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体育教学 >谈谈课外例谈阅读教学中课外素材合理怎么

谈谈课外例谈阅读教学中课外素材合理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6475 浏览:204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穿插、补充一些课外素材的做法十分常见,但选择不同的素材或对同一素材的不同运用,往往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素材应注意以下几点:理清文本和素材之间的主从关系;根据文本和学情精思慎选最佳素材;把握好素材引入的合适时机;巧妙设计,发挥素材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外素材 合理使用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穿插、补充一些课外素材(包括图片、音像和各种文字资料等),能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韵味,开阔学生的眼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素材运用不当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教学素材,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索。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素材呢?笔者结合一些例子提出几点浅见。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孰主孰次记心中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课外素材,执教者首先要明确文本和素材之间的主从关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青山”,理解文本、欣赏文本、评价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素材则是为学生解读、领悟文本怎么写作的,应基于文本解读的需要引入并适可而止。否则,引入不当是画蛇添足,引入过多则会喧宾夺主。
例如,学习《吆喝》一课,鉴于当今中学生对吆喝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音频素材,播放一些经典的吆喝,以加深学生对吆喝的认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但课堂的重点应该还是通过文字体验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这种逐渐消逝的文化的怀念。如果过量地播放各种吆喝声,学生可能会很兴奋。可是当课堂上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时,学生还能静下心来触摸文字,欣赏本色语文的魅力吗?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的课外素材喧宾夺主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在学习科学小品文或写景类文章时,许多教师热衷于出示大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使得阅读课堂成了图片展、音乐会。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欣赏图片、音乐的时间过多,用于读课文、品词句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这样一来,不仅语文课的语文味被大大削弱,课堂教学的正常进度也会受影响,从而造成阅读教学的低效。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精思慎选最佳材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搜索资料极其方便,因而几乎每一篇阅读文本都能找到许多与其相关的课外素材,其中究竟哪些更适合在阅读教学中辅助使用?教者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精思慎选最佳材料。

1.素材不可有误

比如教学《水调歌头》时,有教师穿插了以下素材:
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
其实,所引素材内容并不准确。《水调歌头》一词写于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之后苏轼又迁官徐州、湖州,并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后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量移汝州”。这样的素材引入课堂只会误导学生。

2.素材不宜太“远”

所谓“远”“近”是就素材与文本在内容、意旨、形式、风格等方面的联系是否紧密而言。
比如,教学鲁迅的散文诗《雪》,不少人都以播放歌曲《塞北的雪》作为导入。该歌固然与雪有关,但细忖一下便可发现:歌曲中的塞北雪形象与鲁迅笔下的雪——无论是温润美艳的“江南的雪”,还是独立张扬的“朔方的雪”——显然都有一定差距;且整首歌的意境氛围与《雪》表达的孤寂却充满勇猛奋战的也不吻合。所以,以该歌曲导入反而不利于学生走进鲁迅深沉的情感世界。

3.素材不能脱离学情

这里的“学情”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
比如,许多教师在教学关于母亲的文章时,总喜欢让学生朗读《游子吟》;教学有关月的文章,常会让学生背诵《静夜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总是联系这样的素材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既无助于开阔视野,也激发不了兴趣。
引入的素材内容过浅不合适。反之,引入的素材内容过深,只会徒增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障碍,同样不合适。
另外,初中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喜新厌旧”的特点,素材内容如果过于陈旧也难引起其兴趣。比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等劝学类课文时,与其引入“铁杵磨成针”等故事,莫如引入现今当红偶像的奋斗故事,后者因富有时代气息而更符合学生的“兴奋点”。
三、向来枉费推移力,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切入时机细思量
启发式教学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入素材同样要把握好切入的恰当时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
于漪老师曾谈过这样的一个课例:
一位小学教师教《山行》,课起始立即用多媒体打了一幅国画,色彩鲜艳,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画的顶端画了几间白墙黑瓦的小房子,以示“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么好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小诗,就让一幅画给框死了。原本“白云深处有人家”可让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而今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其实,运用国画帮助学生感受诗中之景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引入时机不妥,以致于弄巧成拙。
再如,人教版八下的《春酒》一文,文字浅显却意蕴深厚。下面是对理解文本意蕴有用的两则材料。
一则是琦君自己的话: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亲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另一则是白先勇论琦君: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这两则材料倘若于文本阅读之前引入,无疑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也会剥夺学生享受阅读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发现的乐趣。这与《课程标准》“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如在学生自身进行过探究、质疑、思考等多种学习过程,有所理解和感悟时再补充进来,以“画龙点睛”,同时也帮助于学生了解琦君作品的总体风格,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迁移。一般来说,在课堂初始阶段,阅读文本是主要的实践活动,此时不宜出示有明显提示性的课外素材;而在课堂的发展和阶段,为了落实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而引入的素材也不宜过早介入。只有在学生经历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仍求而未得的情况下引入素材,学生才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品尝到收获之喜。

四、结合文本巧设计,发挥多效是上乘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都要考虑其目的性,引入课外素材亦如此。素材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应仅仅作为一个标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签贴在那里。
比如,执教《荷叶母亲》一文,不少教师会将冰心的另一首小诗引入课堂: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
但很多教师出示此诗后,只是让学生朗读一遍,之后便弃置一边。这种处理方式不免使人对素材的作用打上一个问号。其实,小诗与《荷叶 母亲》的结尾在意旨和手法上都是相同的,教者完全可以考虑让其在启迪学生思维,激荡学生情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有教师出示卷云、卷积云等图片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但这些图片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图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这样既可锻炼其“说”的能力,还能与课文的语言进行比较,让学生对课文的说明语言有更好的把握,达到以图促文的效果。
善于思考的老师总是能最大化地发掘素材的价值,让其发挥多重作用。这里以《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7-8B中《枣核》一课的教学实录来说明。执教者在这节课开头引用了一则儿歌作为课堂的导入:
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这个开头不仅简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一个枣核小之又小,为什么会“一间屋子盛不下”呢?从而更主动地走进文本探究。但该儿歌的作用并不止于此,执教者还以“一个枣核大不大”作为统领整个课堂的主问题,在整体感知、品析语言、挖掘主题三个主要环节中,始终引导学生去追问、思考这个问题。可谓一材多用。
总之,阅读教学中课外素材资源的使用要以有利于文本学习为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最佳切入时机,使其和文本阅读有机结合并能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于漪. 岂能食而不化,《语文教学通讯》200

7.3B第16页.

[3] 余映潮. 精选资料,助教助学,《语文教学通讯》2009.11B.
[4] 吴喜萍.《枣核》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 2011年7-8B.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