考试中成功的鼓舞,使学习成果与荣誉联系在一起,赋予兴趣和爱好强烈的意志色彩,使其成为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的理想。二是要重视课外活动,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社会,从而取得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和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初中化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色,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国情教育和品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同时也在德育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与德育的双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