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17905 浏览:811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探索实施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技能大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伍咏晖(1973-),男,广西宾阳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及教学。(广西南宁530007)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11-01
创新人才在各行业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自主创新的精神与能力,必须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充分重视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各种技能大赛开展得轰轰烈烈,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控技能大赛等,引起了社会、企业、学校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构建机械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技能大赛的作用与影响

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对于坚持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面的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1.技能大赛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成为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考察和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技能大赛以企业或行业为主导,通过实践项目,比技术和能力,可以很好地考察参赛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技能大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高技术与高效率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大赛以企业或行业为主导,融入国际标准,综合体现现代生产工艺。大赛不仅强调技能的熟练、综合运用,既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又要具备熟练的设备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分析、判断、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展现,反映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必须紧跟技术应用领域的转型、提升,构建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熟练职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二、在教学中贯穿技能大赛,构建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企业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分析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加工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每学期安排2~3个工作项目,将完成工作项目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模式编排,整合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化递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同时,在校内开展各类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技能与综合素质,从而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

三、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实施“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第一阶段“职业入门认知”。首先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实训中心的优势资源,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初级技能。当学生掌握初步专业基础知识后,适时安排到校企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职业认知实习,企业提供教学场所和选派教师,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使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认识专业与职业,了解职业岗位要求。第二阶段“职业能力训练”,重点开展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典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生产流程,以生产过程不同工序为驱动任务逐一展开教学,训练学生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不同岗位的技能与能力,养成职业素养。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提升”,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在具体的企业和岗位中,感受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将校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在实际生产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对机械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校企共同合作,以企业的实际工作案例为素材,按具体的生产环节(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每个生产环节即设置为一个技能训练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及教材开发建设。教学内容具有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特点,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等训练。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教师亲自参与教学实施过程,利用专业教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企业教师的丰富工程实践经验,采用现场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实现培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并行培养的目标。
3.依托技能大赛,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提供创新平台。根据技能大赛项目,按照现代先进制造企业生产型车间的模式,引进一批体现企业生产需求和技术先进的生产、实训设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具有真实职业氛围,体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融技能竞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怎么写作一体化的现代实训基地。
此外,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参加技能大赛及创新必需的硬件环境,为学生创新提供相应的物质技术支持,并对学生开放相应实训室,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在课余时间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和资源进行相关训练。同时,成立创新设计与制造中心,该中心配备电路设计和制作的软硬件平台及各种小型加工设备。

四、健全技能大赛实施机制,构建相应激励机制

1.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学生竞争激励机制。对于学生参加的各种技能大赛,学校根据竞赛级别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进行支持。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竞赛中获得名次或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可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及课程设计,并可申请专项奖学金。
2.完善技能大赛组织保障。成立技能大赛指导教练组,大赛指导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专业特长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能力和素质。同时,大赛指导教师通过实训选拔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的部分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为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做好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依托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校着力搭建学生的日常训练平台,成立了机械创新协会、前沿数控协会、电子科技协会等学生社团,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社团给予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学以致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对外技术怎么写作,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采用互动式学习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此外,可进行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由于竞赛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涉及较多的综合专业知识,一课教学受学时限制,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二课培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实施机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促进学生技能素质的总体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将对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彭文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2]徐起贺,邹品军,赵晓运.面向岗位创新的机械创新设计实践体系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张东升.浅谈机械设计大赛与大学

源于:论文的写法www.udooo.com

生的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4]查建中.技能大赛要在做中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
[5]赵君堂,王泉.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打造学生的创新能力[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6]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7]钱大庆.反思职业技能大赛作用重构职校实践教学体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