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理论 >让党报新闻更权威更好看

让党报新闻更权威更好看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7988 浏览:322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形势下,党报面临各种新挑战。让党报新闻更加权威、悦读,受到读者欢迎和认可,唯有不断推进内容建设方面的改革。本文以《阜阳日报》改版为样本,提出要让党报的新闻更权威、更好看,需要让报道篇幅更短些;需要让“宣传”最大化回归“新闻”;需要全力强化言论功能。唯有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新闻宣传,不断强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新闻的贴近性、亲和力,党报才会更好看。
【关键词】党报新闻价值言论
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改进新闻宣传,是党的要求,读者的要求,是党报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①《阜阳日报》多次进行改版以来,在进一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和千家万户的同时,全力做到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党报的新闻更权威、更好看,是改版以来的重要着力方向。为此,《阜阳日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信息速递时代的应对之策——让报道篇幅更短些

这是一个信息速递时代,今天的人们更喜欢“信息快餐”。拿着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通常的时候,人们更喜欢“浏览”信息。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让读者更轻松地获取信息?我们的答案是:应该让报道篇幅短些更短些。《阜阳日报》自改版以来,努力去除“长文风”。即便在报社考核指挥棒以“字数”为依归之时,也始终坚持短些、再短些。
首先改变的是会议报道和领导人活动报道。按照改版总要求,除综合性重大会议、重要领导人等报道外,《阜阳日报》的会议报道或领导人活动报道一般遵循如下规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活动的报道字数在600字左右;其他市领导报道字数在400字左右。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可能会更短。
压缩头条字数,不搞“高大全”。一般认为,头版头条是报纸最重要的新闻,只有“大部头”才能压住阵脚。《阜阳日报》改版后的做法是:将头版头条字数始终控制在1200字左右。同时,少采用全景式报道,更多采取的是“讲故事”形式,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增强可读性。
精选超短新闻。考虑到报纸新版式的限制和必要的信息量,《阜阳日报》在一版增设“信息直通车”栏目。每期刊发两到三条,每条字数在100-150字之间,注重信息速递。同时,提倡写现场短新闻,在一版增设“现场短新闻”栏目,每一季度开展一次评奖。
除此之外,我们注重整体性的字数“瘦身”。在要闻、新闻版面上除头条和倒头条之外,大部分稿件的字数稳控在300字至500字之间。由此,除图片外,一版每天刊发文字稿件在10条左右,二版在15条左右,大大增强了报纸的信息量。

二、凸显新闻价值的本源——最大化回归“新闻”

在很多人心目中,党报可读性较差,大多是板着面孔说话。党报内容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亲”字上下功夫,强化报纸的亲和力,拉近与读者群众的感情距离。②《阜阳日报》改版以来,在选取和编辑稿件时注重凸现稿件新闻价值,让新闻由“宣传”最大化回归“新闻”,重视刊登群众、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最大限度地贴近读者。在《阜阳日报》一版,首先改革的是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新闻。我们鼓励记者跳出会议写会议,努力从会议中捕捉重要信息,及时发布。改版以来,此类稿件比比皆是。
其次,改变传统的一厂一店、一镇一村式报道,让“新闻”在版面上唱主角。在一版,我们设置了“特别关注”、“权威发布”、“信息直通车”等固定栏目;在二版,我们设置了“新闻聚焦”、“党报”、“人间万象”、“一线写真”等固定栏目。每天的编辑工作,总要优先考虑这些栏目稿件,努力传递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刊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努力贴近读者。普通读者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我们的初步答案是:热点、难点;重要政策调整和共同关心的信息;人情世故与世间百态。也因此,天气的重大变化、政策的重大调整、街头巷尾的热议,凡此种种,都及时反映、及时刊登。与此同时,增设“党报”栏目,注重反映民声民意,为群众发出声音、展现喜怒哀乐开辟一条重要通道。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第四,在编辑手法上,注意标题制作,同时,更多地采取提要式编辑手法。将新闻中最核心的事实提炼到“肩题”、“副题”中,最大限度让读者阅读更方便更快捷。在稿件中,全力压缩水分,努力做到一句话就是一个新闻点。

三、报纸需要发出“声音”——全力强化言论功能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③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言论,就是丧失自己应有的“话语权”。
《阜阳日报》改版后,更加注重“言论”。首要之举是,将原来二版不定期的“大家谈”,及时调整到一版设置“颍淮人语”,并成为固定栏目。“颍淮人语”力求每天刊发一篇,每篇字数在300-500字,做到言之有物、持论有据、文风朴实、内涵深刻。此举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省委宣传部阅评本报时也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在重大事件节点,注重评论的引领舆论功能。改版后,本报适时推出“评论员”文章,充分表达编辑部观点。无论是工业经济突破、工业园区发展、爱国卫生运动,还是航天炉上马、返乡农民工招聘会等,本报都及时撰写刊发评论员文章,充分解读这一事件的背后深层动因,进行舆论引导,也受到了上级和读者的好评。
注重培育评论作者群。在一版常设“颍淮人语”言论栏目时,我们最担心的是作者乏人。因此,只要是本土的言论作者,我们接到稿件后,一定致电交流,阐明编辑意图,欢迎其给本报投稿;千方百计将来稿打造成“合格产品”,及时刊发,提高读者写言论的兴趣和信心;在一版专门刊登投稿邮箱,便于评论作者投稿和评论稿件管理。目前,仅阜阳本地就有近30名作者经常给本报写稿,保证了言论稿源充足。在此基础上,本报还与统计局、发改委等部门的专家加强联系,并组建10人左右的特约评论员队伍,全力促进评论工作上台阶。□
参考文献
①宋汉炎、李迎涛,《认准机关报定位做好“三贴近”文章》,《新闻战线》,2004(4)
②高信生,《别板着面孔说话——地市党报要闻版改革刍议》,《新闻采编》,2008(3)
③熊忠辉,《党报评论怎样才能成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新闻与写作》,2004(8)
(作者单位:阜阳日报社)
责编:刘冰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