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数学教学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四要”策略查抄袭率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四要”策略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6992 浏览:225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如果物理课堂能让学生感到有趣、好奇、有惑、有得,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果;有趣;好奇;有惑;有得
1002-7661(2012)16-008-01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学生的学,又依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
一般地说,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成分,并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这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尽量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景,以便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就如何抓住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使学生感到有“趣”

中学生的学习都带有一定情感因素,由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的领悟和喜好程度不同,因而学习物理的态度有很大差异:有的反感害怕、消极逃避,有的则迷恋如痴、视为乐趣。因此,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物理,首先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有趣,即创设一种学习的诱因,这种外部的诱因作用于学生,从而产生内部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指向教学目标。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可以先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讲台上竖直放置一面镜子,在镜子前面放三张分别画有一条不规则波浪线的白纸,然后请三位学生上来,按特殊要求进行描线比赛,描线时眼睛不允许直接看着手,而只能看着镜子里的手的像进行描线。结果,看似简单的事情完成起来却出乎意料的艰难。当同学们看到三张混乱可笑的“图画”时,产生的不仅仅是笑声。
再如,在讲透镜时提问:近视眼配戴的镜片和远视眼配戴的镜片有什么区别?患近视或远视的病人配戴相应的眼镜后为什么能提高视力?面对提出的问题,学生欲答不能,却唤起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促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这样别开生面的引入新课,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教师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再来讲述物理知识,便能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境很快进入“角色”。

二、要使学生感到“好奇”

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好奇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好奇”则是保持对问题的探索意识的磁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出学生所不料,甚至与常规相违的现象给予刺激,可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好奇心,并留下深刻印象。如讲“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时,教师先提问:“1+1=?”,学生的反应是不屑一顾,这时教师让两位学生通过弹簧测力计拉一条中间挂有重物的绳子,当绳子两端所夹的角度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不同,并且两人用尽全力也不能把绳子拉直(先去掉弹簧测力计后再拉)。此时,学生头脑中原有的“1+1=2”的模型遭到破坏,从而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接着,教师进行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的演示,从而得出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于是学生明白了:在二力合成中,两个力的合力可能等于“2”(如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也可能小于2(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甚至等于零(如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若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合力为零)。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气氛中获得了具体的直接经验,对二力的合成的方法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再如,在讲“大气压强”时,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瓶口比鸡蛋要小,鸡蛋放不进去。如果我们先把酒精棉点燃后放进了瓶子里,几秒后再把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则掉进瓶子里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感到非常好奇,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去学习“大气压强”。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能积极地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要使学生感到有“惑”

有惑,就是指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生疑窦。“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不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识的片面性和常犯的错误,设计一些问题,促其生疑,诱其有惑。然后,再引导他们去排除疑惑,并在不断的解惑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如在学习“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时,可问学生:“100瓦的灯泡亮还是40瓦的灯泡亮?”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当然是100瓦的灯泡亮!”这时,教师将“220V100W”的灯泡和“220V40W”的灯泡并联接入220V的电源中,果然与学生的答案一致,学生会为自己的“胜利”而得意。接下来,教师将这两个灯泡串联接入220V的电源中,100W的灯泡反而比40W的灯泡暗很多,这出乎意料的事实使学生大为疑惑,有一种想立即弄明白的求知。于是,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去认真理解灯泡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物理意义,并领悟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方法。
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巧设悬念,使他们从“理所当然的正确答案”中暴露问题,再启发他们去悟其道理,培养正确、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使学生感到有“得”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持久保持,关键在于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看到成果,在精神时不断得到满足。学生能“学有所得”,内心就会充满喜悦,进一步产生新的需求而满怀乐趣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学要千方百计在“学有所得”上下功夫,并使“有得”不仅仅局限于获得一点知识、解出一道习题,更要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应变能力方面“有得”。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条件,使学生学有收获,体味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成功的快感,就会从他们身上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
以上所述课堂教学的“四要”,并不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模式,它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之一。实际上,“四要”之间是相互渗透、不可完全分割的。贯穿“四要”的一根红线应该是“激发兴趣、调动内因、变教为导、设疑解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灵活发挥,使物理教学符合“密度大、能力强、效率高、负担轻”的标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