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课堂教学 >简论探析合作办学视阈下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由

简论探析合作办学视阈下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5231 浏览:115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思想动态的特殊性,提出了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适应性机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1.研究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关心的是升学率,大学教育更加关心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出现问题,具体体现在一些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种种的不适应,导致心理危机,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严重的甚至被劝退、休学。因此,研究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是必要的,紧迫的。
1.1现状调查。为了清楚地了解目前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状况,笔者对331名大一新生就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做了综合问卷调查。在入党积极性方面,51.8%的学生选择了“愿意入党”,354%的学生选择“暂时没考虑过”,明确表达“不愿意入党”的学生在10%左右,由此可知,作为党的后备力量的团员,在政治方向的坚定性上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诚信考试方面,调查显示有23.6%的学生认为大学考试可以,27.8%的学生认为大学考试可以应付对待,这说明新生的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方面,入校后有比较严重心理不适应症状的新生达到29.2%,其中半数以上表现出抑郁、封闭的一些早期症状,4.1%的学生提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这一结果显示大学新生整体心理状况比较脆弱。适应性方面,有82.1%以上的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来学校报道,有68.6%的学生是第一次独自在外生活,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的生活,来自农村的学生明显比城市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此外,适应能力弱的同学有一部分也表现出有心理障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
1.2原因分析。导致目前大学和高中之间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状态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体制上讲,大学与高中缺乏教育联系与衔接,在教材编写、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专业科研等方面很多都没有联系合作;从社会环境看,家长和学生不够重视,认为人格的健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崇高人生理想的形成等品质可以步入社会以后再培养;高校扩招导致教育资源紧张,人均得到的教育怎么写作数量下降;“应试教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干扰,高中整体目标是“唯分数论”,没有很好地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
1.3解决措施。首先,淡化“唯分数”观念,实行教育目标的衔接,学校要营造一种“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氛围。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上大学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其次,实现大学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的衔接,目前政治课教材本身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应删除高中教材中的空洞”、“陈旧”部分,调整和充实教材内容,努力做到“求实”、“求新”,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再次,发挥大学人才资源的优势,召开学术研讨会、科研报告会和组织相关活动时可以邀请高中政治教师和学生参加。最后,充分发挥大学辅导员的重要性,他们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能第一时间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思想动态的特殊性

2.1优势表现。笔者对150名中外合作办学和150名普通本科招收的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大一新生做了问卷调查。对比发现,合作办学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接受新事物的主动性也比较高;第二,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从小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环境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应用互联网的能力、文体特长和热情方面比一般的学生要高得多;第三,个人表现强,从小锻炼的机会比较多、经历的场合也多,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容易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崭露头角。
2.2存在的问题。第一,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因家族企业或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心理上几乎没有就业压力,学校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政策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有时候沉溺于网络游戏,文体和社会活动,忽视了个人学业;第二,精神风貌令人担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成长过程中备受家人的呵护和宠爱,一些学生入学后表现出人生目标缺乏,自理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组织纪律性差,个性特点鲜明,普遍存在自由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第三,意识形态容易西化,部分外教利用授课机会进行文化输出,创建文化交流中心、演播室、英语角等各种带有鲜明西方特色的场所,吸引学生接纳不同的教育理念乃至文化观念,容易滋长学生“亲洋愤社”的意识形态。

3.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适应性机制

结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思想状况分析,以及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问题,为切实引导好这部分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适时建立可行的机制。
首先,以高等教育方针为指导,加强对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弘扬民族精神,重视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其次,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点一线”的联合培养体系,社会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成熟人格的氛围,学校要对学生做好心理普测工作,家长要时常关注、关心、关爱孩子的思想动态,并及时与学校交流沟通。再次,充分发挥合作办学学生的比较优势——外语能力,尤其在培养新生对语言的兴趣方面要下工夫,通过专家报告会等学术活动以及第二课堂,开展外语演讲比赛,写作大赛、影视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后,新生入学后接触最多的、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是辅导员,因此要重视大学辅导员这一战斗堡垒。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效果,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辅导员需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靠知识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同。因此,要加强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为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的大学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森. 目前中国高中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问题的研究[D]. 四川大学, 2007.
刘裕宏.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问题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王鹏, 原广华.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的思考[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 2(5): 86-8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