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管理信息系统 >中原中原经济区建设地方和区域进展动力和理由结论

中原中原经济区建设地方和区域进展动力和理由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35281 浏览:1599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无论从历史演进的发展联系,还是从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对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一些原因,其他地区现有发展政策并不能对中原地区地方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期就业等问题做出更好的改善。因此,我们只有更好的符合当地实情,主动创新,才能解决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区域发展 地区自主化 协调发展
中原地区作为我国的中间区域,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建立起了祖国南北文化的交流和经济合作发展的桥梁。对于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区域而言,它本该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可实际却是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就有着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①为了确保其更有效的实施,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区建设中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的阐述,进一步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与思路。

1.中原经济区建设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

建设中原经济区,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地方和区域面临新经济形势挑战时,百姓、企业和地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限制个人、企业和地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问题,做到更持续的发展?在这里,个人、企业和社会可能需要提高应对,并且主动变得有应对新经济条件所带来挑战的能力。地方和区域政府需要合理引导以上三个群体共同做好准备,相互合作,避免新经济形式所带来的单方面受益,而不是全面发展。

1.1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经济发展与中部崛起战略的要求

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充分释放河南省的发展能量,在统一的框架下整合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潜力,真正形成我国中部地区的战略支撑和增长板块。同时还有利于河南省周边省份及相邻的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同问题。构建中原经济区,既可以积聚河南自己的力量建设本省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还可以整合周边地区的力量,实现共同发展。

1.2中原经济区建设所要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活动模式的根本变化,地方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首先,为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一些利益集团慢慢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这种发展趋势将促使特定社会群体和区域发展带来的不平衡加深,以及地域间财富与繁荣的不平等加剧。区域增长和发展的包容性、可持续性也受到了挑战。其次,地方和区域政府部门在共同治理结构上向多层次演变的同时,有的机构已被重组,新的组织参与其中,并主导着地方和区域向着自己的利益发展。

2.中原经济区地方和区域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原经济区就经济规模而言,在国内经济区中排名第二,可就人均收入来看,却是倒数第一。部分行业工资过高,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也尤为多见。地方和区域经济能力,生活水平也存在巨大落差。例如,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其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洛阳、焦作、许昌、平顶山等地水平相继呈现出向下阶梯状。据2010年中原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统计,郑州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386.8亿元,洛阳是142.02亿元,而焦作,则是63.34亿元。②相比较起来,收入差距跨度过大,显得严重失衡。如何平衡这些区域,是中原经济区创意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策的设计和执行的不均衡

一些地方,由于存在人均教育水平低下和技能不足的现象,从而阻碍发展;另一些地方,则是由于地方经济薄弱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致使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除此之外,不适当的社会和体制结构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致使政策体系本身制定和执行开始倾向于不平衡。例如,地方和区域工业结构薄弱可以通过吸引大公司落户来改善。然而,大公司其市场资源占有量相对一些竞争力相对较低的地方本土公司已经很有优势,再加上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导致本土公司破产现象大量出现。过度依赖外来投资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往往还增加当地无业人数量上升。

2.2忽视地方地区的特点和民情

上级机关部分制定的部分发展政策,或许是在照搬、借鉴其他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没有考虑到不同地方和区域的不同文化、体制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地方过度依赖从上到下的政策引进也会导致本地居民产生抵制情绪,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2

研究生论文www.udooo.com

.3传统的地区发展理念
传统政策通过重点关注具体工业行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活力,这使得地方和区域容易忽略当地真正更具潜力的领域。过度依赖于某一行业,不但得不到全面发展,反而会加大彼此间的差距,破坏市场的平衡。

3.中原经济区建设地方和区域发展的规划

一个有效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该是:在宏观上,能平衡地方和区域,缩小差距;在微观上,能维护个人、企业和社会三者的利益关系,使其共同进步。地方和地域发展战略应该围绕两个方面来构建,即经济发展的硬件、软件。这里的硬件包含了与传统反战政策相同的因素,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工业用地以及发教育、健康和文化设施等;软件的发展则是指设计和实施全面的地方和区域发展战略。

3.1改善地区发展的政策理念

传统的政策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在面对当地的问题上,这种模式不但存在很大的执行效率问题,还存在是否“对症下药”的现象。部分地方在汲取该政策模式缺点的情况下,为了更好面对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自行建立的自下而上的新模式。而两者的不同点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传统的发展政策是决定哪些地方需要干预的;而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则是促进所有区域发展,自下而上开展,哪里更需要先发展哪里。(2)传统的发展政策是政府管理的;而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则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纵向协作以及公公和民间部门的横向协作,多元化。
(3) 传统的发展政策是条块分割的发展模式;而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则是全域发展模式。
(4)传统的发展政策在于发展大的工业项目以带动其他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则是利用没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促使当地的经济体系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5)传统的发展政策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支持、优惠政策以及补贴;而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则是提供重要条件满足经济活动的需求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汲取“自下而上”政策模式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具体细节的调整。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带动能力,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逐渐减小彼此差距。

3.2增强地区自主化持续发展能力

本土化发展依赖于地方和区域自然出现的经济潜力增长。其发展形式更趋向培养“自我化”型经济体,它植根于本地,并愿意留在本地,为地方和区域的发展做出持久的贡献,而不只是为了利益而来。本土化的地方和区域发展尽可能的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
(1)创建新型工商企业
从化到地方化的转变旨在调动、激励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潜力。但当地部分企业由于得不到更好的鼓励和支持,导致发展缓慢,难以扩大规模;当地由于缺乏管理技术或地区资源,限制了对教育和培训的渴望。这些未能充分发挥本地潜力的问题仍旧存在。整合地区资源,无论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都具有实际意义。
创新新型工商企业是培育经济活力和开发本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的工商企业的建立,需要我们着重关注地域间的不平衡和限制不具有优势地区发展原因这两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地方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所给的政策不应太过于倾斜,更要避免外来集体把地方垄断的现象出现。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扶持政策,激发当地个人和群体的创业理念。
(2)发展和维持现有企业
地方和区域在本土化发展方面,对于扶持微信和中小型企业存在正反两种观点。正面评价认为它们增加了就业的潜力,其简单的组织和决策结构更具有灵活性、可塑性和适应性,它们多半由本地方所有和控制,对地方和区域的忠诚度高;而反面评价则认为它们缺乏规模和市场力量,它们对于市场变化和外部冲击显得比较脆弱,在地方和区域发张这块的作用显得十分有限。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和研究对微型和中小型企业支持政策的研究,并且可以对企业提供支持怎么写作和一般性的建议,如财务管理和计划等。对于本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作出调整,防止投资资本向外部流失所导致本地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增加本地没有经验企业风险等现象出现。地方政府需要正确引导本土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适当放宽政策,从而稳定市场,发展区域经济。
(3)开发与提升劳动力
人作为个体,一直是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但由于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每个个体间存在差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应该主动意识到将来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地方和区域在开发和提升劳动力方面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目前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从而改进正规的资质、性能水平以及工作经验,使劳动者个人和本地劳动力集体从中受益,推动地方和区域经济增长。

3.3实现地方和区域和谐发展

地方和区域发展是一个更加平衡、协调一致和可持续的过程,减小地方和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和不平等需要从全面出发。
(1)树立协调发展的思想
我们需要关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紧密关系,在协调发展的理念下,平衡好各个方面,做到全面发展。而检验这些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不应该只放在经济效益层面,如GDP总值。应当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合理干预,全面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特别是在如今经济效益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并且改善以往主导地方和区域发展的思想,不再严格按照“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想法继续发展。缩小差距,全面平衡,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2)力求不断改进运行机制
地方和区域发展的不断改进思想是建立在发展中社会的不公平性和不平等的信念基础之上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使得人们所占有的资源数量产生差异,人与人在机遇方面存在不公平。面对这些现象,政府需要同其他民间社会机构共同处理地方和区域的劣势、不平等。其改进的地方不但在于地方与区域的市场氛围,还在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就现状来看,生活在不同地方和区域的人们对于生活要求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不光只在于工资收入的高低,还在对于生态环境和劳动标准的重视程度。我们在选择和调配方面不因只重视经济条件好的区域,而忽略相对差些的地方。外部环境的优劣并不能当做衡量人与人之间水平差异的标准。我们应当努力提供条件相同的平台给群众,减少不平等,全面培养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英]安迪·派克等著.王学峰等译.地方和区域发展[C].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
[3]发力中原——中原经济区建设综述[N].人民网.2011-11-11
[4]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N].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1-05-23
注 释:
①发力中原——中原经济区建设综述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1/11/c_111161409.htm
②河南省统计网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