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教学基于KAQ目标导向物流双语教学查抄袭率

教学基于KAQ目标导向物流双语教学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27011 浏览:1215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以KAQ为目标导向,分析了物流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运用需求分析探讨了物流专业双语教学的模式,并确立了物流专业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物流专业;双语教学;需求分析;KAQ

中图分类号:H191

[基 金] 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458) 2008年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XGGH08118)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

一、KAQ目标及双语教学界定

KAQ目标,指的是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培养模式(简称KAQ模式)。在KAQ模式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关键,三要素共同构成物流专业的KAQ培养目标导向。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国外对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 or bilingual schooling)的定义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定义是《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1986年):“the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译为“在学科教学中,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而在我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中定义:“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定义强调外语与学科知识的同步获取,外语在我国主要指的是英语。

二、物流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1]4号)中明确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目的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1. 培养国际物流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现代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现代国际物流涉及生产、流通、运输、写作技巧、仓储、信息、通关、商检、单证、保险等众多业务,而这些业务涉外性很强,会用到大量的专业词汇及专业英语知识,因而只有加强物流专业双语教学的渗透力度,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国际物流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

2. 适应物流专业学科发展的需要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规划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能使学生吸纳国外最新的物流信息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战略模式,拓展国际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

3. 满足物流行业标准化的需要

按照现代物流理念,需要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 因而要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怎么写作标准的推广,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国际物流标准化专业术语较多,只有通过双语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掌握物流标准化方面的专门知识,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物流专业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物流专业双语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方法,结合各自高校双语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基础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物流专业学科的特点,灵活高效地加以推广。

1. 双语教学的普遍性方法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应用

国外常见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学校对各学科全部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模式;二是“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学生入学初期各门课程完全采用母语教学,以后逐步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课程教学,其他课程仍保持母语教学的模式;三是“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学生入学后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过渡到所有学科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模式。目前,国内常见的双语教学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全英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使用英语作为唯一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二是“英文主导型双语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授课,但英文授课比例在50%以上的教学模式;三是“中文主导型双语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授课,但中文授课比例在50%以上的教学模式。国内外常见的双语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完全照搬,必须结合各自高校的实际,并考虑物流专业的特殊性,选择恰当的双语教学模式。我国高校物流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建设先天不足,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更是匮乏,学生外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而,物流专业双语教学应考虑高校教师的语言水平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分层次采用多样化的双语教学模式。

2. 物流专业双语教学开设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NA),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这种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领域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在给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Long, 2005:1),其目的是“使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Munby, 1978:43)。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开始,应从学习者情况、师资水平、课程性质、教学资料等角度构建物流专业双语教学需求分析,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依据。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手段了解本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外语水平与能力、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与态度。师资水平,主要指教师的外语能力、专业能力、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外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专业能力,指双语教师专业化,能够深入浅出地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教学理念和方法,指双语教师必须懂得外语教学和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将学科知识和外语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外语。课程性质,主要看是理论性强的课程还是实务性强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教学资料,主要看教学资料的实用性、权威性,教学资料语言的规范性、纯正性,使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统编教材或是自编教材,是理论教材还是实务教材。从上述四个层面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本校物流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对英语水平优秀的学生,可采用“全英型双语教学模式”,即使用语言纯正,具有权威性的国外原版教材,在授课、交流、作业、考核等环节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并加大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比例;对英语水平良好的学生,可采用“英文主导型双语教学模式”,即采用国内统编的双语教材,在授课、交流、作业、考核等环节部分采用英语教学,并保证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比例;对英语水平一般但有强烈愿望进行双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可采用“中文主导型双语教学模式”,即采用自编的双语教材,在授课、交流、作业、考核等环节少量使用英语教学,并结合课程性质,限制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比例,比如《物流学原理》,理论性很强,不宜采用双语教学,而《国际物流》实务性及国际通用性很强,便于采用双语教学;对英语基础较差又没有意愿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不采用双语教学。

3. 物流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确立科学有效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是确保达到双语教学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容。可从专业、语言、素质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专业评价,就是按照“学科知识、语言能力、综合素质”有机整合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好学科知识与第二语言学习的主次关系,学科知识的传授仍然是核心任务,不得降低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语言评价,就是从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听、说、读、写能力,国际沟通与交流能力等指标来评价;素质评价,就是从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创新思维、国际竞争、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指标来评价。物流专业双语教学评价机制要体现其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这种特点,在双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对学生采用答辩、演示、操作、项目策划设计、综合性研究等多种双语形式来考核。总之,只有建立优秀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运用需求分析找到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才能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端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郑大湖. 大学双语教学需求分析的模块构建[J]. 外国语文,2011.

武利红. 国内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3]陈冰冰.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