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试述孔子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内涵与实践智慧

试述孔子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内涵与实践智慧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34597 浏览:1587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以“仁”为源泉,以“中庸”为法门。其实践智慧表现为德智皆建的统筹教育、君子不器的全面教育、有教无类的人本教育、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学思结合的启发教育、寓教于乐的乐感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孔子精神如何与当代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实践智慧
1002—2589(2012)27—0138—002

一、孔子和谐教育的内涵

(一)“仁”是心灵和谐的源泉

“仁”是贯穿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论语》中讲仁有109处。仁,“爱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孔子其“爱人”的基本解释到“孝”、“弟”,再到“泛爱众”、“忠恕之道”的外延与扩展。在此,孔子希望从“爱有等差”的基本事实出发,发挥个人自身的仁爱力量,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最终试图通过“泛爱众”和“忠恕之道”,通往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和谐。
孔子从忠恕两个方面对“仁”进行了充分阐释。对于有能力居上位的人,孔子提倡积极行动的忠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这里孔子表达了一种能力越大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越大的呼吁,对于能够博施于民,能够济民的人,孔子毫不犹豫地给予圣人的评价。同时,孔子的恕道则更具有社会人人遵守的可行性,“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从自身内心的“仁爱”出发,推己及人,孔子阐述表达了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及实现路径。

(二)“中庸”是心灵和谐的法门

实现“仁”的途径,便是“中庸”之道。“不得中行也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狂指狂妄冒进,狷指拘谨退缩,两者都有所偏,故孔子提倡中行(庸)之路,即“扣其两端”[6],“允执其中”[7]。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在质与文之间,必须取得适当平衡,恰到好处,才算得上是君子,否则过犹不及。同时中庸也有“和而不同”的另一本质,“和无寡”[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即君子广泛汲取别人有益的思想来弥补自身,同时能做到求同存异,于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充分体现出其兼容并包、和谐统一之意。
孔子将中庸的品质贯穿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日常教学当中,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10]的温和中道的个人品质。同时,孔子中庸的品质还表现在始终坚持弘扬正道的严谨教育原则上。《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在《中庸》中有孔子语录:“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孔子对正道的坚持弘扬与谨慎严肃,对学生行为思想产生示范和影响。
《中庸》将其发展为“中”与“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恰如其分的遵循天地定理与万物循环,不偏不倚地自我修养与善待万物,这是一条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和之道,而孔子将其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二、孔子和谐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一)德智皆建的统筹教育

孔子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论语·里仁》中,孔子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等言论都透露着孔子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注重德育的同时,孔子还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1]等。
孔子采取德智统筹的中庸之道,旨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德育为主,德智皆建的统筹教育弥补了单纯强调道德价值教育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使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能有所发展。

(二)“君子不器”的全面教育

“君子不器”[12]是孔子人才培养的理念。其教学纲要为:文、行、忠、信[13]。既包含文化知识与道德修养的素养教育,又有社会实践与行为规范的实践教育。在注重实践教育的同时,孔子致力于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经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4]。孔子的教学内容:道德修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体现着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教育的功能是让学生掌握日后他们能认识世界、控制世界的知识和技能。而丰沛精神世界的塑造、雅致审美情趣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便逐渐被漠视和淡忘,最终造成人的物化、异化与精神失落。而孔子的全面教育却能有效弥补这样的缺失,运用囊括自然、人生,即向内又向外的全面教育,使人得到充分而和谐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三)“有教无类”的人本教育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分贵贱、贫富等外在条件招收学生,通过教育消除人智、愚、贤、不肖等的悬殊,透露出人本主义的理性光芒。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情怀从事教育,强调将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这种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有助于社会消除歧异、化解阶层的矛盾与斗争。
我们教育中依然存在基于身份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现象,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依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孔子的“有教无类”情怀,他们将学生的成绩、礼品或者身份作为是否认真执教的前提,从而让教育不公、社会不平的现象从课堂上开始生根发芽,成为社会不和谐隐患的来源点。

(四)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其最为人称颂的贡献之一,《论语》中有着明晰地表述,如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5]。《论语·先进》中同一个问题,于子路的莽撞与冲动,孔子选择了理性的压制教育,于冉有的胆小与过分谨慎,孔子采取了大胆的鼓励教育。类似于这样因学生的性格差异、智力悬殊和接受能力等的个性化差异而作出的不同程度与深度的教育《论语》中还有多处可寻。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在于能够极大地顺应学生的个性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而且能够消除大量的没有针对性教育的无效弊病。避开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也能更好地调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

(五)学思结合的启发教育

《论语·为政》有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孔子对于学生学习的学思结合有很高的要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当学生对于问题已作了充分的思索却未能理出头绪与开章之时,孔子才启发他思考的路径与开端,同时当学生已经思索出了问题的大概实质,却无法表述清楚之时,孔子才帮助他表述。而且还要具有“举一隅”能有“三隅反”的思维能力。对于其如此启发的教学深意,程颐先生做了很好的回答“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在这样一种学思结合、循循善道的启发教育中,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思维加工,而知识的获得才更有意义,同时思维的不断加工也有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即更加“坚固”,而在经过“愤悱”的思维之路后老师予以指导、总结与升华,能将知识更完善的纳入学生的知识构建当中。
学与思结合的具体方法,孔子归纳为“一以贯之”[4],即在广泛学习的同时经过思维加工的意义构建,用一个道理贯穿。而对于思的具体内容孔子也有阐释:“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9]。从中可见,孔子将思维的范围与范畴作了扩大,不仅是学问,还有德行,直至生活的各方面,同时他的“思”更近乎于“内省”,即一种内部归因。这

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样自律、内省而全面的思,有助于人们向内的探索与审视,是个人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也是塑造和谐自我、和谐人格的必经之路。

(六)寓教于乐的乐感教育

《论语·雍也》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加赞扬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乃至他自己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7],甚至在教学中要学生鼓瑟伴奏等,都表明着他寓教于乐的乐感教育。除了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外,他也升华了学习的动力和动机,即将学习本身带来的精神满足和个人效能感强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使学习融入生活本身,变成一种持久愉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成就一种和谐的人生和价值追求。
结语
孔子教育理念的博大精深,其教育理念中讲求的德育为本、全面发展与高尚道德追求都渗透着兼容并进、和谐统一的深远意义。在当代的教育乃至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都有着广博的指导意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诉求与和谐精神的回归发扬有着深刻的时代适用性。其兼容并进、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在多元化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能更好地促进构建我国文化、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论语·颜渊》
《论语·学而》
[3]《论语·雍也》
[4]《论语·卫灵公》
[5]《论语·子路》
[6]《论语·子罕》
[7]《论语·尧曰》
[8]《论语·公治长》
[9]《论语·季氏》
[10]《论语·述而》
[11]《论语·阳货》
[12]《论语·为政》
[13]《论语·述而》
[14]《论语·泰伯》
[15]《论语·先进》
[16]《论语·里仁》
[17]《论语·述而》
(责任编辑:石 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