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近现代史革新教学方式,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吸引力

近现代史革新教学方式,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吸引力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6754 浏览:169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通过实践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辅之以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整体模式,对于增强《纲要》课程教学吸引力,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增课程,不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从学生层面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操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研究 教学模式

一、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框架对增强教学吸引力的积极意义

所谓的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是指教师针对课程的每章内容,从中提炼出能体现教学目的、具有一定内在逻辑性的重要问题,通过几个问题的讲解,学生能清晰地掌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1.从理论上讲,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框架对增强教学吸引力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处理好《纲要》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关系。即处理好《纲要》课与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的关系、处理《纲要》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处理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大学历史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重点讲解提炼的问题,既可以避免重复太多中学阶段的常识,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有目的地深化某些内容,强化某些思想,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
其次,有助于处理好《纲要》课学时短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纲要》课额定学时为36节,但内容从1840年战争为起点的近代贯穿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内容繁多。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框架可以使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浓缩地向学生展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使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2.从实践上讲,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框架对于增强教学吸引力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可以使重点清晰,内容充实。
要想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让学生有所得。只有让学生每次课都清晰感觉到有收获才能激发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达到此目的,就必须使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思想性,即有一定的深度。以问题建构的实践,可以使教师集中用力于某些重点问题,赋予这些问题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向学生展现一个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的历史世界,引发他们更多的好奇,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现在的大学生已是“90后”为主体的一代,这代大学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更加务实。如果授课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课程的吸引力就很难体现。《纲要》课中以问题建构内容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这里的不同类型指的是,根据大学生最后的毕业需求而作的学生分类。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需求可能是他们最大的需求。根据这一需求可以将在校的大学生分为三类:一是致力于继续深造,即考研型;二是直接就业的,即就业型;三是不知道该深造还是该就业的,即迷茫型。就《纲要》课面临的学生而言,前两类是主体。第一类学生深切希望能清晰地掌握本书的重点知识,以满足考研的需要;第二类学生希望能深化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升自我的内涵,以及增加某些专业外的谈资,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的方式,不但能清晰地展现课程的重点,而且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体现一定的思想性,因此说,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再次,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也有助于增强《纲要》课的思想感染力。
《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具体而言,《纲要》课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心的重任。所以,《纲要》课教学的重心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而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方式的实践,使《纲要》课教学有了主攻点,即赋予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可以使教师结合大量的事例有血有肉地展示历史,通过事实教育学生,通过事实感染学生。因此,这种方式的实践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思想感染力。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对于增强《纲要》课程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性

1.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契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就当前的时代特征而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传统的文本阅读逐渐让位于电子阅读,特别是影像阅读。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历史等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电影,而非书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必须做出某些调整,即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所以说,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契合了当前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
就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而言,灵活性和主体性的增强是另一鲜明特点。喜欢变化,拒绝呆板;喜欢表达自我,拒绝一切沉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纯讲授式的灌输,势必会引起学生一定程度的反感,进而衍生叛逆与对抗,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所以,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需要。

2.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要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当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重视,甚至有一定的潜在的抵触心理。所以,如果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程内容能进入其耳,就很难做到以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同时,思想教育也只有先入耳,才能随之入脑、入心。而和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考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立足于课程内容,即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能为了方法多样化而多样化,否则将背道而驰。

3.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被证明的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含有问题在内的典型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形成令其信服的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纲要》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原因在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有着许许多多可以作为典范分析和教育学生的人物和事件,案例教学便于展开;同时感人的事迹又利于思想教育的开展。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以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媒介,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现在制作的及历史遗留的大量的影视、声音、图片等资料,也使多媒体教学成为非常符合《纲要》课程特色的教学方式。
(3)学生主题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主题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体现。它充分地契合了当前大学生主体性增强的特点,有助于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4)实践教学
和其教学方法相比,在《纲要》课中采用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以往单纯向学生传授思想的方式,真情实景,更易于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增强《纲要》课教学吸引力的重要作用

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也可称为特色化的考核方式,其核心是,压力与动力,即所选取的考核方式既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压力,“迫使”其努力去学习,又要给学生以一定的动力,促使其积极学习。
个性化的考核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试卷测试。首先,就形式而言,个性化的考核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可以为口试,也可以为平时论文和读书笔记,不拘泥于卷面形式。其次,就本质而言,个性化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应用及思想的形成。即使采用试卷的方式,其题型设置也不同于传统的试卷。也正是源于此,才形成了个性化考核方式的特色,即压力与动力。基础知识的考核会给学生以一定的压力,“迫使”其去学习;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形成,又会给学生以一定的动力,促使其在课程实践中养成日后工作中所需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自己,积极地学习。
《纲要》课自2006年开设以来,由于考核类型为考查,因此在实践中,撰写论文或简单的开卷考试成为了大多院校选择的方式。这种情况也使部分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产生了“应付”的心理。正是鉴于此,采用个性化的考核方式,通过压力与动力的互补,对于改变学生现有思想,增强《纲要》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辅之以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对于增强《纲要》课的教学吸引力,提高《纲要》课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蔡晓良,陈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前沿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
徐永军.近四年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学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3]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