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联系

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联系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4486 浏览:106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处于关键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客观上也受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要求便要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发挥作用,也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
1002-2589(2013)24-0371-02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现在也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处于关键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成功与否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巨大。因此,深入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加强和改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和素质教育。它的实质在于确保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确保当代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实承认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并形成与之对应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政治知识社会化。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这就决定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必须掌握政治的知识来实现政治技能和政治利益。第二,政治情感社会化。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立场,价值标准与之产生的政治理想等,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的选择。第三,政治参与社会化。通过政治参与,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我的政治作用,从而促进其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而且,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逐步养成宽容和妥协精神,后者正是现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的基础。
传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大学生在校园内通过高等教育逐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内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形成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态度。最直接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其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贯穿始终,课堂学习、学生活动、社会实践成为有效载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共同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将无法进行。两者在维护现有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时,其共同点对于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必不可少的相互支持。
1.从本质来看,两者都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身统治,维护主流政治文化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们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将主流的意识形态传播给大学生,使其成为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政治人。具体表现为使大学生内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形成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态度等。
2.目的上来看,两者的目的都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接班人,维持统治阶级现有政治体系健康有序运行,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从内容上来看,两者都体现了统治阶段的政治利益,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为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内容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包括相应的政治观念、思想道德观念等,是直接向大学生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统治阶级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政治信息传播,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政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故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共同性。
4.从受体上来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受众,且高校是大学生接受两者影响的主要区域。两者都能通过各种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开展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目的。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区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许多相同点。但两者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1.两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目的性很明确,主题明显,对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维护目标明确。对大学生有组织的、有目的传播政治信息,培养政治理念,使之学习政治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则内敛很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各种载体不会直接表露出来,往往是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进行。大学生通过在学校自主的政治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利用其他载体在潜意识中进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两者的范围不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范畴比思想政治教育宽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从外延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中国化术语,不能涵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空间范围比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要小。
3.两者的实施手段不同。高校思想政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udooo.com

治教育是由学校及教师自觉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是单向的培养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素养的过程,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教师是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通过系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达到最终目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手段则呈现出多元化,其接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渠道很多,学校的常规教育只能占到其中的一部分。社会的大众传媒、同辈群体等均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手段。
4.两者实施结果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控制性,往往强调预期的效果;尽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也会受到影响和调控,但其主要是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接收大学生的反馈信息。至于大学生接收的结果如何,是否达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预期目标,这些并不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能支配的。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联系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需求。大学生在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时,才会自觉自愿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和制约。首先,大学生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掌握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接受政治观点,在此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有了更多的接受度和可信度。其次,大学生通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其的多渠道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自身的政治信仰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热情和实践的可能性。第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受体。学校及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本身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就决定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其本身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则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终结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快速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明确,高效系统的教育能使大学生在政治文化的掌握,政治信息的收集、政治态度的形成上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便捷性。为满足大学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需求,政治信念的形成,政治意识的提升带来巨大的飞跃。而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能够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更多的渠道,成为政治实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通过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政治参与对自身的进程带来质的提升。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和把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向。大学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如果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空洞而无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心组织、系统安排的意识形态教育。它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很强,所以它能够通过强制地学习和灌输,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能够更好地深入大学生,使其产生政治认同感并主动参与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当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向进行有序的引导和有效地把握。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处于关键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非常紧密,一方面,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客观上也受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要求便要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发挥作用,也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6]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王玉.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