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美术 >试谈窥视以窥视到闯入:3D电影艺术美学之思

试谈窥视以窥视到闯入:3D电影艺术美学之思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6693 浏览:212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看,3D电影在视觉体验、审美心理和欣赏效果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地改变了观影体验:第一,3D电影使观者从窥视体验向闯入式的沉浸体验转变;第二,3D电影创造的切身沉浸感易造成审美“差距”,从而限制观众的思维与想象;第三,3D电影易使观众丧失艺术静观态度,代之以娱乐沉迷。对此,应因势利导,针对目前3D电影的优劣势进行创造性的新探索。电影不仅要吸引眼球,更应润泽心灵。
[关键词] 3D电影;沉浸;静观;娱乐
3D(Three-Dimensional)电影自19世纪60年始,历经红绿分色技术、偏振技术、隔帧技术、真人数字合成等技术革新而不断成熟,时至今日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雄踞全球电影市场。美国制片人杰弗里·卡曾伯格甚至放言:现在就是把二维世界改变成三维世界的时候。那么,3D电影究竟是21世纪人类影像生活的主宰者,还是一时新鲜的“杂耍”节目?对此问题的回答,若仅仅是“市场说话”几个字,则是对电影创造者和观众的双重嘲讽。以此为背景,本文试从3D电影与2D电影的比较出发,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分析3D电影的特性,理性认识3D电影的优势和劣势,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看,3D电影所体现的不仅是电影技术的发展,更是电影观看史的变革。3D电影至少在视觉体验、审美心理和欣赏效果三方面改变了观看过程和效果。
首先,在视觉体验上,3D电影创造出不同于2D电影的新体验模式。3D电影邀请观众“闯入”虚拟空间,观众不再是被排除在外的孤独的“窥视”者。
在3D电影之前,“窥视”体验是2D电影与戏剧艺术所造就的主流体验模式,在程度上远为文学、绘画、摄影所不及。始自16世纪的主流“镜框式”戏剧舞台,将主要表演区从伸向观众席缩至类似镜框的表演区域内,“镜框”中是法的绘景和逼真的道具,演员如同在自家一样的“当众孤独”,不理会观众的反映。在戏剧世界与观众之间存在着虚拟的“第四堵墙”,使观众产生窥视的幻觉。据说,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海鸥》上演时,观众“感到有些发窘,好像他们是在干扰了台上人物的私生活似的”。这种窥视的窘迫感在电影诞生后渐为消失。电影屏幕里真实的场景和不在场的表演,使观众获得窥视的安全感;电影厅的黑暗与银幕的光亮形成强烈对比,使观众不仅看不到旁人,心理上也很难反向意识自己。观影者的视觉被定位在景框之间的联结中,好似进入一种不断受召唤的“催眠”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窥视体验。然而,尽管观众可以尽情窥视,却总不能穿透电影的一层幕布。
3D电影的出现,拓展了体验的边界,改变了以“窥视”为主的视觉经验,使观众对银幕里的事物不再作壁上观,代之以真切体验虚拟空间的距离和体积。3D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的视角差异形成深度感,营造立体幻觉。尽管3D影像的生成原理迫使观看者的中枢神经不断做出应激反应,属于一种脑力劳动,但其鲜活的在场感仍是不可抗拒的。从20世纪早期立体电影“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的宣传语,到2011年立体电影“坐在床边观床戏”的露骨口号,都揭示了3D电影在直接满足感官体验上的无所不用其极。加之宽银幕、数码声效以及IMAX放映系统的全面配合,3D电影的仿真感大大超越了2D电影:层层叠叠的外星虚拟奇异生物,纵横天地的飞速滑翔,梦魇般的滚滚沙尘和惊涛巨浪……这些近在咫尺、呼之欲出的人物景象,让观众身临其境,许多人都不自觉地伸出手,试图抓住眼前的图像。相比2D电影,3D电影的梦幻机制作用更强,观众在想象中已穿越“第四堵墙”,直接“闯入”屏幕时空中。闯入虚拟世界的观众,继而进入到一种“沉浸”(Immersion)状态,即一种在减少与被展示物间的审视距离的情况下,主体对当前事物全神贯注式的情感投入状态。3D电影令观者沉浸于被看对象及其环境,体验强烈的身体投入感和心理参与感,创造出迥异于“窥视”的体验模式。
第二,就审美心理而言,3D电影创造的切身沉浸感,不仅不能与审美感受画等号,反而有可能造成审美“差距”,限制观众的想象与思考。
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曾提出审美“失距”概念:审美感受取决于介于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在情感、心理上的适度距离,此距离能够使审美者脱离现实的实用态度,对眼前之物生发崭新体验。审美距离的适度性是问题的关键,若距离过大,欣赏者会感到冷眼旁观(“超距”);距离过小,欣赏者的切身感过强,则无法脱离实用本能(“差距”)。目前,3D电影语言往往带有强制的“第一人称”性。如让观众一瞬间代替剧中人位置,使其以主观视点随摄影机体验种种险象环生的场面;又如刀等快速向镜头飞来,使观众感到躲闪不及。与其说欣赏3D电影是观看,毋宁说是亲历:它更像是在游乐场乘坐云霄飞车一类的惊险游戏,让人激动得透不过气,而无暇回醒自身。3D电影的这种效果极容易造成审美“差距”,使观者无法处于适当的审美距离进行自由思考,而代之以基本的感官应激。爱因海姆于20世纪为电影艺术正名的一句话:“使得照相和电影不能完美地重现现实的那些特性,正是使它们能够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的必要条件”[3],今天却恰恰击中了3D电影的要害。
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批评3D电影:“人们似乎普遍相信,既然是看3D电影,只有看到冲着他们飞来的各种物件才算值回票价。事实上,每次出现这样的画面,电影的幻觉魅力就会遭受一次致命的割裂。”[4]伊伯特所谓的“幻觉魅力”,是指观众脑海中的现实界与想象界的张力关系所驱动而成的吸引力,而目前3D电影“密不透风”的仿真效果,极大地限制了观者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在欣赏效果上,3D电影易使观众丧失艺术静观态度,代之以娱乐沉迷。

有趣的是,尽管观众对3D大片趋之若鹜,但当说起艺术片,谈论的却是2D电影。无法想象将《公民凯恩》这类经典影片转化为3D版本的后果。3D电影的仿真特效的不断加强,使观影行为更大程度地偏离了艺术欣赏。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udooo.com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