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思“前”想“后”话翻译

思“前”想“后”话翻译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4952 浏览:173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所选清代作家蒲松龄《狼》一文中,“前”、“后”两个文言词语出现多次,很多辅导资料将其解释为“方位名词,‘前面’和‘后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结合《狼》这篇文章所特设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语境情形较为复杂,语意内涵较为丰富,一概而论这样解释,既不符合文体语境,严重削弱了文章主旨,也会误导学生,影响其对文意的正确理解。
原文中出现“前”、“后”的句子共有八处: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恐前后受其敌。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⑦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⑧乃悟前狼检测寐,盖以诱敌。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前”和“后”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六种情况,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短语结构作定语

①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结合前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分析,“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所描述的情况应该是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追赶(啃起了骨头),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啃完骨头后)又赶到了。情势十分危急,万般无奈的屠户“复投之”,就是想用“剩骨”饲喂“缀行甚远”的“两狼”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等到“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扔完骨头的屠户已是束手无策,“大窘”准确的反映出屠户当时处境的危急。可见看出,该句中的“前”、“后”相当于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短语结构作定语,表示限制或特定条件下的“狼”的情形,“后狼”翻译为“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前狼”翻译为“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则更加切合文意,更为准确些。

二、副词作状语

②句“恐前后受其敌”中,结合前面“两狼之驱并如故”的语境分析,就是两狼都在屠户身后穷迫不舍,并不存在“两狼”一前一后同时攻击的情况。等“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发现“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时候屠户“乃悟前狼检测寐,盖以诱敌”,狡诈凶残的狼是想对他进行前后夹击了。可见,该句中的“前后”并不是方位名词“前面”和“后面”,表述的情形也不是两狼一前一后伺机对屠户进行夹击,而是副词作状语,表示屠户“恐前后受其敌”的时间,意为“在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将该句中的“前后”合起来译作“迟早”或“早晚”,则更加切合语境,更能体现狼的狡诈,更能准确体现屠户恍然大悟后的恐惧心理。

三、趋向动词作谓语

③句“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句中,“前”为表趋向的动词,意为“上前”或“向前”的意思,作谓语使用。从“不敢”一词可以看出,两狼穷追不舍伺机攻击,被逼无奈的屠户走投无路,在“顾野有麦场”后,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匆忙“奔依其下,驰担持刀”,决定放手一搏,做好了战斗准备,狡猾的狼看到此时此境的屠户已经有险可守,攻击的有利形势尽失,面对肉担与屠刀时也产生了惧怕心理,只好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检测寐”,以忽悠和欺骗屠户,为“洞其中”的狼“隧入以攻其后”赢得时间,狼性狡诈,跃然纸上。

四、介宾词组作补语

④句“其一犬坐于前”中,“前”是表示方位的名词,意为“前面”,作介词“于”的宾语,合起来组成介宾词组作补语,补充说明狼坐的具体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目似瞑,意暇甚”,以“检测寐”之状相诱,前狼与屠户相持,后狼“洞入”攻击,两狼配合极为默契,充分表现出狼的狡诈心理与凶残性格。

五、方位名词作宾语

⑤句“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中,“后”指积薪的“后面”,作“视”的宾语。⑥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中,“后”指屠户自己的“后面”,作“攻”的宾语。⑦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中,“后”指狼的“后面”,作介词“从”的宾语。因为屠户是“途遇两狼”,现在虽然击杀一只,还有一只不见踪影,早已有了防范和戒备心理,所以就有“转视积薪后”的举动,看到“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才洞悉了狼的狡诈与险恶,“屠自后断其股”便成了狡诈与险恶的狼的必然结局。

六、方法名词作定语

⑧句“乃悟前狼检测寐,盖以诱敌”中“前”是方位名词作定语,意即“前面的狼”。因为“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所以才有了“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结局。前狼“检测寐”“诱敌”,狼的凶险与狡诈之状如在眼前。
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琢磨,详加思考,体贴地做好语言的转输工作,切不可望文生义,妄如猜测,更不能囫囵吞枣,简单了事,只有入情入理入境分析,才能准确诠释文意,解读古人,领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和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
(何斌甘肃省陇西县教育局7481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