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对于斯拉夫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系统之“角色创造说”在声乐教学中运用

对于斯拉夫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系统之“角色创造说”在声乐教学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24227 浏览:1006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苏联)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大量运用于各国的戏剧表演与创作中。文章通过对该体系的研究与学习,将其体系之一“角色创造说”用于实际声乐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理论知识,提升全面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体系角色创造说声乐教学二度创作
[作者简介]李合胜(1979- ),男,重庆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教学。(江西南昌330013)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07-02
表演理论对于学习声乐非常重要,学生需要掌握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声乐学习包括发声技术训练、音乐理论、文化常识,当前声乐教学仍然是注重技术的训练,教师与学生普遍轻视相关的理论学习,使学生缺乏表演的理论根基,忽视声乐最根本的情感表现需求,也使声乐学习缺乏积极创新性,学习形式变得单一枯燥,解决这一现象需要教师与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udooo.com

学生树立技巧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的学习方式。声乐表演本身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活动,旨在将作曲家谱成的优美曲调用人声传达给第三方即欣赏者,演唱者除具备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其次就是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做到以声传情,打动欣赏者的内心世界,引起欣赏者思想与内心情感上的共鸣,在视听中产生美的联想,这也是表演艺术的审美需求。

一、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缺乏综合的理论学习

目前声乐专业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声乐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大部分授课时间用在发声方法上面,对作品的处理限于经验教学,缺乏相关的表演理论支持。
1.学生理论知识薄弱,演唱没有真挚的感情流露,作品的二度创作缺乏深度。声乐是最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一门艺术,以自身的嗓音作为演奏乐器,也是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但只有声音没有情感,就变成了没有“音乐”的音乐。大部分学生没有做二度创作的案头分析习惯,只有感性的思维,很多时候都是直奔结果,也就是直接唱出原始的音符,而忽略最重要的作品体验过程即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声乐表演最重要的过程,是化实为虚到化虚为实的相互转换①。化实为虚是表演者对作品的作曲家、时代、旋律、曲式、和声、结构等进行分析,据此结合表演者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表演技术的高低,在这些知识的导向下开展艺术形象思维活动,将眼里实际看到的谱面化为虚拟的内心听觉,即表演者脑中所想象的音乐,将这些想象的音乐用声音表达出来称为“化虚为实”。美好的音乐是将心境物化,把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思想感情、艺术构思、审美心理等等用具体的物质形态即音响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形的思想感情、艺术情趣是“虚”,具体可闻可见的艺术作品与表演是“实”。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就是虚与实相互融合、相互表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同的音符谱面,不同的表演者由于艺术知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具体形象也是各异的。学生缺乏对这一重要过程的体验,就很难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情感,当然就无法深入到人的内心。
2.学生缺乏全面的理论学习,失去学习的原动力。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学生过于急功近利,不愿意投入到学习的具体过程当中,经过相关调查,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三年级后,学习兴趣开始下降,练习时间大大减少,把声乐简单看成练习声音的学习,忽略了其内在的学习,使学习形式变得过于单一,久而久之失去了兴趣,一些条件较好的学生也因缺乏持久的毅力而失去学习动力。声乐学习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技术的训练,而应该重视综合的理论学习。全面的理论学习可以充实技术之外的学习时间,分散对技巧过于专注的注意力,重视理论的广泛学习,从心理方面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从而降低初学声乐的枯燥性,提高初学者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3.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艺术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声乐专业来说,目前的培养方式还没有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毕业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入到社会的真正角色当中。普通高校的声乐毕业生只能演唱较为单一的声乐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表演理论的运用,忽略了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过程,缺乏综合的表演学习,被冠以“学院派”之说,这样就无法适应社会大众文化的审美需求。
纵观目前声乐专业的教学模式,还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理论才能使教学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学生如能学习专业的表演理论,不但积累表演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的体验与培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唱出大众喜欢接受的作品。演唱作品应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脉络,推出易于传唱的优秀歌曲。在学习期间有了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深入了解,可以有效缩短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角色的过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下简称“斯坦尼体系”)之“角色创造说”对声乐的学习体验是非常有帮助的一门基础理论,该体系从角色的创作入手,分步骤地解决如何进行作品人物的二度创作,这与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过程有其内在深刻的联系。

二、斯坦尼体系之“角色创造说”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理论启示

戏剧与音乐之间有着很多区别,但也有其内在密切相联系的地方,都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舞台活动,在声乐学习中如果能够吸取戏剧表演理论的精髓,是非常有益的。斯坦尼体系是世界三大体系之一,其“演员创造角色”在中文翻译出版的斯坦尼全集中位于第四卷。斯坦尼体系在创造角色中分三个时期,即认识时期、体验时期、体现时期来进行阐述,这三个时期对于我们声乐的二度创作也是可以运用的。这三个阶段是有序的,不能跳进,在我们声乐演唱中往往是直接去体现,而忽略了重要的体验时期,很多学生在拿到新的曲谱时,直接奔向创作的外在结果,用机械的声音将音符唱出来,没有投入到情感的体验阶段,没有先把应该赋予形式的那个精神实质体验出来,这大大降低了歌唱二度创作的作用,最后的结果是无法深入到听者的内心深处,更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

中国论文中心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