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与其解决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与其解决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7662 浏览:212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式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着几个常见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式。
[]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6-0081-05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几个常见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第二,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第三,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能否解决好这几个常见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本文试图澄清对这几个常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探讨其解决方式,以就教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辛勤耕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坛上的一线教师。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
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度浓缩了“O五”方案实施前多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因此,教学内容庞杂。但是,与教学体系改革以前相比,教学时间却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普遍的情形是,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时间仅仅是一个学期,通常是18周时间,每周二节课,共36学时。有些高校将本课程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课时很可能被军训和过多的节检测日所挤占。因此,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要少于36学时。
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压缩讲授内容。很多一线教师不得不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而舍弃掉教材中涵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有些课堂甚至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种方式不仅十分普遍,其影响之大,甚至在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出题上都有所体现。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核,往往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能不说,这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相冲突以及应对这种冲突的教学安排,有一定关联。
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方式。然而,这种妥协方式,却暴露出非常明显的负面因素,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没有得到完整的讲解,这意味着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是残缺和不完整的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udooo.com


逻辑上说,可以采取增加教学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高校课程安排体系决定了这种逻辑上的期待,又是难以落实的。因为现在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基础课、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数量激增,不可能再增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时间。
由此决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消化和高度提炼来完成。换言之,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需要主讲教师明确,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教材中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理论、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进行精确而深刻的讲解。
根据课堂教学体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讲解,可以围绕“一个核心”和“五个基本点”来展开。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内涵、实践的特征、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以及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和阐述。所谓“五个基本点”就是解决学生对于五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这五个基本问题分别是:第一,有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第二,有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第

三、有关资本主义的认识;第四,有关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五,有关共产主义的认识。

实践的观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教学始终,具体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发展于实践的推进,理论命题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因此具有人民性、批判性和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面向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实践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4)东方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促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变革世界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5)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还解决了共产主义之所以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当然,在课堂具体讲解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出现的。但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的观点没有被完整解释的时候,应该将实践的观点铺垫在有关问题的论述中;在实践的观点完整阐释以后,应该时时照应实践观点的应用。
以实践的观点为核心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呈现的五个方面,就不应该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或者羁绊于其中的细枝末节,照顾不到整体的理论系统,而是在有所挑选、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讲解。
比如,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的讲解,就不必对以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又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浓缩呈现的运动的观点、静止的观点、时空的观点等展开讲解,而可以浓缩地概括为: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人类拥有了对运动、静止以及时空问题的既辩证又唯物的认识。这些认识表明,人类已经摆脱了传统神学世界图景的笼罩,而具有了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常见问题,就是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相脱节的问题。第一,讲坛阐释的结论,已经成为论坛中学术争论的对象。如教材绪论中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从文字上看,不仅逻辑周延,而且气势磅礴。如果不接触论坛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阐释,甚至会为这种阐释文本的严密而陶醉。因为它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结构等多个角度,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但是,稍微接触论坛的人都知道,论坛上有关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区别甚至对立的观点,东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关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执,以及马克思主义幽灵的复数存在等等的论述,不绝于耳。所有这些观点,都将“击碎”教科书文本的完美,甚至使得教科书成为没有学术含量的代名词。
第二,讲坛阐释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论坛研究的焦点。如教材第三章关于唯物史观内容的叙述体例,主要是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谈起,阐释了三大主要内容,即社会发展规律论、社会发展的动力论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论。如果说,这是教材上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那么,近年来有关唯物史观的讨论,已经很少在上述问题上简单聚焦。人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有关唯物史观文本的解读,有关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以及有关唯物史观与其他相关哲学领域如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研究的对接,等等。
对于讲坛与论坛之间的背离和间隔,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仅仅呈现问题是不够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需要探索解决之道。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验到,一线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度地拉近“讲坛”与“论坛”之间的距离,既坚持“学术无禁区,讲坛有纪律”,又适度“打碎”教科书过于完美的文本建构,给学生留出阅读与思考的空间。
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护“讲坛”的严肃和稳定性。如果说,“论坛”具有探索性、争鸣性和自由个性,那么,“讲坛”必须保持严肃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不能将没有定论的、不成熟的、带有个性的东西,当作成熟的理论体系加以随意发挥。另一方面,适度渗透“论坛”讨论的问题,从正面进行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吸取“论坛”的活力,将经典和成熟的理论讲深、讲透。
比如,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向学生介绍了教科书上完美的文本叙述以后,可以给学生们“透露”一些有关这个问题的“论坛争论”,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看一些论坛争论的文献。
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实践的条件、实践的水平与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在历史上,有东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间隔;马克思主义还有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之别。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因为实践需求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关注焦点、讨论热点和研究论题,因而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面孔。
但是,同时,我们又必须向学生强调: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理解和坚守,可以表达为四个层面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再比如,对于唯物史观的介绍,在清晰讲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论、动力论,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有关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拜物教文化的分析和批判,以便拓宽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阅读兴趣不高。不可否认,在中学由于高考的压力,文科考生不得不精读相关教材;在大学,失去这样的压力以后,学生读教材的自觉性减弱了。
但是,这不是出现问题的全部原因。学生不爱读教材的原因,还由于:一方面,大学教材比中学教材的知识浓缩度增强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而言,与之相对应的中学的“哲学与生活”、“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以及“文化与生活”相比,大学一门课对应着中学四门课;大学一个学期学的内容,对应中学好几个学期的内容。刚刚由中学生转变而来的大学新生对教材的不适应,有其必然性。
另一方面,大学教材内涵的知识深度增强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而言,它高度浓缩了“论坛”研究的一些结论。比如,第一章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内容,不仅涵盖了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初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容,而且提炼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有关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产生的某些结论。对于没有专业背景和社会实践背景的年轻学子,要产生阅读教材的兴趣,确实是不太容易。
再一方面,现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思考兴趣,有一个从“文字符号”向“图像符号”的转变,进入到所谓的“读图时代”,图书出版行业也在悄悄地发生版式与版面的“革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的写作方式仍然保持传统面孔,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对刚人大学的新生产生吸引力。
这表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一致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设想从逻辑上通过对教材的修改与完善来完成。但是,修改教材,特别是对教材内容和风格进行修改,这不是短时期内能实现的。需要开辟专门的讨论专栏,充分听取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在保证主流价值取向得到完整阐释的同时,完善教材文本的叙述形式。
除此之外,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还可以有三个方法缓解这一问题。
第一种方法,通过主讲教师的课堂讲解,激活教科书的文本内涵。在课堂上,主讲教师可以着力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于引导学生采用理论联系历史背景的学习方法,学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与活生生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只要联系理论产生和发展于其中的时代背景,就可以赋予抽象的理论以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讲解。在从逻辑上说清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可以适当地介绍1978年实践标准大讨论的时代背景。这个案例足以说明抽象的哲学命题,是如何承担重大的历史使命的。第二种方法,通过主讲教师的课堂讲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教材上的基本观点,思考社会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流行话语”,使得教材上的文字转化为学生思考问题的理论武器和思考能力。比如,在讲完辩证法、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价值规律的内容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下列说法:
“什么是市场经济?就是不问起点看终点,不问苦劳看功劳,不问过程看结果”。
显而易见,在辩证法看来,结果和过程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过程就不可能有结果。因此,这个观点显然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不相符合。但是,在现代的中国大众话语中,“市场经济,不问起点看终点,不问苦劳看功劳,不问过程看结果”,确实有其震撼力,有激动人心、引发头脑风暴的一面。为什么?如果从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来看,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会发挥作用。在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而言的;在欧洲历史上,市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场经济区别于自然经济以及简单的商品经济。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或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一定要关注经济活动的效益,以终点、功劳和结果为重,因为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这关系到生产者的生死存亡。
一个不管市场需求、只埋头苦干的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私人劳动凝结起来,而私人劳动能否转变为社会劳动,将受到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制约。一个没有需求的劳动产品,其价值是得不到实现的。或者说,生产者付出的私人劳动,不能顺利地转变为社会劳动并因此获得相应的补偿。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地强调“结果”、“功劳”和“终点”,推动人们通过关注市场需求,实现对劳动效益的追求,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该观点的震撼力,来自于人们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在观念上的提炼,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然而,这个观点是不能被过分夸大的。因为,如果仅仅关心结果,只关心市场经济的效益,人们完全可能用不道德、不合法的和不科学的手段追逐利润,导致对结果的过分重视,而不关心过程。这可能带来社会危机、社会污染等问题,因而违背了这个观点提出的初衷。
经过这样分析以后,学生不仅会对诸如此类的带来“头脑风暴”的新观点,有所辨别和全面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力度的认识。这样一来,他们会对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产生信服感。
第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一些经典原著。对于非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经典著作无疑不是主要阅读对象。但是,适当地摘引一些段落来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笔者曾经试着将《宣言》中的无产者与资产者部分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写出读后感。有学生在读完以后,很有感触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字原来这么优美!
上述几个常见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我个人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解题方式,未必完美妥当,期待引起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同仁之关注和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 孔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