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项目化教学中“5Q”教学策略实践和

项目化教学中“5Q”教学策略实践和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6198 浏览:209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简要阐述了为有效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形成的一些实用性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策略几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项目化教学,经过几轮实践改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这些在项目选择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浅见整理为“5Q”教学策略,五个Q分别为“前”“浅”“堑”“潜”“迁”。下面笔者就这“5Q”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项目实施前应有大量的“前”期准备

高职教育的项目课程应该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项目来自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因此,我们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立足于企业实际,以实际生产中具体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品质检测为项目,项目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根据岗位工作分析获得的分析工作者的工作过程来安排项目的各项具体任务。课程的技能点、知识点经过整理以后是安排在相关的项目任务中,尽可能做到“做中学”。如何巧妙地在工作过程中对事实、概念、原理知识点进行铺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得到行动知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归纳性学习达到知识的深入和拓展,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完成工作内容,获得能力、素质的培养,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最主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愿意去尝试探究性学习,都成为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问题。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项目实施前的大量前期准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性方案。虽然项目教学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仍然作为学习的咨询者、指导者存在。因此,项目教学并不是让教师退居其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精通本课程的知识提高到对整个专业的核心知识都有涉猎,从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到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应变力,从单一的实验步骤的演示提高到富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对项目有一个系统的思路,熟悉项目的每一项内容,教学步骤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充分利用这些情况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其次,要尽可能多的阅读相关背景知识,以获得项目引入的最佳效果,让学生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最后,教师要对每个工作团队的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在工作过程中给与最合理周到的指导,而不会造成顾此失彼。

二、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前文提到的“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理想状态的项目是很难获得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材料来源、仪器配备、教学时间等等因素。因此,最终获得的项目往往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应用以往知识或是培养其它能力、素质)确立最合适的可用项目,并将其进行一定的优化组合,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成为在教学中可实现的、能有效地为培养目标怎么写作的、尽可能多地包含知识点的教学项目。同时,在项目的难易程度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要考虑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即经前面课程的学习后,学生的知识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可以完成多大难度的任务,而后续的课程将是什么,我要为他们做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一般来说,一门课程会由多个项目构成(每个核心课程的项目根据项目的难度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致分为入门项目、主导项目、自主项目和综合项目),项目的难度应逐渐递增,每个项目呈现给学生的知识组块和技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发展过程由既定的、稳定的、确定的科学知识,逐步增加为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发展中的知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项目与项目之间应相对独立,重复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不能过多,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重复,则要在相应的工作要求、工作方式上增加难度,实现能力的递进。
而每个项目中按工作过程划分的若干任务(任务的划分一般围绕“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的智能特点、知识(能力)接受的差异,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把课程知识点分解到任务中去,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结合起来,做到“做中学”。这些任务大小适当,相互之间应有循序渐进的梯度,环环相扣,组成任务链,让学生沿着这条链子不断攀登,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各项任务又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任务完成后都能制作出一定的成果资料,等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就可以把这些成果资料组装形成一个综合性成果或作品。

三、教学过程中应人为地设计学生吃的“堑”

前面讲到,找到一个面面俱到的项目是很难实现的,同样通过一个项目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或培养其各方面的素质也是不可能的。高职教育希望培养的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即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往往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具有其职业特征,产品的品质检测一般都有成熟的方法为支撑,产品性质也相对稳定,因此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比较少,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拓展思维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就对项目教学失去兴趣,工作方式相对来说会比较机械。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人为地设计学生吃的“堑”,或在原有的项目上设计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或在产品中加入一些新的物质对指标的测定造成一定的干扰,来有效地给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制造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激发足够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从“潜”意识里认识本位

客观地说,进入高职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在项目化教学中,能否从工作过程中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完全依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搭台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学生唱戏,教师导演、学生主演”,戏唱得怎么样,剧演得如何,不仅在于教师的剧本设计和现场的指挥棒,还在于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学生的本位意识是否已经建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