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宪法 >试议立法我国地方立法中公众参和状况和前瞻

试议立法我国地方立法中公众参和状况和前瞻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17383 浏览:734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公众参与立法是公民与国家互动的历程,是一个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互结合的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展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多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公众参与立法成为可能。在立法历程中如何协调公众与立法机关的联系以及如何保障公众在地方立法中的参与权,成为当前我国立法所面对的重大不足。本论文以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这一不足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具体实践进行浅析,提出我国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公众立法参与对策与倡议。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地方立法的涵义界定入手,阐述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论述基础,回顾了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历程和近况,总结公众参与在地方立法实践中有着的立法的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性较差,影响了立法整体水平;地方立法机关主导性过强,阻碍了公民参与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设计缺失和组织缺失;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等一系列不足,并就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理由进行浅析,第二部分是以近年来北京市在推进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做法进行浅析和总结。首先是浅析北京市在推进公众参与地方中的做法:在公开立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情况和“敞开门”征求意见两个案例中,浅析北京市在形成和改善公众网络参与系统中的做法及其特点。第三部分是对广东省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推动型的情况进行实证浅析:广东省在立法推动型公众参与和立法规划型公众参与中的主要做法,浅析和总结了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有益尝试。第四部分对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和改善方面进行探讨,形成改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是一个较长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各地的实验将对公众参与制度的改善发挥关键作用。在文章的结束语部分,倡议通过进一步用制度化的策略改善公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和在实践中不断拓宽与进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对我国将来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提出了两点展望,倡议其他地方的立法机关在综合浅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以及专家学者和公众的智慧先期开展试点工作,探讨公众参与立法的有益经验,在实施历程中逐步改善推广。关键词:地方立法论文立法程序论文立法学论文公众参与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8

    绪论8-11

    1.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述11-19

    1.1 地方立法涵义11-12

    1.2 立法公众参与的论述基础12-15

    1.2.1. 主权在民13

    1.2.2 协商论述13-14

    1.2.3 法治国家14

    1.2.4 利益主体多元化14-15

    1.3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况15-17

    1.3.1. 起步阶段(1979-2000年)15

    1.3.2 进展阶段(2001年-至今)15-17

    1.4 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有着的不足17-19

    2. 北京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证浅析19-25

    2.1. 北京市推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主要做法19-21

    2.1.1 公开立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19-20

    2.1.2 “敞开门”征求意见20-21

    2.2. 公众网络参与立法方式21-25

    2.2.1 公众网络参与系统的形成和改善21

    2.2.2 公众网络参与的功能21-23

    2.2.3 公众网络参与的具体做法23

    2.2.4 北京市在推进公众网络参与公众中所体现的主要特点23-25

    3. 广东省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证浅析25-31

    3.1 立法推动型公众参与25-28

    3.1.1 珠海市“开门立法”的启迪25-26

    3.1.2 《广州市规章制定公众参与办法》的制定与修订26-28

    3.2 立法规划公众参与28-31

    3.2.1 广东省立法规划型公众参与的作用29

    3.2.2 广东省立法规划型公众参与的必要性29-30

    3.2.3 广东省立法规划型公众参与的的形式和历程30-31

    3.2.4 广东省立法规划型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31

    4. 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和改善31-39

    4.1 构建和改善公众参与的方式32-35

    4.1.1 探讨行业协会参与地方立法,建立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32-33

    4.1.2 努力实践和探讨公众网络参与立法的有序化33-34

    4.1.3 进一步拓宽和改善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渠道34-35

    4.2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保障民众的表达权35

    4.3 建立及改善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配套制度35-39

    4.3.1 改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35-36

    4.3.2 改善地方立法听证制度36

    4.3.3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加强立法机关与公众的互动36-39

    结论39-4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