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多媒体教学 >阐述课堂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阐述课堂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34450 浏览:1586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说明语言就是教师强有力的武器。即使在现在多媒体手段大量运用于教学领域,也没有根本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相反,对此要求更严格、严密。马卡连科也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事例:同样的教材和学生,由不同的教师教,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有的教师讲课深入浅出,丝丝入扣,使学生在受业时得到某种享受和启迪;有的教师,虽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讲起课来却往往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其间虽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恐怕还是教师是否积极钻研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艺术性的语音、语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音量的控制要适当,声音太高,会让学生产生聒噪的感觉;声音太低,学生听起来十分费力,会成为催眠曲。其次,语速要适中,语速过快,学生接受不了,从而感到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语速过慢,学生容易走神,逐渐脱离教师的课堂教学步伐与节奏。语句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一则给教师留下一点思考的缓冲时间;二则留给学生一点反应和接受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消化;三则有提示作用,引领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究的潜意识。语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事业的发展。”教师课堂语言的语调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使其与知识深度和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相适应。教师对语调的应用很影响课堂氛围,同样一句话,因其声音的抑扬顿挫就会有大不相同的效果。

二、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就是要善于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感染力。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有助于使历史课生动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形象。如讲述东汉班超时运用了“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个成语。如讲“围魏救赵”等成语,学生就会对孙膑用兵之妙,体会得更深。

又如介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用“入木三分”的成语;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用“世外桃园”的典故;介绍南北朝的民歌,用“代父从军”的典故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生动形象决不是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庸俗猎奇。那种为追求讲课的生动形象而不顾历史的真实,任意夸张,妄加褒贬,甚至用低级趣味赢得哄堂大笑的做法,是历史教师之大忌。历史课堂应当始终充满一种生动活泼而又严肃认真的气氛。

三、语言的文学性

虽然我们时常提倡上课的语言要口语化,让学生听懂,但对于初中生来讲,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学知识和文学基础,听懂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好听才是初中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历史这样的文字学科来说,语言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文史结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且“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如果初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再是平淡如水,就会让学生听起来感到冰冷和生硬,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历史课堂的吸引力大受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注意遣词造句的优美,经常引用一些典故、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对联、民谣等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以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成语等,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

四、语言的幽默性

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需要幽默,据调查,具有幽默性的教师上历史课,学生是百分之百的欢迎;反之,学生则反感。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学生在上课时最佳状态一般可以维持在15~25分钟,超过这个范围,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幽默风趣的语言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让课堂洒满阳光”,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

语言幽默的方式很多,比如比喻、情境化、使用网络流行语言、“正话反说、飞白、夸张、利用民间和地方的通俗语言均可产生较强的幽默效果”。如果历史教师让历史幽默一点,“课堂上将更易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在讲“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子目时,怎么便于学生理解而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幽默——比喻、夸张的方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知道的“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对比,为什么比欧洲人早而且规模要大得多的“郑和下西洋”在以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默默无闻,销声匿迹了呢?因为两者的根本目的不一样。“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教化万邦,说白了就是“显摆”。郑和带着大把的“钞票”下西洋,招摇过市,到处“显摆”——十足的古代“郭美美”。“郭美美”是人见人恨,草见草枯;而郑和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散财小童子”,走到哪里撒到哪里,换回了一些根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骆驼、驼鸟、贝壳、椰汁……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根本不具有“可持续性”;而欧洲人就是一群“流氓”,走到哪里,抢到哪里。抢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去了“兴奋剂”,还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因此具有“可持续性”。这样讲的话可以把课本上非常复杂的过程讲得很形象很生动,学生豁然开朗,课堂效果也不言而喻。

五、语言要通俗

通俗是历史教学的灵魂,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深入浅出,使书面语体尽可能口语化,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解释难懂的历史知识。 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

总之,历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精心锤炼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计划和目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