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宏观经济学 >教育资源整合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教育资源整合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24048 浏览:1012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拓展学生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优势的实践教学活动理所当然地成为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向。“原理”课实践教学要以“原理”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主要依据,以构建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内容,以凸显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追求目标,积极探索能整合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合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原理”课;实践教学;教育资源整合
1673-291X(2012)22-0238-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优势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上的显著实效性,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原理”课程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经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探索了以“原理”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主要依据,以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内容,以凸显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追求目标,能整合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合力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确立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理念和基本原则

1.明确了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到内容、模式的确立,再到实施和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和教师职责规定,使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保持了制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避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理念、原则、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及经费预算和使用等,并制定了教师职责和实践教学大纲。

2.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贯所处的消极被动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并在实践过程中训练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有相当部分实践活动,是有意安排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即由教师提出要求和相应的规范,而后由学生组成团队,经内部分工协作完成。这样,实践教学过程既能体现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又能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体验性。

3.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原则,并付诸实践

一是计划和统筹的原则。此原则应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学校层面的计划与统筹,二是思政部和教研室的计划与统筹,三是每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计划与统筹。将实践教学的要求和学时等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整体工作规划中,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织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衔接,与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协调,不断沟通,克服以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局面。
二是针对性原则。提出实践教学目标、方案的制定和教师的指导要体现“四个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二是要针对民、汉班大学生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三是针对“原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色;四是针对时代的特色,要充分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变迁的时代特征。如我们已经实施的针对建国六十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新疆发展变化的“学原理,看现实,思发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文明待人,礼仪修身——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和专家讲座活动;针对“一二·九”运动的“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和针对“国际艾滋病日”的“用正确的健康观指导我们生活”的手抄报评比;针对“原理”课程经典原著的“学原理,谈感想”的读后感竞赛;针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学生讨论和课堂辅导等。
三是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为基础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终究离不开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是搞好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主辅关系不能颠倒,要体现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的结合。
四是实效性原则。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实践教学成效的基本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大实践”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和“合力”构造,“原理”课程也不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有能为课程教学利用的要素和必需的实施条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我们学校也是克服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战”的不足和新疆知名企业偏少,“革命圣地”、“道德教育基地”稀缺的弱势,对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做了有益探索。

1.对整合学校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

首先,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学校形成了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同时兼任学校思政部主任、学校学工部副部长的“大思政”的管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理协调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合力”,奠定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其次,在学校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初步形成我校党委宣传部为实践教学的指导、协调部门,社科部是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部门,团委、学生处、各学院是主要配合部门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各部门资源整合模式,探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学期前统一安排、学期中协调互助、学期末总结交流”的定期交流、资源互补机制。并在民族团结演讲竞赛、艾滋病防治知识、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人物采访等实践教学活动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展示了“合力”的成效。

2.对整合实践教学师资资源的探索

在校内,鼓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院书记、辅导员作为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利用其丰富的学生活动组织和管理经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资源,实现其与专职思政教学教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团委书记们、部分学院党总支书记、学生处处长们、学生辅导员们等都有过学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经历。在校外,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免费等实践教学资源。探索了到一些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博物馆、标本馆的参观;到米泉一中、儿童村的座谈和调查;在“读原著,谈感想”活动中邀请专家的讲座和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3.对整合实践教学经验平台的拓展

在注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力求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组织教师到农村、大型国有企业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单位的实地参观调查,利用检测期组织教师到内地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所有教师都参加了教育厅组织的培训,注重与疆内外院校学习交流平台的拓展,力图借鉴和整合兄弟院校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同时,针对“构建和谐社会”、“‘’精神解读”、“中东局势”、“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反两讲”专题教育等形势内容,积极参与学校党团课、双学小组、市民文明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等学生教育的专题讲座,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拓展了实践教学的新平台。

4.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关注的困惑点、热点等实践教学主题资源整合的探索

首先,把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资源的时机,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如对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新疆发展变化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中的民族观的教育和民族团结讲座、2009年针对“甲流”流行的严峻局势和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甲流”防治知识和正确健康观的宣传、以及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总统大选”、北非中东局势等均成为学生课前十分钟新闻评析、课堂讨论、辩论赛、社会调查、手抄报评比、专家讲座的教育主题资源。其次,利用新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与学生自身贴近的实践教学资源,如“新疆精神”大讨论、五月份的“民族团结月教育”等,都是我们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拓宽思路、提升素质的实践教学的社会资源。

5.提升了学校团委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早在20 世纪80 年始,高校的团组织就相继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使大学生在为人民怎么写作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是一种以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更为广泛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由于组织松散,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也易使其活动流于形式。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管理则相对较为严格,如纳入教学计划,有相应的学分,有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约束和整个实践过程的专业教师指导等,但也由于专业教师对学生活动管理经验的缺乏和畏惧“麻烦”的心态,使得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我们与学校团委的合作和实践已经证明,探索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和校园文学、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整合两者之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体现出更好的“实践育人”效果。

三、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1.在空间上,探索出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内实践”或“课外实践” 的教学模式,创立了“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进一步扩展“课外实践”空间的同时,加强“课内实践”的发展。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发展;既节约了时间、经费,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规模。因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在实践教学形式,探索并实践了“理论探讨型+参观感悟型+实践体验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类是注重就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体现思想碰撞、深化认识、更新观念特点的“理论探讨型”,主要有:课堂讨论、专家讲座、撰写读书感或观后感、辩论、主题演讲等;第二类是注重学生自己策划、课外实施、老师跟踪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团队合作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实践体验型”,如社会调查、人物访谈、手抄报评比等;第三类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切实感受社会变化的“参观感悟型”,如博物馆/标本馆/企业等的参观考察、观看教学片等。达到了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体现实践教学对学生教育的多功能性的目的。
3.在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上,探索出了“思政部、教研室、教师、学习委员/班长、小组长”的五级管理模式
首先,明确了思政部、教研室、教师这三个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各自的职责和关系。即:思政部为实践教学的管理枢纽,负责制订实践教学总体方案;教研室为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制定具有不同特色的实践教学计划,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人,并直接指导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其次,在学生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探索出了“组长具体负责,班长、学习委员协调,老师指导”的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教学模式。针对100人左右大合班教学的现实,我们每学期开课初就要求学生组成6~8人的学习和实践教学小组,目的是使庞大的实践教学团队变成了结构简单的小团体,达到了大班变小班,大规模变小规模、集体与分散相结合的目的,既减轻了教师的管理组织压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和团结合作的能力,也能实现将实践教学活动“深入”到每个学生,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目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组长负责制要与教师的指导、督察要结合,要求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学习的控制和引导,强化教师“在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习”的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无论是在“课内实践”还是“课外实践”,均证明是有效和可行的。

4.引入竞争机制,以评优、奖励、纳入学生总评成绩等考核方式激励学生的参与和创新

探索出了“教师动员、培训—学生小组策划—教师评阅并提出建议—方案实施—各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教学报告—课堂交流、答辩和推优—学校交流展示”等七步骤历时三个月的实践教学活动路径。既可以保证每位学生的“参与”和成长过程的“被指导、被考核”,又可以通过推优、获奖励证书(有学分)等环节的设计,激励其竞争意识。加上2~4个班合班上课带来的班级竞争环境和小组合作的模式,又激励了课堂推优评比中的班级荣誉感和小组团队的荣誉感,对鼓励学生合作、认真策划、积极创新等有着很好的激励效果。在合班课堂上公开、公正地总结推优以及学校层面上的汇报展示等环节的设置也督促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去落实每一个环节,形成了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虎头蛇尾的一个有效机制。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上,也改变了以往的“一纸定终身”、“记忆式的学习能力”考核的困局,在实践教学活动成绩占学生总评20%的同时,还以案例分析或联系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实践教学活动感受等考题形式纳入试卷中,既实现学生联系自身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更是学生未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的引导。
参考文献:
汪洪,叶芃,张文学.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84-87.
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刊):2-14.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3-02.
[责任编辑 王晓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